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3月5日上午,河北滦县第三中学举办了以"光辉的典范,时代的楷模"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9周年。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卓越的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一生无私无我、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是共产党员的杰出典范。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后人心中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周总理侄女,现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  相似文献   

2.
正周恩来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他始终乐于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国家总理与普通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车周恩来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但他却时刻关心、惦记着群众的生活和困难。1954年的一天下午5点多钟,周恩来对秘书何谦、卫士赵行杰说:"群众反映北京市公共汽车拥挤得厉害,上下班要在路上浪费一两  相似文献   

3.
梦菲 《党史文汇》2014,(2):13-19
正周恩来总理可谓世人公认的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楷模,他"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深受人民的衷心爱戴。正像那首诗所言:"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总理心连心。"坦荡无私的他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廉明到能够及时主动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4.
正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也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与周恩来的才能分不开,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这也与他的勤劳分不开,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不知道疲劳;这更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这还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不开,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楷模.他总理国务26年,要求"人人都要关心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不断创造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他确定"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在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他忍辱负重,苦撑危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周恩来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春日偶成》,周恩来)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病逝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五医院,享年78岁。"十里长街送总理",正是人民群众对这位共和国总理沉痛地悼念和深切地缅怀。周恩来作为卓越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也是一位有情怀的"诗人"。周恩来为刘志丹陵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  相似文献   

7.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8.
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主政26年,鞠躬尽瘁,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爱戴。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得到了全国人民几乎最为广泛、普遍的认同和尊敬。个中缘由,在于他一心为民、劳苦功高,更在于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周恩来的大公无私,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为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从未为自己、为亲属谋过任何私利。  相似文献   

9.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42年了,但天地间依然回荡着人民深情的呼唤:"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时我曾写过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的纪念文章。其中谈到周恩来为什么这样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缅怀和思念?正是他的大爱大德,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  相似文献   

10.
徐柏龄 《党的文献》2018,(3):112-116
周恩来十分关心中国的民航事业,他批示的"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三句话,是中国民航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在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原周恩来总理专机机长徐柏龄,他深情回忆了周恩来关心民航事业,带领中国民航飞向世界的历史细节,详细讲述了他与周恩来的相交以及在远航非洲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现将采访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3,(5):35-35
<正>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这与他对党和人民的忠分不开诚,  相似文献   

12.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红墙"专职摄影师侯波、杜修贤和新华社等在京单位摄影记者张赫嵩、邹健东等为周恩来总理拍照的报道及幕后故事,近些年来多有披露,他们的名字几乎众所周知。相对于这些"名记",同样用镜头记录下周恩来总理难忘瞬间的民间摄影师就鲜有人知了。周总理关注民生、体察百姓,他视察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他每到一处,地方摄影记者都用相机定格了人民总理的温暖形象。  相似文献   

14.
正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自幼年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他光辉的人生历程中,周恩来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奋斗不息,鞠躬尽瘁,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起光辉的典范,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了中华之崛起幼年的周恩来由于家道的衰落,早早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对此,周恩来曾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国家总理直到1976年1月病逝。他深爱祖国,心系人民,期盼着党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他的这些期盼和理想,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笔者根据多年搜集来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对此略作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周恩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的人格魅力,被历史学家所褒奖,被人民所景仰,被文学家所称颂。被他的人格所吸引、所感动的人,有党内的,有党外的,有中国的,有世界的。"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人民表达的对周恩来的衷心爱戴,是发自内心的,是人民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件小事可以映照出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1976年1月8日,这是一个人们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为国家和人民耗尽心力的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深深爱着他的人民。带着对总理的深切怀念,记者走进了位于江  相似文献   

18.
正他是中外名流口中的优雅君子他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好总理大国风度与和蔼可亲在他身上完美地统一全世界都为他的风采所折服。他就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近乎"完美"的中国伟人周恩来  相似文献   

19.
<正>周恩来的出生地江苏淮安,是淮剧的发源地,也是淮剧流传的最主要地域。周恩来在此地长大,对淮剧有着不解的情缘。周恩来喜爱戏剧,也是个十分懂戏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就任开国总理,政务十分繁忙,但他仍然一直关心和热爱文艺事业,多少年也没有忘掉他的家乡戏——淮剧。一由于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笔者接触到许多曾在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周恩来批评人、责备人最厉害的是两句话:"胡闹  相似文献   

20.
正周恩来总理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所立的各种规矩,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也体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的伟大风范。种种"约法三章"周总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比如他为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一是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二是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三是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