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审判实践中,常发生把附带民事诉讼当作一般民事诉讼处理了,出现了一些问题,深感对这两种诉讼有区分清楚的必要。就两种诉讼的性质而言,都是解决民事权益问题有其共同处。但是,就其诉讼的形成,依据的法律和提起诉讼程序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并于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实行.这部法典的诞生,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立法工作者及民事诉讼法学学者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对1982年民  相似文献   

3.
谢丹 《法制与社会》2012,(21):114-1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果的不断涌现,公民的法律意识正日益形成.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法律作为人民权利卫士的同时,也被当做肆意侵犯人民权益的工具.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民事诉讼领域中恶意诉讼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在该领域存在着的诉权滥用问题,并试从恶意民事诉讼的概念、成因、危害中探究防治恶意民事诉讼方法.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一词,是指个人或集体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精神领域里,运用其专门知识,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取得的智力成果,即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这种财富的表现形式,就是知识或思想.它所包含的价值与物质财富不同,往往是难以用数量和金钱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5.
6.
7.
民事诉讼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制度,在当代契合了中国新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但对该制度的本质,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并缺乏理论和系统的研究,影响了该制度应有功能的发挥。本文赞同民事诉讼调解的本质是以意思自治为灵魂,以处分权为基石,以审判权为保障的当事人追求利益最优化从而达成解决纠纷协议并由法院审查和确认的诉讼活动。本文透过民事诉讼调解的表象系统阐述该制度的本质,以期为该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8.
垄断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经济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但是,如果市场主体滥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随意操纵市场,任意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将会给市场经济体制与消费者的权益带来巨大的损害。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各类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现象普遍存在,既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转,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针对垄断现象,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打击垄断,维护市场主体的各项权益。然而,由于垄断产生的情况错综复杂,消除垄断的政策措施缺乏连续性与配套性,垄断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危害尚难以根本消除。针对垄断带来的危害,我国在司法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寻求消除垄断危害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反垄断法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反垄断法诞生以来运行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实中针对垄断提起的诉讼多以原告败诉终结。此种现象令人担忧。针对反垄断民事诉讼领域零胜诉现象,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反垄断民事诉讼方面的各项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于4月25日出台了《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此举必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汇聚真知灼见,为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机制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郝永 《法制与社会》2011,(22):62-63
诉讼契约是指平等的当事人双方就现在或将来发生的一定的法律纠纷,就相关之程序事项或程序性行为所达成的能够对诉讼程序的进行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效果属于诉讼法领域的合意。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成本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为了实现民事的目的所需消耗或预期消耗的费用支出。对诉讼成本的研究,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一定的诉讼成本是程序正义的必要保证,是衡量司法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法制民主化的必要前提和主要标志。首先,民事诉讼成本的大小,对于当事人在遇到民事纠纷时是否选择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的影响至关重大,因为根据经济学原理,人们在为某一行为的时候总要考虑成本和收入的关系,如果估计成本会大于收入的话,那么人们一般是避免为这样的行为的,即“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衡取其重”,这是由一般人所具备的趋利…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就是人民法院对所收集的证据,根据证据的构成要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所依据的原则、标准等规定的总和。从其逻辑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举证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举证制度是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规范,质证和认证制度,是对人民法院审查、核实及采信证据的规范,又可统称为证据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2.
效益作为一个经济学和管理学概念,是指一定投入和相应产出的对比关系。民事诉讼效益,则是指一定个案的民事诉讼消耗 (投入 )与其诉讼效果 (产出 )的对比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讲求效益。因此,我们研究探讨民事诉讼效益问题,不仅具有个案价值,而且对于提高市场经济的法治化程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成本分析。民事诉讼成本,即民事诉讼消耗,它包括有形的诉讼成本和无形的诉讼成本两大部分。   1.有形诉讼成本包括合法的诉讼规费、律师代理费、举证成本和其它合理支出以及不合理的支出。其中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化民事诉讼通过"以当事人为中心"及"以当事人为主体"的制度构建能够落实上述理念。社会化民事诉讼制度所强调的公共物品属性,要求民事诉讼向社会提供连续、平等的纠纷解决服务,满足人民在新时代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社会化民事诉讼制度所强调的程序的公共性,则要求法官对诉讼过程进行积极干预,消除当事人间的诉讼势差,保障民事司法的社会共享。在国家与市场关系角度,通过社会化改革,民事诉讼制度可弥合市场经济对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及社会管理对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差异性诉求,发挥民事司法在市场经济与社会管理、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的沟通媒介功能。制度构建中应以诉讼合作原则及实体真实观念为重心,合理安排法院与当事人的诉讼分工,调和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的关系,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新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卓有成效。其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是建设重点。举证责任作为民事诉讼领域和司法实践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受到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与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我们仍应看到,我国现行的举证责任制度中还存在规定不完善、可操纵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罗翔 《法制与经济》2010,(14):54-55
恶意民事诉讼行为严重侵害诉讼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妨害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以及我国的法治建设均构成极大的威胁。因而,正确识别恶意民事诉讼行为,将其定位为特殊侵权行为并加以规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的立法规定系借鉴前苏联民事诉讼法典和学理而来,但由于理解不够准确,模糊了诉讼法学意义上的(诉讼)请求与实体法意义上的请求权之间的界限,导致学界对这两类第三人的认识极不统一,且不能很好的指导审判实践。如何科学界定两类民事诉讼第三人?人民法院能否直接判决辅助参加人承担民事责任?作者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亚新 《证据科学》2014,(1):120-127
本文考察了举证责任的基础概念、一般理论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对这些概念理论的接受状况或程度,在此基础上展示举证责任倒置和减轻在我国民事立法上及司法实务运作中的种种形态。本文不强调定义的精确和理论的新颖,而着力于尽可能紧扣我国民事审判实务的具体场境,去尝试系统地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举证责任的基础概念、一般理论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对这些概念理论的接受状况或程度,在此基础上展示举证责任倒置和减轻在我国民事立法上及司法实务运作中的种种形态。本文不强调定义的精确和理论的新颖,而着力于尽可能紧扣我国民事审判实务的具体场境,去尝试系统地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诉讼前置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普遍趋势是:一方面以保障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为最高理念,另一方面鼓励当事人使用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纠纷。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符合民事司法改革的要求。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上存在各具特色的诉讼前置程序,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现行的诉讼前置程序尚存在一些缺陷,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我国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应当遵循程序相称原理、系争外利益保护原理、程序选择权保护原理、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原理。国家设置诉讼前置程序,应当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同时允许纠纷当事人双方约定诉讼前置程序。我国应当取消现行的劳动争议(含人事争议)仲裁作为诉讼前置程序,代之以将劳动争议(含人事争议)诉前调解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并将劳动争议(含人事争议)仲裁改造为当事人约定的诉讼前置程序;取消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的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诉讼前置程序;增设诉前调解程序作为诉讼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