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以来,承德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在全市范围内精心部署了"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通过实施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能人返乡、结对帮扶"五大工程",让每一个农村党组织都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让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组织保障。一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普遍存在着政治"引领"不突出、不明显和不主动等问题。筑牢农村脱贫攻坚战斗堡垒,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政治本领、严明政治监督,使农村党支部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基层末梢,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其带动实现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势传递到农村,切实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带领广大群众解决致富难题,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汇聚各方面力量有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21,(1):10-11
八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正"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这就是我最大的初心,最根本的使命。""我们将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苦干实干加油干,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7月1日,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对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村第一书记和先进党组织进行表彰。受表彰英雄代表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总结,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才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因此,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必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脱贫攻坚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五步工作法"狠抓落实,"四场硬仗"捷报频传,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脱贫攻坚连战连胜、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8.
正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贵州省妇联团结带领各级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大力实施"锦绣计划",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帮助贵州妇女走上脱贫致富路。妇女能顶"半边天"当代贵州:过去五年,贵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这也是全省广大妇女共同奋斗的结果。请问各级妇联组织是如何推动"巾帼脱贫行动"深入开展的?杨玲: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综合施策,措施有力,举全省之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9.
正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党给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抓农村党建,重点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为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2017年以来,海东市紧盯农村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以党建引领为主导、以党群  相似文献   

10.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富顺县委坚持将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带领党员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既是攻坚期更是决胜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迫切需要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效。省委决定,今年在全省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坚强保证。要在建强组织上下功夫。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聚  相似文献   

12.
威宁自治县牛棚镇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3.
正平泉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市),也是承德市计划第一个脱贫出列县(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平泉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好路子。推行"三责一体",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来抓,全面推行"三责一体"工作机制,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统揽担责,把政治责任扛起来。市委书记负总责,三级书记一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察右中旗立足实际,把脱贫攻坚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任务,找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云岭先锋》2020,(1):22-23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临时党组织,让群众"挪穷窝""换新业"有了主心骨;在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让群众在他乡有"娘家"、有"靠山";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带领群众闯市场……近年来,云南省不断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程度,为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019年12月24日,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现场会在会泽县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独特优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越是进行到最后,越是要加强党建的促进作用。全面理解和把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视角: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一个人口总量达14亿的大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事业。发起和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是中国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0,(4)
正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本刊特别推出"脱贫攻坚党旗红"栏目,展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拼搏奋斗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所创造的世界奇迹 ,  相似文献   

19.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精神实质,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0.
<正>村集体经济是办好农村公益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一、村集体经济在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一)村集体经济弥补了公共财政对自身无力脱贫"兜低保障"不力的"短板"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000万元,经济收入达400多万元的富裕村。20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