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重大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的一条重要路径。一、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对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准理解和深刻把握这一重大表述需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这对于正确处理和解决我国当前及今后的社会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眸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  相似文献   

5.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矛盾需要运用新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五大新发展理念观出发,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着力点,通过分析新发展理念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联系,从新发展理念观的角度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发展理念深刻洞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需要全面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人民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性需要,除此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寻求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政治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9.
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业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要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担当。内蒙古旅游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发展全域旅游为主线,以发展优质旅  相似文献   

10.
<正>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科学判明发展形势、正确判定大政方计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基石,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现实,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出发,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述中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是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原理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科学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将对我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目标方向和思维方式等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8,(4):22-23
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一个指向愈发鲜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为了人民也来自人民。改革为了人民,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什么、推进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辽宁省委提出了深入实施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沈抚新区、县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打好三大攻坚战,满足辽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历史、地理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等原因,新疆面临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严峻问题。新疆又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民族区域聚居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这决定了新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内涵相较于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有其特殊性,而正确全面把握新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内涵是满足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政治论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历史性重大政治论断,正式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科学判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为正确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动态把握矛盾转化规律和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也进行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最突出。乡村产业作为解决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抓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在新发展理念下,如何更好发挥乡村产业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成为当前乡村发展必须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党的八大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九大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