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晓蔚 《湘潮》2021,(2):29-31
陈昌,1894年7月14日生于广西梧州,8岁随父母回到故乡旧居——湖南浏阳土桥炭坡陈家大屋,17岁考入湖南省立初级师范。翌年,湖南省立初级师范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改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第一师范学校”,下同)。第一师范学校是当时办得较好的学校,拥有一批思想开明、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等。陈昌十分珍惜这里的学习环境,专心致志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贺果,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班好友。从那时起,他们之间的珍贵友谊,一直延续了50余年。贺果,号培真,湖南邵东县槎江乡马王塘人,生于1896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13年春,贺果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学校,恰与毛泽东一起同在新生第一班,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倾心。第四师范学校是春季始业的,后来合并到秋季始业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两人恰好又一同被编入第八班,同窗共读,朝夕相处,长达五年半之久。  相似文献   

3.
耿耿 《党史博览》2012,(4):42-47,50
南通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创建于1902年5月,创办人张春,最初名为通州师范学堂,先后更名为民立通州师范学校、私立通州师范学校、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私立张春中学、苏北私立通州师范.1952年改为公立,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1953年改为现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4.
常德素有“云贵门户,战略要地”之称。20世纪初叶,常德是湘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是湘西北文化中心常德的主要标志。二师位于常德城北门内玛瑙巷。它的前身是1902年由清朝地方政府在湘西北一些知名人士赞助下创办的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湖南公立第二师范学校,1915年改称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二师是当时湘西北的最高学府,它与长沙的省立一师、衡阳的省立三师鼎足而立,为湖南的三大育才基地之一。二师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西路师范创建初期,蒋翊…  相似文献   

5.
李新市 《党史博采》2001,(11):26-27
徐特立(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1905年考入湖南长沙速成师范班。毕业后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为湖南省临时议员、副议长,湖南教育司科长。后辞职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校长,并兼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1919年,提倡并参加留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后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并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校长。  相似文献   

6.
徐特立(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1905年考入湖南长沙速成师范班,毕业后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1910年到日本考察教育,后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为湖南省临时议会议员、副议长,湖南教育司科长。后辞职创办长沙师范,任校长,并兼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1919年,提倡并参加留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后创办长沙女子师范,任校长,并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7.
封面简介     
<正>玉林师范学院创办于1945年,原名广西省鬰林师范学校,1952年春改名为玉林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广西玉林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层次的专科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玉林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玉林分校等四校合并升格为玉林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前夕,毛泽东与蔡和森发起建立的“新民学会”团体中,有一位名叫熊焜甫的基本会员,后追随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为留学的18名会员之一。由于他去世较早,其生平事迹已基本被人忘却。熊焜甫,字光楚,湘乡赤石大旗冲(今属湘乡市虞塘办事处)人。生于1889年3月某日,兄弟2人中居小。辛亥革命时他在湘乡中学毕业,随即考入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称中路师范学堂)预  相似文献   

9.
向警予:中国妇女宣传运动新纪元的开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1895-1928),原名俊贤,笔名振宇,湖南溆浦县人,出身商人家庭.幼时,入新学,稍长,相继就读湖南常德女子师范学校、长沙湖南第一省立女子师范、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改名警予.毕业返乡,创办溆浦女校(现已改名"警予小学"),任校长.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7)
正袁吉六,新化洋溪区苍溪乡戴家凼村人,一生热心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先后任湘中各大学、师范、中学国文教员。1913年,湖南省公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四师范")创立,袁吉六被聘为第四师范教员,后转第一师范教员。毛泽东1913年考入第四师范,1918年在一师毕业,一直是袁吉六的学生。由于袁六吉蓄着长胡须,所以人们一般都称他为"袁大胡子"。袁吉六是精通文字学的国文教员,最重视古文教学,而毛泽东由于受梁启超的  相似文献   

11.
李桂英 《湘潮》2021,(4):39-40
湖南省公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于1912年由宋教仁创建于桃源县城,1914年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女师)它是民国早期湖南仅有的3所女子师范学校之一,面向湘西北5府29县招生。省立二女师的革命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湘西北妇女的解放和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湘西北妇女革命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周如冰 《湘潮》2014,(4):31-33
19l3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春,第四师范并入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在当时的湖南,一师堪称培养新青年的摇篮。1912年夏入学的浏阳热血青年陈昌(1894-1930,字章甫),与毛泽东一接触,即被他的政治见解和社会活动经验所折服,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同乡共读省立第一师范享誉海内外的华侨教育家张国基与毛泽东曾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1915年,张国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结织了毛泽东。张国基最难忘的是他同毛泽东的交往。他曾在一首词中这样写道:"忆往昔峥蝾岁月,恰是同学少年,城南风雨,麓山红叶,湘水碧连天……"张国基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毛泽东已念完二年  相似文献   

14.
正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翌年,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被编入本科第8班。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令人难熬和困惑的沉闷岁月,辛亥革命的枪声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相反,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  相似文献   

15.
正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塞北明珠"张家口市宣化区。作为一座百年名校,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17年,历经直隶第五师范学校,河北省立宣化师范,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并在2004年与张家口地区的张北师范学校、柴沟堡师范学校、宣化区职教中心学校四校合并,  相似文献   

16.
谈到《蝶恋花·答李淑一》词的历史由来,还得从青年毛泽东说起。 1913年春,毛泽东考进长沙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秋,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一师,他成为杨开慧父亲、该校伦理学教师杨昌济的得意门生。毛泽东、蔡和森和同学们经常到杨昌济家登门求教或聚会。杨昌济和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都是湖南的知名学者,三家交往颇深,时相往来。因  相似文献   

17.
<正>绍兴文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1996年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建立绍兴文理学院。2000年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绍兴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并入。200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国务院学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8,(2):F0004-F0004
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安徽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坐落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院校调整后停办,1977年恢复招生。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淮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23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19.
胡魁海 《世纪桥》2002,(3):33-33
“行知师范”是指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其前身是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再前身是松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行知师范”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源远流长,在黑龙江省的师范教育史上有着特殊重要地位,对新中国黑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来说具有源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树人 《党史天地》2008,(12):10-12
徐特立(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懋恂,字师陶,又名立华,湖南普化(今长沙)人。1905年人宁乡师范学校读书。曾赴日本、苏联考察教育。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长期在小学、中学、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创办小学、师范学校多所,并举办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兼任湖南省农民协会教育科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