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制定监察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这是我国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监察法共9章69条,规定了总则、监察机关及其职责、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反腐败国际合作、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2.
<正>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是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再动员、再部署,为改革在全国推开指明了方向。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现实需要。腐败问题区别于一般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反腐败是政治性很  相似文献   

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理论一脉相承,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时代性、原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8,(1)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本期选登中央纪委研究室关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相关问题的答疑,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施行。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监察法的通过,是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为法律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房山区深入学习领会监察法精神实质,坚持以监察法为遵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推动监察法实施、强化国家监察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国家监察法的通过,意味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为法律制度,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庆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贯彻好、实践好、运用好国家监察法,切实肩负起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各级监察委员会纷纷挂牌成立。本次改革改变了原有的"碎片化"和"屏障状"的监察体制,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的国家监察体制。本次改革使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使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有所变动、党政关系的内涵得到拓宽。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同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部署在上述3省、市设立  相似文献   

9.
秦前红 《理论建设》2018,(1):109-110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政治领域展开的一项重大改革,可谓是搅动了政治改革的"一池春水",既重新配置了国家权力,形成新的民主结构,又重构了国家反腐败体制,织就了一张几乎覆盖所有公职人员的大网。这可以说是当下一种根本性的宪制变迁。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关键正是宪法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必将引发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职能、任务、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标监察体制改革,前瞻性地研究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任务需要的纪检监察队伍,是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对标范围对象与工作职能"双重拓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必然带来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量和工作复杂程度的增  相似文献   

11.
正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颁布,监察范围得以扩大,监察力量得以整合,形成了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察体系,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努力实现监督权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需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经验,还需根植于中国国情与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古代监察制度的优势与困境  相似文献   

12.
李勇刚 《廉政瞭望》2017,(19):65-6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必将引发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职能、任务、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标监察体制改革.前瞻性地研究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任务需要的纪检监察队伍,是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潮流,将监察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持续推进监察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创新,对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性和纯洁性,同时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国家权力结构的视角来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创制国家监察权以优化国家政治权力配置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把政治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将我国政体从原先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格局转变为立法、监察、行政、司法"四位一体"的政体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政体模式。这一政体模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政体理论的窠臼,可以为国际社会政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就是对所有公权力主体实施监察,意味着所有国家财政供养的组织、群体都有必要纳入国家监察范围,包括法院、检察院、医院、学校,都纳入监察范围。11月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悄然发布试点成立"监察委"的消息,文件中"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的表述,被外界解读为中共将开启又一次政治改革。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参与此次监  相似文献   

16.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它的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十五大提出的原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性质和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那种离开或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所谓改革,只会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要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作出了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政治体制改革与党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党的建设的许多内容,如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建设方面的要求和措施,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党的建设。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所说:“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将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从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到党政分开,是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这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庄严面世,开启了国家反腐败立法大踏步向前的新征程,必将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激荡起巨大回响。监察法的诞生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过程?这部法律有哪些地方值得特别关注?将会产生怎样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我们梳理了7个关键点,带你读懂监察法。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是纪检监察制度的重大改革。回溯党的纪检监察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考察其职能演变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党内监督体制的特点,不断改革完善党的纪检监察体制。党执政之前纪检监察机构初创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党和革命处于危急时刻。而在此前一段时间,党的队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做出了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随后决定试点监察委员会。这既是反腐治本之路的新探索、新征程,也是撬动政治改革的新支点、新信号。如何在反腐败和政治改革两个层面认识这次监察体制改革,以及如何落实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的监督,对于把握这次改革的内涵和推动反腐败与政治改革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