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杨柳 《新东方》2013,(3):77-79
1856年,托克维尔出版了其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在此书中,托氏提出了著名的"托克维尔悖论",即繁荣导致革命的观点。对于"托克维尔悖论",笔者认为,首先,它颠覆了传统革命观,即革命与社会财富分配关系;其次,它仍然在20世纪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上演,也极有可能在21世纪重演;更重要的是,托德维尔的这一观点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攻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的政治哲学家中,阿伦特对马克思革命观的解读尤为独特,其核心论点是批判马克思将革命目标定为解决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的"社会问题"而不是解决以开创自由为核心的"政治问题",脱离了革命的原旨。遗憾的是,阿伦特未能理解,在资本主义现代性条件下,马克思将"贫困作为第一位的政治力量",通过推翻私有制实现人的普遍解放,正是为创建崭新自由政治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这一精辟论述不仅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也为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政治修养,培养崇高的政治品格提出了明确要求。求真务实,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体现了革命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精神状态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鉴别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4.
1920年代的“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很明显地受列宁及共产国际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影响。“五四”被他们定性为一场“反帝反军阀”的“民族革命运动”,并被认定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由此,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被确立,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也呼之欲出。这一认识对此后中国共产党的“五四”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代普京保守主义政治文明观具有内外双重含义,既是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博弈的意识形态基础,也是确保俄罗斯成为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稳定和现代化的强国的思想基础。普京提出的俄罗斯"统一文化密码"的概念已经成为其解决俄罗斯文化认同、民族矛盾与宗教争端的核心"钥匙"。而且普京认为当今俄罗斯应该弱化"弥赛亚意识",认同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秩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樊振 《前进论坛》2013,(10):47-49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今简称"临委会"),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和部分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人,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江苏是农工党建党初期,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前就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早在1927年,就有人在上海加入组织。1928年,张曙时派王仙舟等人到镇江进行活动,建立"重点"组织。戴盆天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国家治理,如何做好国家治理"新的时代命题进行了大量探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治理的成功关键之一就在于广大农村社会的活力与生机。历史表明,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一类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村积极分子,他们的命运与国家政治生态保持了高度一致: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分子政治下的"新生",集体化时代全能政府下的"没落"到改革开放初期猝不及防的"迷失",再到新世纪以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中的"回归",彰显了农村社会与国家基层治理行为的深刻互动关系。纵观农村积极分子命运变迁的历史轨迹,只有在党真正落实"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真正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相似文献   

8.
《天津人大》2012,(2):41-41
现代法国政治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正是在大革命期间,现代意义上的法国议会开始萌芽。大革命中诞生的法国议会是以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和"主权在民"的理论原则为指导,用火和剑、通过革命把封建  相似文献   

9.
王绯 《妇女研究论丛》2002,(5):40-44,68
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革命,促使近代妇女文学书写以一种全新姿态与政治牵起手来,妇女文学第一次自觉走进社会政治的大背景大舞台.这个与闺阁旧文学截然不同的崭新历史开篇,把社会化的"外言",与家庭/个人化的"内言"合二为一,从此,妇女文学书写便不再放逐于民族/国家/政治的社会信息流通之外.这一最早与政治牵手的知识妇女,追随着男性思想先驱者的革命思想,通过拿起笔作刀枪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激情或履行社会责任,因而,在时代文学的大合唱中,她们大都带着自己蹒跚学步的革命诗文,融入由"男高音"来领唱并定调的时代政治大合唱的.尽管如此,在这样的合唱中,也还是能从"慎用新词"、"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以及文体的通俗化口语化追求上,听到富有妇女特色的歌唱.  相似文献   

