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提出的二十字方针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具有相同性。无论是乡村振兴或是社会治理,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实现农村场域的振兴,现代化是必然要求。农村场域是重点、更是难点,必须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振兴”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十八大以来党对农村党建如何适应新形势、发挥引领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治理与建设等各项工程的总引领,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党员队伍构成不合理、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松弛、党组织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要想牵好“基层党组织”这个“龙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农民的"自由流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的"空心化"情况日益凸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不断弱化,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的战略安排。提高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起来,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全面领导。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领域的全覆盖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基础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协同能力和组织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中央的顶层设计,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文章采用政策文本的分析方法,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1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为文本参考,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文本的研究,梳理出农村基层党建政策的实践逻辑和创新理论,找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变”与“不变”,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中央发布的20个"一号文件"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一号文件"有关乡村治理政策的演变轨迹与关注重点,主要包括村民自治制度完善与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多元化推进、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中国未来的乡村治理政策,应着力于进一步完善与乡村社会治理相关法律、加大财政支持、加强民主监督机制、继续创新多元化社会治理机制、挖掘乡村社会内部治理资源、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青年人才加入乡村社会治理等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中"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为探讨十八大以来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力逻辑提供了坐标。从"宽广"和"长远"引发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蕴又可作两种引伸:从哲学意蕴引伸出社会治理创新是生命的代际相传,具有生命力逻辑;从实践意蕴引伸出社会治理创新是"操作面"与"设计面"的集合,对应解读就是强引擎(新型城市化)与强国梦,它们把哲学意蕴具像化。这一"双强"版式的分析优点在于,能实现由面缩点、再由点扩面地浓缩、展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力逻辑。以强引擎为解读载体,对应的创新集中于党进行社会治理的方法论上;以强国梦为解读旨归,对应的创新则集中于党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上。由强引擎和强国梦叠加析出的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力逻辑为未来处于全生命周期的党领导的社会治理再创新打开了一扇展示之窗。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中"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为探讨十八大以来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成长路径提供了坐标。从"宽广"和"长远"引发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蕴又可作两种引伸:从哲学意蕴引伸出社会治理创新是生命的代际相传,体现出的是生命成长轨迹;从实践意蕴引伸出社会治理创新是"操作面"与"设计面"的集合,对应解读就是强引擎(新型城市化)与强国梦,它们把哲学意蕴具像化。这一"双强"版式的分析优点在于,能实现由面缩点、再由点扩面地浓缩、展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成长路径。以强引擎为解读载体,对应的创新集中于党进行社会治理的方法上;以强国梦为解读旨归,对应的创新则集中于党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上。由强引擎和强国梦叠加析出的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成长路径,其演绎也为未来处于全生命周期的党领导的社会治理再创新,打开了一扇展示之窗。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担负着“领头雁”角色任务。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制约。需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加强对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倾斜,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政策执行能力,更好地服务联系基层群众,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切实担负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都关乎我国民族和谐发展的实践与方向。"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为民族和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场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民族和谐发展的主体、方向、抓手、保障等方面作了基本分析,并得出"社会治理"一定会在民众价值与社会层面生根开花、民族和谐发展一定会成为社会治理优良的有形标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1.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全面领导,中国国家治理"强党—强治"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逐步深入:一是政治建党明确国家治理方向;二是理论强党创新国家治理理念;三是制度治党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四是正风肃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五是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国家治理法治化.持之以恒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探索新路子,搭建好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智能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迭代推动网络社会进入智能场域时代,重塑再造网络社会运行及基于网络的社会治理范式。通过对智能场域内涵及运行机制的理论阐释,可以深刻地剖析智能场域网络社会面临的难以预知和不确定的新问题带来的挑战。研究发现,完善与智能场域发展相适应的战略规划、以体制重塑提升治理权威与协同性、围绕全要素和全周期创新治理机制、以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优化治理闭环是智能场域网络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本质上是制度文本转化为治理实践的过程,由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和制度场域这三重维度所建构的制度分析框架也因此成为理解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重要视角。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和制度场域三者间的耦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创新实践的呈现样态,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效能的实现。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偏离制度预期且在实践场域未能达到治理效能的一个可能性解释是,上级政府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时,忽视了制度创新是一个集制度设置、运行与变迁的综合过程,从而导致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和制度场域之间的结构性脱嵌,使得制度悬浮于基层治理场域并进一步造成制度文本与治理实践的差距。为避免制度悬浮,推进政策文本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应当注重制度创新的完整性、回应性、协调性与有效性,使制度建设整体上处于均衡状态,从而推进乡村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农村地区居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力量。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党筑牢农村基层堡垒的必由之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持下,给予农村地区坚实的组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农村党建创新提供坚强的指导力量、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引前行方向。乡村是民族的根基和基础,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乡村的振兴,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强有力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理应是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跑者,亟需从思想境界、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实现“四位一体”多方位领跑,以构建领跑型领导力为目标选择,以此破除现实困境、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  相似文献   

16.
吴敏 《工会论坛》2015,(1):99-101
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重大责任,是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性环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加强党对农村社会的管理,农村基层政治稳定能够彰显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的双向耦合。但目前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管理主体"无力"、管理基础"不牢"、管理内容"不专"、管理成效"难显"等四大管理窘境。剖析并重新审视诸多困境,有助于深化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现代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其应然之路。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体系中的公共能量场理论视角内,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在机理包含了前置、过程和反馈的运行机制,但在机制构建、共同体整合和公共场域空间发育层面都面临实践制约。为此,要以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为起点,以党政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自身建设为依托,围绕法治保障、放权赋能、话语赋权、技术赋能等途径,改革基层政府同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共识达成基础上建构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建设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对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对辽宁省东港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必须创新载体,搭建好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必须坚持党性教育,选准定准共产党员在农村各种中的位子;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督促履岗;必须形成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丰富和完善"设岗定责"活动,为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以精准化的社会治理描绘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新途径,是江苏省实现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探索。该机制为社会治理精准化提供了"智慧化"方案、"基础性"方式以及"下沉式"服务。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深刻分析"大网铁"机制的创新实践,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从治理主导性、治理动态性、治理"下沉式"以及治理规范性四个方面为社会治理精准化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党的农村政策的新变化,用现代思维理念、新的工作机制和新的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现代新农村,尤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观念;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按照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的素质;切实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