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风 《兵团工运》2011,(8):12-13
<正>承载一个及待解答的"时代命题"2011年5月20日,对阿拉尔市的广大市民和职工来说,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阿拉尔市一号、二号、三号工业园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飞舞,短短一天里,相继有5个新上马的工业项目开工剪彩。如此密集的剪彩背后,诠释着的是农一师阿拉尔市沐浴  相似文献   

2.
方勇 《共产党人》2012,(13):9-10
正曾一度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普通士兵的成长历程。主人公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士兵,叫许三多。他的资质同战友相比可以说是最差的,他的岗位也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偏远哨所,但是他没有放松要求,而是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履行着一名普通士兵的职责。正因为如此,他的个人潜质发挥到最大限度,终于成为士兵中的精英。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责任胜于能力。只要有责任心,再平凡的岗位都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关键看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掩盖自己因未尽到责任而出现的过失或错误,甚至怨天尤人。在战争年代一名士兵不  相似文献   

3.
徐贲 《廉政瞭望》2013,(1):59-59
正现在大家都不喜欢党八股和假大空的官话,好像只是当官的在败坏公共语言。其实,普通民众、媒体人士、知识分子、各界精英又何尝没有他们应该担负的一份责任,又何尝不该感受到自己的那一份羞耻。在上者明明是颐指气使、大话炎炎、假话连篇,下面却依然是一片叫  相似文献   

4.
(一)前血的歌煎血为药不由你不心动端起来的念头想哭也想笑自己使对自己说蹲下去蹲却一座方城抬头低首尽是一个颜色这时,遂见一人摇摇晃晃自巷子深处走来从哪儿来又往哪儿去(二)悬浮我之悬浮亦如枯枝上编网的蜘蛛那仅仅是千万种传说的一种传说是不负责任的所有的责任—一在于你感觉到了什么作儿子是一种责任作爸爸是一种责任作丈夫是一种责任作妻子是一种责任作中国人也是一种责任而最后一种总摧打着你摧打你的时候感觉心潮澎湃(三)走向未知面对心灵常常不由得背转身去微微侧头的当儿情感仿佛被什么一镰镰收割心悸得使人企图遁身而逃…  相似文献   

5.
梁新 《学习月刊》2014,(22):1-1
什么是责任?对于责任,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工作没有做好,应承担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有人这样说:"责任胜过能力"。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宣金学 《学习导报》2013,(20):47-47
对很多人来讲,早晨起床时总是要在两个“时钟”之间挣扎、煎熬一番。一个是吵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可以当催眠曲听的闹钟,另外一个,则是听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的“生物钟”。  相似文献   

7.
论责任     
无论是作为自然人还是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一份责任。作为自然人,父母有责任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子女有责任赡养年老力衰的父母;作为社会人,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取社会提供的各种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都有责任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持续发展,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者是也。责任的大小与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是相对应的。一个农夫,只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误农时,不荒田地,就算尽责了;可掌管一地的官员就不同,他要为当地的士农工商学一切负责。他心里装的应是万家忧乐,而不仅仅是一个农夫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中华民…  相似文献   

8.
看淡名利     
同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愁眉不展,有的人却常常笑容满面?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名利是否看重。对此,我谈点想法,与朋友们探讨、共勉。实无意于标榜自己的超凡脱俗,亦不敢为谁指点迷津。 带着悲观情绪于人生之旅行走的人,往往与他的私欲炽盛有一定关系。人之私欲,笼统地说无非是名利二字。名者虚荣心,利者利禄心。一个人倘若满脑袋只想着利禄虚荣,那么他一定会感觉到人世间遍地荆棘充满了痛苦。因为名也好,利也罢,是无休无止的。没有的时候,渴望得到;得到了以后,则希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这也可以算是一个规律。如此看来,私欲炽盛的人时时叹息活着真累,感慨人生是个苦海,倒也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9.
正"双十一"的脚步才走,又迎来了"双十二"和年终促销等新一轮网购狂欢。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打开网页,动动鼠标就能选中喜欢的物品。于是,有这样一群人也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寒冬酷暑,还是雨雪雾霾,他们都骑着电瓶车,承载着一个个包裹和一份份信任,行进在路上,给等待着他们的人送去方便和  相似文献   

10.
<正>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体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  相似文献   

11.
孟亚生 《学习月刊》2010,(11):50-51
正当不少人为醉驾者漠视生命酿成惨烈车祸却没被判处死刑而耿耿于怀时.3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楚洲区法院一份判决更是让人大跌眼镜:醉驾造成3死1伤的被告人杜军.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一时间舆论大哗。各种争议、质疑之声纷至沓来。同案不同刑.一个被判无期,一个被判7年,相差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12.
李旭 《共产党人》2020,(8):29-3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无数平凡而普通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在不屈中挺立起中国精神的群像。他们中,有为民服务、带头冲锋的基层党员;有身披“战衣”、以命护命的医护人员;有忠诚热血、守卫平安的公安民警;有守土尽责、兢兢业业的社区工作人员;有身穿马甲、甘于奉献的志愿者……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事、忠一事,化身最美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相似文献   

13.
听点家乡话,打点"乡愁"的烙印,未必是坏事。方言所承载的,不仅是其通行区域人们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市井人情、丰富的俚语,很多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更是体现了其特殊魅力。可以说,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密码",一句俏皮话,一个形象的表达,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心头暖暖。  相似文献   

14.
王波 《实事求是》2010,(4):98-100
美感,是对人的主观需求已知有价值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认为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与自己的需求没有关系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对自己的需求会造成某种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丑。主观感觉是以观念形态为根据的。不同的人,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且观念形态又总是在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感觉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感觉不美,曾经感觉美的事物现在却感觉不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孟冬 《先锋队》2014,(12):15-15
只有人人担负起一份责任,走正道、树正气、持正义,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起来。面对如火如荼的反腐严峻形势,如何迎接挑战,更加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这给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必须写好三个"正"字:一是走正道。"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选择了目标和方向,就选择了走怎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责任,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使命。责任面前有担当,是一种人格,是一种高尚,是一种职责所在,也是一个人的理想信仰坚定。一个人因为责任担当,而显得敬业和可爱;一个人因为责任面前推诿、懈怠、退却,而露出不负责的嘴脸。责任本来就是担当,就是付出。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管理中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何社会中,只要是在有着两个以上的人存在的地方,就可能看到责任和义务关系的存在。在制度化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都有可能还原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如个人对集体、人与事和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责任和义务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渗透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整个过程和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研究与落实。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  相似文献   

18.
三个玩发票者的下场蒋燕川金钱使他们变得疯狂不羁,金钱又使他们遭受灭顶之灾。题记1994年冬的一天,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纪奎接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杨泉水等人的偷税漏税问题。看完举报信,他为信中反映问题的严重性大为震惊。竟然有人如此的胆大妄为置国法...  相似文献   

19.
穿戴有礼     
彭林 《学习导报》2012,(8):45-46
人人都要穿衣服,但是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因为它能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看看你的衣服的样式,别人就可以感觉到你立身处世的基本风格;看看你的衣服的色调,别人就可以大致了解你的文化素养;看看你的衣服怎么个穿法,别人就可以推想你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服饰是一个人最显眼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20.
穿戴有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8):45-46
人人都要穿衣服,但是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因为它能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看看你的衣服的样式,别人就可以感觉到你立身处世的基本风格;看看你的衣服的色调,别人就可以大致了解你的文化素养;看看你的衣服怎么个穿法,别人就可以推想你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服饰是一个人最显眼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