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  相似文献   

2.
正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总书记青年时期经历的点点滴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土地深深的情感,对人民真挚朴实的感情,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自我严格的要求,对社会的责任,在历练和成长中形成的人格魅力、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令人感佩。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智慧、仁德与勇敢。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真正的仁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执政风格有目共睹,那就是勤勉务实、着力基层。这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和从政之后的基层历练是分不开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认真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不难发现,今天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诸多思想和理念,都能够在总书记青年时代的基层生活中找到"根"和"源"。对党员干部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殊  相似文献   

4.
<正>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走好青年阶段的道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人的一生成长极其重要。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度过的七年艰苦知青岁月,领略他从风华少年成长为人民领袖走过的人生历程,体会他扎根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经受的种种生活磨练,感悟他爱学习、能吃苦、存仁心、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习近平青年时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对于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当代大学生自觉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品课程",对其养成艰苦磨炼、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优秀品格和作风提供了"权威教材",对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与实践来源提供了"生动课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经济思想逐渐发展为全面、系统、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追根溯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与中国时代发展进程、个人成长历程密不可分。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价值观形成、思想成熟、了解民情的重要阶段,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可以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产生的原点,是其经济思想实践探索的起点,是其经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近日,随着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下简称《岁月》)一书的公开出版和发行,习近平总书记那些鲜为人知的"饿其体肤、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的成长往事生动呈现在公众面前.总书记的这段知青岁月,刚好处在他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和建立的重要时期.对于应该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岁月》一书给了我们最好诠释.结合此书中总书记的青年奋斗历程,再来理解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青年发出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会给我们以更多启示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我重温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第一次阅读多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再读时对书中的思想和情怀有了新认识、新理解、新启发,常学常新,常悟常新。重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是对我热爱人民和服务人民的再教育再要求,没有"天生伟大",真切看到人民领袖确实来自人民,人民领袖确实为了人民。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思想感情觉悟的出发点,也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深深为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折服。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到广袤的中原大地,再到改革开放的东南沿海,携着中国智慧从祖国大地,走向世界舞台,一路走来,经济腾飞,世界瞩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成大事者,  相似文献   

10.
正翻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就迫不及待一口气读完。该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固然与其所讲述的主角密不可分,也与其选题、视角、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意相关。这部书讲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上半期习近平到延安延川县乡村插队的故事,以访谈稿——记者与当年那些与习近平一起吃住劳动、打过交道的乡亲、知青和干部等进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分别采用知青的视角、村民的视角、干部的视角,聚焦于"知青习近平"、"农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是他个人成长的阶段性描述与总结,同时也是形成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的重要推手。青年党员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守规矩、做实事、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以来,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迅速兴起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增添了浓厚氛围.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在自然地理环境上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陕北黄土高坡相同相似,这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学习的覆盖面更广,目前在全省已兴起学习热潮.近日,我们学习时报记者组一行前往甘肃进行调查采访.其间,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梁言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情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历练时光,再现了总书记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让党员干部从故事中领略领袖风范,在回望历史中坚信未来。组工干部作为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干部队伍,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汲取精神力量,加强自身建设,永葆纯真底色,建设"铁军队伍",打造"铁板部门"。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问世,即在甘肃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一股学习的热潮在陇原城乡迅速兴起.甘肃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明确要求以省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发文,并在市州调研期间亲自审改签发学习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党政机关到高等院校,从工厂到农村,从军营到商场,所到之处,我们深深感受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浓浓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21,(5)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知青经历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题中之义,是对年轻干部争做忠实传人的生动诠释,对激励当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经历与当代青年成长阶段有着较多共性,对于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背负行囊,奔赴陕北延安农村,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1975年10月8日才被推荐上大学。7年知青岁月,他创"三最"吃"三团"过"四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读懂了人民群众、读懂了实事求是、读懂了民以食为天,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坚实的成长进步基础,正如老乡教他走山路一样,行稳致远,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范本,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它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注意把握历久弥新的内容,包括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爱民为民情怀;要善于运用卓有成效的方法,引导大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来精研理论,通过艰难困苦来磨炼意志,通过深入实践来扎根群众。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启示和示范价值。近年来,学界围绕该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学界应在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以推动相关研究继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在正定》作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续篇,是一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范、追寻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源头的优秀读本。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正定"知之深、爱之切",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深入调研,谋划  相似文献   

20.
初春华 《世纪桥》2009,(17):140-141
曾经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使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提前步入社会生活,使他们经历了那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狂热和迷惘,给那一代人的身心留下了深深地印记,他们无法忘怀、无法回避那段历史带给他们的影响。知青文化热、各种知青联谊活动等的出现正是这种“知青情结”的体现;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命运以及返城前后现实的差距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是形成这一种情结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给与一份理解、宽容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