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独秀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10多公里的十里铺乡叶家冲村大龙山余脉,园区总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0.39平方公里。独秀园总共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陈独秀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系统展示和较全面介绍陈独秀一生的纪念性陈列馆;第二部分是反映陈独秀一生重大事件的大型浮雕《惊雷》;第三部分是五门六柱汉白玉牌坊;第四部分是用黑色石板铺就的墓道;第五部分是陈独秀铜像广场;第六部分是《新青年》雕塑;第七部分是一口方方正正的水塘;第八部分是陈独秀的墓冢。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20至22日,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研究中共建党初期陈独秀"研讨会在陈独秀的诞生地安庆市召开。研讨会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独秀园管理处共同主办,北大安徽校友会、中国科技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及厦门合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与会学者围绕中共建党初期的陈独秀等研讨主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现将研讨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谒陈独秀墓     
有机会去了一趟安庆,看了陈独秀墓。 如今,基地不叫墓地,改叫“独秀园”了。独秀园的入口处,有一长60米,高4米的长卷花岗岩浮雕——《惊雷》,上面镌刻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生轨迹。浮雕的对面,是一座雄伟的汉白玉石牌坊,  相似文献   

4.
杨飞 《党史纵览》2008,(6):44-47
在陈独秀的坎坷一生中.有一位叫汪孟邹的至交好友。陈独秀曾经说过:“汪孟邹是我们家的大施主。”从1903年两人相识.到1942年陈独秀黯然谓十世,汪孟邹都是陈独秀创办杂志、出版著述的有力支持者和无私援助者。也正是由于汪孟邹的坚定支持和无私援助.知识分子出身的独秀.才得以在维持生计之外.创办了多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 原名陈庆同,这是按照陈氏家谱起的一个名字。1914年,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进步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彷徨苦闷,而陈独秀却在酝酿创办《青年》刊物,发动新文化运动。陈为了反映当时自己的胸怀和抱负,便借取安庆周围一座独秀山拔地而起之意,改名为陈独秀。 张太雷 乳名泰来,取义于“否极泰来”。上学时,改名张复,取义于  相似文献   

6.
金妍 《党的建设》2008,(1):61-61
陈独秀1937年8月出狱后,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1937年11月20日出版的党中央理论刊物《解放》,还发表了时评——《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以尊敬和期待的口吻说:"当独秀先生恢复了自由以后,大家都在为陈先生庆幸,希望他在数年的牢狱生活里虚心地检讨自己的政治错  相似文献   

7.
金妍 《党史纵横》2007,(10):42-42
陈独秀1937年8月出狱后,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1937年11月20日出版的党中央理论刊物《解放》,还发表了时评——《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以尊敬和期待的口吻说:"当独秀先生恢复了自由以后,大家都在为陈先生庆幸,希望他在数年的牢狱生活里虚心地检讨自己的政治错误,重振起老战士的精神,再参加到革命的行伍中来。"陈独秀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领袖,连任中共中央五届书记,在早期生涯中,有着许多“独秀”之处。 东拼西凑中“秀才” 陈独秀院试考中秀才是个天大的笑话。试题是“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答题。独秀一看这乱七八糟的题目,就想来个东拼西凑对付,他把读过的《昭明文选》上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古文,牛头马嘴一装,狗尾续貂一拼,连大哥看了他的草稿都直摇头叹气,斥之“胡来”! 这“奇文” 偏被阅卷大师“慧眼”相中,让他中了第一名秀才。 由此可见,青年陈独秀是个不受束缚的追求个性自由、思想开化的小知识分子,对墨守成规的仕途,仅是难违家长教导而违心地应付。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的生命轨迹,至今仍给历史留下许多悬念。《陈独秀生命之旅的最后跋涉》记叙了他在四川江津的最后岁月。  相似文献   

10.
五四建党时期,社会上曾流传过这样一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如今,“两巨人”之一的“孤松”——李大钊同志已被公认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而另一位“巨人”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如何,目前还有些争论。笔者认为,陈独秀在建党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堪称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在中国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一批革命的知识分子,而陈独秀正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1937年8月出狱后,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1937年11月20日出版的党中央理论刊物《解放》,还发表了时评———《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以尊敬和期待的口吻说:“当独秀先生恢复了自由以后,大家都在为陈先生庆幸,希望他在数年的牢狱生活里虚心地检讨自己的政治错误,重振起老战士的精神,再参加到革命的行列中来。”陈独秀出狱之后,亦曾亲自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向叶剑英、博古表示,赞成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此后不久,由于王明、康生在党的刊物上,硬把陈独秀这个刚从国民党监狱中出来并积极主张抗日、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诬为“日特…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21,(1)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甚巨,当时被誉为"南陈北李",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当时北大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两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李大钊笔名)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黑夜,吾辈仰承。"这两首诗把陈独秀、李大钊联结在一起,并比拟为"悬照古今"、被一代人仰承的"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原名庆同,字仲甫,因故乡有独秀山,取了笔名“独秀山民”,后略而为“独秀”,原名反倒鲜为人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他曾四次赴日本求学,1915年夏从日本归来后,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新青年》。这个杂志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教育、鼓舞了一代青年人,成了五四运动的“指挥部”。可以这样说,倘若没有《新青年》,很难设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陈独秀会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局的书记。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2,(1):65-F0003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甚巨,当时被誉为"南陈北李",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当时北大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两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李大钊笔名)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黑夜,吾辈仰承。"  相似文献   

15.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经是心力交瘁、疾病缠身。"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生历经磨难、出生入死,对待生命的终结,陈独秀早已有坦然面对的心态。但  相似文献   

16.
博览之窗     
李大钊、陈独秀是如何相识的 1914年7月,陈独秀受章士钊之邀赴日本帮其编辑《甲寅》杂志。其时,陈因参加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而遭通缉,一无职业,二无正常的经济收入,生活陷入困顿之境。11月,陈在《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四号上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第一次用了“独秀”的署名。 这篇文章,很快便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都觉得陈虽在文中揭露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但他的言论太悲观了。他竟然认为中国还不如亡国好,甚至变成像印度、朝鲜那样的国家更好。这在留  相似文献   

17.
牛洪  文心 《党建文汇》2006,(5):24-24
在中共“四大”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兼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为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为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为宣传部委员的五人中央局。在这五人中,最不为人熟知的要数第二号人物彭述之了。  相似文献   

18.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从国民党监狱里被释放.在战乱中,他和家人于1938年8月3日辗转漂泊到四川省江津县,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4年.陈独秀在江津虽贫病交加,身陷困境,但仍笔耕不辍,关心时政,珍重晚节.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与章士钊相识于20世纪初,那是一段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岁月.章士钊当过国民政府的部长,又是蜚声沪上的大律师;而陈独秀则不同,他愤世嫉俗,牢狱、困厄、疾病几乎伴随他生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法西斯主义在本世纪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阴影。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之一的陈独秀,从1923年起直至其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始至终地关注着这一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陈独秀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可以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阶段。因篇幅之故,本文拟以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批判进行透视,以冀进一步深化陈独秀之研究。①     一在论述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批判之前,有必要首先对2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兴起的背景和过程作一简述。法西斯主义运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