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缘     
那是1995年12月的一天,车间杜书记在一次学习会上号召大家订阅《共产党员》杂志。我立刻忐忑不安地问道:“不是党员的也可以订阅吗?”杜书记回答:“不但可以,而且热烈欢迎。”说句实在话,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员》是党内发行的,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订阅呢。每当有人拿着《共产党员》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就从心里羡慕他(她)。我想:他(她)一定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听了杜书记的话后,我便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一份《共产党员》。就这样,我与《共产党员》相识了。 如果说当初订阅《共产党员》是为了响应号召的话,那么现在我却是从心里喜欢上她了。刚开始拿到《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只是盲目地随便看看,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我是越看越爱看,于是便认真地学了起来。通  相似文献   

2.
我第一次看到《共产党员》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那是到邻居家玩时,见到他家有一本《共产党员》杂志,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于是就好奇地翻看起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面刊载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回到家后,我问爸爸:咱家怎么没有《共产党员》杂志呢?爸爸说:邻居家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看到《共产党员》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那是到邻居家玩时,见到他家有一本《共产党员》杂志,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于是就好奇地翻看起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面刊载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回到家后,我问爸爸:“咱家怎么没有《共产党员》杂志呢?”爸爸说:“邻居家的叔叔阿姨都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我看《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不断创新从事政工工作30多年来,《共产党员》杂志始终伴我成长,伴我进步,伴我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我觉得,《共产党员》杂志最大的特色是创新,创新使《共产党员》杂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共产党员》杂志自去年改版后,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编辑工作创新,刊物活力增强。如今年第4期刊发的《整治商业贿赂:板子还得打在“权”上》,第5期《唱响“八荣八耻”》中的“荣辱榜”,第6期《书记面对面》等等,都很新颖、有创意,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国第十九冶…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名有21年党龄的党员,在办公桌上始终放着《共产党员》杂志,学习阅读《共产党员》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件无法替代的乐事。我清晰地记得,看到的第一本《共产党员》杂志是1991年在东沟县工商局大东工商所,老所长王长宽每到所支部学习会时,都会从当月的《共产党员》杂志上选出一篇上级文件或典型经验,领着所里的党员干部学习,那时我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1996年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支部给我定期发放《共产党员》,我如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共产党员》杂志创刊60周年,60一甲子,值得庆贺!回想起来,我已与她结缘35年,而知道她的时间还要早一些。说到与《共产党员》结缘,我永志不忘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1983年春,按照中央关于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为抓好领导班子第三梯队建设,省委研究决定,从省直机关挑选一批中青年知  相似文献   

7.
我是从今年才开始订阅《共产党员》杂志的。作为一名读者,结识到一位新"朋友",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我认真阅读了每个栏目的文章,总体印象是《共产党员》杂志的质量和办刊水平是非常高的,但读罢总有一种意犹未尽、望梅不止渴之感。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作为报刊治理整顿后被保留的党刊,《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员》杂志出版500期,可喜可贺。一个刊物出版500期,不断发展,不断壮大,读者过百万,而又不靠媚俗、低级趣味,总有其成功之道。我作为一个作者,同《共产党员》杂志合作已经超过200期,应该算是老朋友了。我从同《共产党员》杂志长  相似文献   

