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是跨世纪第一年,抓好第一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十分关键。2001年,谷城农业和农村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破农民增收的难点。坚持把产业调大。在调整农业结构上坚持走“稳定茶叶、壮大蔬菜、发展花椒、扩大食用菌”的路子。坚持把乡镇特色调明,逐步使已有一定基础的乡镇分别成为花椒大镇、茶叶大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国际国内生态旅游发展形势趋好,而武义自身旅游资源禀赋特点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因此,我们从自身优势出发,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并把生态理念逐步拓展到农业、工业等领域,既促进了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也推动着武义经济迈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一、武义旅游资源禀赋特点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武义是山区县,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一方“净土”。生态资源具有稀有的温泉“暖色”、诱人的自然景观“秀色”、神秘的人文自然遗存“古色”、特色的生态农  相似文献   

3.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郧县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竭力打造“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大县,加快全县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一、发展生态农业,增强产业及品牌的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绿色郧县的重要基础。郧县生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按照“创建绿色基地、培育绿色品牌、开拓…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江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坚持“传统农业上档次,特色农业上规模,农业产业化上水平”的发展思路,把“工业意识、商业思维、企业机制”引入农业,以“建基地、立龙头、拓市场、强科技、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坚持公司+基地+业主+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十一个项目实施区县之一,进而以“百万工程”为载体,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全市已发展规模业主(大户)720余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60家,重庆市级龙头企业9家。四面山花椒公司、恒河果业、锦丰麻业、渝欣牧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了相应产业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带动江津花椒、柑橘、苎麻、金银花、草食性牲畜等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粮经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6,(7):63-6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几年发展,缙云县形成了麻鸭、黄花菜、高山菱白、食用菌、茶叶、蚕桑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建立了3.9万亩蚕桑,3.5万亩茶叶,4000万袋食用菌,3.3万亩高山蔬菜,7.8万亩名优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家禽存栏138.65万羽、出栏412万羽,分别比上年增30.69%、27.95%。新型经济组织日益壮大。近年来,缙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2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9家,新型经济组织连结生产基地15.2万亩,…  相似文献   

6.
谭湖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8,(20):41-42
田阳县全力推进“农业名县’’战略,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逐步走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产业链之路——  相似文献   

7.
特色农业带富百色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星 《当代广西》2008,(14):20-22
推进“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是百色市委、政府提出“四地一带一枢纽”的一项重要内容。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百色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右江河谷地区的田阳、田东、平果、右江区等4县(区)以发展芒果和优质蔬菜生产为主,在两翼山区县以种烟、种桑养蚕等为主,广大百色农民在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中增产增收,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甘谷县是我国县制的肇始地,有“华夏第一县”美誉。近年来,甘谷不断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果蔬,全县抓养殖。辣椒、花卉、蓖麻、开心果、胡萝卜、蒜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年均发送农副产品1600多个车皮;建起纯天然麻编鞋业、辣椒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养殖32.4万头。200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4.19亿元。甘谷先后荣获全国月季花繁育示范基地、开心果繁育示范基地、辣椒之乡等荣誉称号。华夏第一县 甘谷百草兴  相似文献   

9.
邱烜  黎炳锋 《当代广西》2012,(8):65-F0003
西林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生态西林,改善山区民生”的主题,因地制宜。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上落足笔墨。描画山区的生态蓝图,绘制了一幅绚丽的民生画卷。到目前为止,全县秋冬种蔬菜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其中连片西红柿1000亩。亩产值达1.3万元以上;林下养鸡出栏267万羽:茶叶面积11.26万亩:水果面积接近12万亩;竹子面积3.7万亩。去年,西林获得了“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沙糖桔之乡”两项国家级荣誉。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6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4.07亿元,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城建投资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5%。  相似文献   

10.
圣光投资集团(以下称圣光集团)成立于2007年9月,其前身是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圣光集团下辖20多家分(子)公司,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年产值突破50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上万人,是河南省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2,(2):27-27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差约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人畜力比重仍接近50%,农业发展依赖水土资源消耗、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必须尽快补齐。"——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国务院2月13日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并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建立种业发展基金。《规划》提出,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2.
冯岩 《群众》2008,(3):13-1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泗洪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绿色泗洪、生态家园”为目标,把“环境立县”作为泗洪“十一五”重点实施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江苏生态旅游第一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强才能民富。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财政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地方财政强大了。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哺群众,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进当地公共设施和改善公共服务上来。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到更多发展带来的成果。去年是我区提出并顺利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之年。而全区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地方各级财政的强力支撑。平果、邕宁、宜州三县(市)在奋力实现“三突破”过程中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学习并借鉴。平果。财政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这全得益于平果善于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唱好了“服务龙头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两台重头戏。服务好平果铝这个龙头企业,稳固了财政主要支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邕宁,建好园区,搭好平台,筑巢引凤,大力发展好园区经济。使其为地方财政增收做贡献,这是邕宁抓财政增收的心得之一。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邕宁抓财政增收的又一心得。宜州,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全方位抓财政增收。抓招商,兴项目,稳工业;抓住重点,突出特色,促农业发展;打好“刘三姐”旅游一张牌,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金铭 《江西政报》2006,(24):40-41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紧紧抓住农业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加大对农业龙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采用“订单”的方式联结基地和农户,加快发展产销一条龙、贸工体一条龙的“龙型经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成为财税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渝北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总目标和“一区三带十基地”总布局,坚持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为路径,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嵩明县幅员面积831平方千米,素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百合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烤烟生产重点县,是云南“云花”外贸发展综合性基地、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商品猪生产基地县、肉牛羊基地县、优质蚕豆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和昆明市渔业、水果、蔬菜、优质米生产基地县.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4元.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9,(3):F0002-F0002
竹溪县位于鄂、陕、渝交汇处.是华中地区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称湖北西大门。竹溪是中隔茶叶(有机绿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一主三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走在了全省山区县前列。  相似文献   

18.
安远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近年来 ,围绕“主攻农业”的发展战略思路 ,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县域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双增”目标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 ,举全县之力发展四个优势产业 ,即果业、食用菌、西甜瓜和中药材 ,实现由零星开发向规模开发转变。在集中力量抓好优势产业的同时 ,立足县情 ,对粮食、生猪和笋竹林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根据我县土壤、气候、资源等条件 ,扶持发展蔬菜…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以来,我区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破坏最多的是基础设施,损失最重的是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农民。全区106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000多万亩。甘蔗、水果、木薯等支柱作物受损极重,蔬菜、油菜、茶叶等“菜篮子”产品严重受损,良繁体系和农业生产设施损失严重,上半年部分鲜活农产品还可能出现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供给偏紧。能不能打好打赢农业灾后恢复生产这场硬仗,关系到农业生产力恢复,关系到农产品有效供给,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立足各地资源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大力推进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建设优质粮棉油大县,大力发展畜牧、水产、蔬菜、茶叶、柑桔等特色农产品。二是发展品牌农业。立足我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