10.
王小丁 《求索》2012,(10):68-70
礼、刑是中国古代社会运行的两条基本法则,这两条法则有着内在的相互张力:前者主张以德治世,后者强调以法治国。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开始动摇,这一政治危机实质是秩序和信仰的双重危机。面对礼崩乐坏的时局,孔子将传统宗教道德化,并构建了以仁为本、以礼为主、以刑为辅的法律规范,将伦理道德法治化。通过倡导人文主义向度下的"为政以德"观以重构社会秩序与国家信仰。孔子礼刑思想之于成人之学与为政以德之关联的强调,蕴含着以下之要义:社会秩序的生成与国家信仰之建构源于道德人权利义务之统一,这一规定不能仅是抽象的形式规则,它更应该成为一种实践。即在塑造社会"公正原则"之同时更应该培养"公正的人",唯有此,秩序生成与信仰建构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11.
<正>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猖獗一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血腥屠杀,腥风血雨遍及大江南北。敌人的屠杀,使中国共产党人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认识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于是决定:掌握枪杆子,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去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对于这一关系党和革命生死存亡的路线问题,周逸群早有认识。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照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论述,共产党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他们"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百年风雨,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共产主义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从那时起,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一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从西  相似文献   

13.
政治观是对政治问题的总看法、总观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一个政党、一个团体,要确定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政治观,一方面与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政治矛盾、政治斗争和政治发展的客观情势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政党、政治精英人物的主观认识分不开.尤其是当国家的政治矛盾、政治斗争和政治发展发生变化后,政治观的调整、演进、转换,成为关键的环节. 近代以来,世界诸国的政治发展,由于面临着反封建斗争或反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必然要经历一个革命的阶段,与之相适应,必然形成革命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与时代跳动的脉搏同频共振,又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不断扩展新的理论空间。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基石,紧扣重大时代课题的"问题转向",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旨在引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半程",彰显宽广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石。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战略自信与增强忧患意识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山高水险,民族众多,环境复杂,边疆治理和备边尤为需要舆图的支撑,从唐代李德裕编《西南备边录》开始,历代都在编绘相关边舆图,但目前保留下来的最早的边舆图是明代的。清代有关边舆图众多,主要分成边疆民族治理和边界界务两大类,清前期以边疆民族治理类为主,清末民国则以界务舆图类为主。清代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边舆图主要集中在大小金川、苗疆、康藏、滇缅、中越界5个方面。总的来看,元以前的边舆图中的备边概念中的"边",不过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之间的"边"的概念,即"中原与边疆"之边,呈现为一种传统的国家观下的"内边",多为一种文化边界、军事边界,"界"的概念存在,但并不重要。元以后的"边"既有传统国家观下的文化边界的"边"的概念,即中原统一王朝与周边边疆各民族之"边"的概念,也有一定中国统一王朝与境外国家、民族政权的"外边"概念,并逐渐有了明确的"界",但直到清代中叶,"界"在现实国家政治、军事运作中地位并不突出。只是在清中后期,现代国家建构下的"边"的概念才完全形成,才完全演变成一种政治边界,"界"才成为边疆话语中的核心,故清后期的"界务图"往往成为边疆地图中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正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点燃巨大精神力量之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从民族独立到民族复兴,从人民解放到人民幸福,不懈奋斗,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麻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最有利于美国的战略利益、政治利益和道德利益的政策是,不仅寻求制止中国大陆使用武力完成统一,而且致力于确保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重新统一继续是一种选择。对这种政策最迫在眉睫的威胁是陈水扁所提出的旨在改变观状、走向独立的"公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建构是事关新时代党建工作灵魂与血脉的基础且关键的工程.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现状为,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组织制度机制,积淀并丰富着共产党人精神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并且始终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遵循着历史观逻辑、实践观逻辑和系统观逻辑,是历史与当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系统内部与外部的统一.研究党内政治文化的现状与生成逻辑,对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巩固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与时代跳动的脉搏同频共振,又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不断扩展新的理论空间。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基石,紧扣重大时代课题的"问题转向",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旨在引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半程",彰显宽广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石。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战略自信与增强忧患意识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建构国家观的逻辑起点是基于社会现实与理性观念的冲突和创立唯物主义理论诉求。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哲学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阐释了新国家观,提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政治国家在本质上是维护私有制的制度体系,应通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人民民主制度。马克思的新国家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示:不仅要坚持人民主权、让人民参与国家治理,还要加强培育公民政治素养与品质,更要防止官僚政治利益特殊化与政治权力异化于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