9.
2001年第10期《共产党员》杂志刊登的一篇短文介绍了这样一件事:作者在县机关工作时,他的父亲与“法轮功”沾上了边。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就为父亲订阅了《共产党员》杂志。从那以后,他父亲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还把杂志上刊登的有些文章推荐给别人阅读。当国家依法取缔邪教“法轮功”的消息发布后,他的父亲在恍然大悟之余感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员》杂志帮我明辨是非,说不定我也会上李洪志的当。我要动员我那几个老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订阅《共产党员》杂志,好好学习,以免以后上当受骗。” 看了这篇文章,我很高兴,我们的党刊为发展党的事业,为维护国家利益,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做了有盖的工作。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像《共产党员》这样有较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内涵,在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看广泛影响的刊物,它的读者不能只局限在党内,而应当努力扩大党外读者群,使这些代表先进文化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初识《共产党员》是在去年的8月,那时,我刚到局机关,从事党务信息的宣传和报道工作。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的我一时间心里没了底。这时领导给我送来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就有《共产党员》这本杂志。从此,我便与《共产党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青年党员,虽说党龄不长,不过,与《共产党员》杂志可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实实在在讲,我们已经打了七八年的交道。记得在1988年,我正忙着考大学。那时,爸爸怕我学习太累,便给了我几本他订的《共产党员》杂志让我翻翻看看,轻松轻松。说实在的,当时我只是随便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可好,便再也没有放下。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人们常说,往事如烟,我说不尽然,有些往事,已经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成为永恒。《共产党员》杂志创刊时名为"翻身乐",1948年创刊于哈尔滨。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翌年《翻身乐》改名为"新农村",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刊物题写刊名。原东北局撤销后,《新农村》杂志由辽宁省委宣传部领导。1958年9月,《新农村》改名为"好党员"。1961年,辽宁省委决定,《共产党员》(创刊于1956年  相似文献   

13.
正《共产党员》杂志创刊60周年,《共产党员》与我相伴也已有十几年了。2004年,我由省水利厅总务科科长改聘为人事政工科长,开始从事党务工作,也就与《共产党员》有了缘。记得最初几年,杂志是由水利厅机关党委统一订阅,杂志社把杂志统一寄送到厅机关党委,再由厅机关党委把杂志分别邮寄到下属单位,或下属单位人员借到厅里开会、办事的机会把杂志拿回去。后来几年是由水利厅直属机关党委统一订阅,杂志社把杂志分别邮寄或送到  相似文献   

14.
从五六十年代起,我就开始从《共产党员》那里吸收滋养,她使我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对我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改版以后,我与《共产党员》就越来越密切了。我不仅喜欢、热爱《共产党员》,还积极参与办刊,为《共产党员》撰写文章,其中有两件事特别使我难忘。记得1979年,《共产党员》发表了关于张志新  相似文献   

15.
力量的源泉     
我参加工作16年,与刊物结缘最深的莫过于《共产党员》了。这不仅是因为我的名字两次上过《共产党员》杂志(获《共产党员》1988年和1996年有奖阅读测试三等奖和二等奖),更重要的是她对我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从农村到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大连管理处大连收费站工作的合同工,我们站长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经常把《共产党员》杂志借给我看。通过阅读《共产党员》,我对党的认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最近,我被单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感到很高兴。单位领导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测试     
《共产党员》开展的有奖阅读测试,伴我走过了11个春秋。《共产党员》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1986年,我从部队转业到锦州电厂的一个基层单位做党务工作。岗位的变化,有许多新东西需要我从头学起。在我实习地方工作的初始阶段,有同志把一摞《共产党员》杂志推荐给我。多年的军旅生活,耳濡目染的大都是军事  相似文献   

18.
我至今记得,高一时,有一次不小心碰翻了桌上墨水瓶,看着被墨水染黑的作业本封面,我随手找了个杂志封皮粘到了上面。第二天,老师发作业时拿出一本《共产党员》杂志,大声问:"这是谁的作业本?怎么粘上了《共产党员》的封皮?  相似文献   

19.
在《共产党员》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作为《共产党员》的忠实读者,有机会参加今天的庆典,感到十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对《共产党员》杂志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  相似文献   

20.
正欣闻《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我发自心底地祝贺,愿《共产党员》杂志越办越好!我常被感动,尤其是在做某件好事的过程中,在成功帮扶困难群众后,在看到大家幸福快乐笑容的一瞬间,还有就是在阅读《共产党员》刊登的许多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时。我小时候,媒体不像现在这么多,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共产党员》杂志,那是我父亲经常阅读的杂志,也是他的"最爱",因为能成为共产党员并阅读党报党刊,足以让他骄傲一生。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