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心助学记     
<正>6月10日,一个从未在微信和我联系过的朋友发来一条微信,说他通过朋友圈看到了我所在村5个住校孩子的情况,很受触动,想约几个朋友看看他们,表达一份心意。这个朋友来自沈阳隆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名叫么奇男。我把此前制作好的"住校学生情况统计表"传给了他,里面有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看完后,么奇男表示,会和朋友给每个孩子提供1000元助学金。对我而言,这是一份惊喜,让我内心霎时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在网民们把负面信息作为调侃社会问题的情绪来传播的当下,专业媒体需要对负面信息背后的社会问题予以关注,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提高民众的生活舒适感。又是一个"十一"假期。我提前回到老家,遇到好久不见的老友,他计划10月1日这天出发去外地度假。我调侃他说,你这个假期恐怕要在高速公路上耗掉一天了!然后我就把微信上面关于高速公路拥堵的相关图片和段子不断地转发给他,劝诫他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但因为事前约好了,他和他的亲友两家人第二天还是硬着头皮上路了。  相似文献   

3.
调色板     
正小小说微信运动贺小波一天,办公室主任方强找袁局长请示工作。请示完临出门时,袁局长叫住了他,问道:"现在微信里有一种挺时髦的运动排名叫啥来着?能测量每天行走步数那个。""叫‘微信运动’。""对对,就是这个。"袁局长掏出手机问道,"这东西怎么用?"方强掏出自己的手机说:"我已经加了,这就把您加进来。您也想测测每天的运动量?"袁局长感叹道:"咱们这些机关人哪,整天坐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爱洒热土     
<正>窗外,春风习习,繁星点点,伴着午夜灯漏,我静静地看着微信,等待着浙江舟山网友对我提供的困难学生是否资助的回复。"好的,这个孩子我资助了,明天就把钱给你转过去。"微信的聊天框里传来了这条带着温度的信息,这是从千里之外传来的爱心,这意味着名叫谭露的贫困学生每年将得到1000元的资助款。随后,我打开"驻村工作日记",写上了浙江舟山网友资助谭露,并在后面标注上:2017年微信网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2日,多个微信群在转发"老吕"的事迹,其中有一条信息,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就在昨天,河北这位警察,被网友亲切称为"叨叨哥"的吕建江对群众食言了……对网友们的@食言了,而且再也没有回……"看到这条微信,我的眼泪再次流下来——"这个警察,他对我们也‘食言’了……""老吕"是网上最红的警察,最初走进吕哥的网络世界,就被他的网络魅力深深震撼。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位热爱工作、待人热诚、生活简朴的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6.
正"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这居然是群众在政府官方微信上咨询时收到的反馈。近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出现了如此"牛气"的回复,让网友"惊呆了"。对此,该微信平台第三方运营机构表示,此次"意外"系"系统自动回复"所致。(《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7.
前些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师兄,他说:"终于把家里客厅的大沙发送人了,铺上一块剑麻地毯,感觉空间大了好多。人真是奇怪,好不容易买套大房子,想宽敞点,却又费尽心思的把它给填满。其实,就是一个‘贪’字在作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以前我曾经梦想坐拥书城。后来藏书的确是多了,真的坐拥书城了,才突然发现一个人拥有那么多书,其实只是贪  相似文献   

8.
杨柏 《当代贵州》2014,(32):66-66
正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参与一些"十三五"规划课题组的调研与讨论,耳朵里就常听到"创新"、"转型"、"湾区经济"这些词。也因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很多学者都发文纪念,微信上不断传来张飙纪念甲午战争120年书法展,在中央军事博物馆与澳大利亚展出。这些信息使我本能地把"创新"、"转型"与甲午海战联在了一起。以我的目力所及,我觉得把这个问题思考到透彻阶段的是唐杰。作为一名"两栖"经济学家,他应"观天下书院"  相似文献   

9.
正初见薛舒栋,只见他头顶藏式小毡帽,戴着耳麦,腰挎小音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大家介绍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的概况……我加了他的微信,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从2016年8月到玉树后,他的朋友圈所发的工作动态、风土人情都与玉树相关,可以看出,玉树早已和他休戚相关……第二次见到他时,已是熟人,我们不禁攀谈了起来。我问他在玉树两年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摘下毡帽,我这才发现,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薛舒  相似文献   

10.
微言堂     
<正>A被班主任批评的家长近日,东莞的王先生又被儿子的班主任批评了。开学不到一个月,已经是第二次。无独有偶,另一位餐饮公司经理何先生也被孩子的班主任多次批评,他和妻子工作忙,有时没空检查女儿作业,班主任就会打电话来,或者在家长微信群里公开批评。有一次女儿忘记带作业去学校,班主任在教室门口把孩子和他批评了一顿。"批评我可以,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而后不久,何先生就给女儿办了转学。  相似文献   

11.
<正>"我在微信上看到了刘冬的情况,为帮助她顺利入学,我拿600元。地址和邮编能给我一下吗?我邮寄过去。"8月6日下午2点55分,我接到了这条信息。发信者是丹东市元宝区老干部局局长季凤龙。他在丹东、辽宁省甚至全国都是有影响的典型人物,2013年,我们曾以"永远为党争光"为题,用10多个版面对他的感人事迹作了报道。作为采访者之一,我现在还记得几个细节:在月收入800多元时,他掏1000元为吴秀英  相似文献   

12.
正9月底,笔者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的信息。一位外地好友看后留言:"事关‘五大安全’,必定全面振兴!"他还在转发这则微信信息时写下这样一句感言:"相信,我的家乡是一片有血性的土地!"饱含深情、充满期待的几句话,令笔者感触良多。过去几年,这位从黑土地黯然南下的朋友一直关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7月下旬,我随家人到都江堰公休,沿途拍了不少美妙的景致。为不给人留下上班时间玩微信朋友圈的口实,我发照片的时间特意选在回蓬溪的周末,以致遭受朋友诘问":你到底是啥子时间去的哟?"成为微信的第N个用户我第一次接触微信,是在2012年12月15日的一个偶然场合,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帮助我:"你好土哟!现在啥时代了,还打电话?有啥事情直接在微信上聊就是了!"于  相似文献   

14.
“书记,我孩子丢了,您快帮我找找吧。”一位母亲哭着跑到居委会,向津南区双港镇格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鹏求助。“您先稳住情绪,把孩子照片和走失情况发给我,我发到党员微信群里发动大伙儿一起找。”  相似文献   

15.
“玉米团长”是赵久然的微信和微博昵称。“我是研究玉米的,‘团长’就是带领一个团队做好玉米科技创新工作。”他笑着说。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增产粮食200多亿公斤,从事玉米科研工作30多年,赵久然带领团队为实现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中国饭碗里装满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7日20时05分,在从村里回镇政府的路上,正安县和溪镇镇长刘江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看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他立即将这条微信分享到了和溪镇党委政府微信工作群,不到10分钟,微信朋友圈就被公报刷屏了。"基层干部经常在基层一线办公,用手机学习上级最新精神,已成为一种习惯。"他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贵州基层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有的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研读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双重卧底     
我和表妹夫小高一起来黑龙江工作半年多了,临来时,表妹特意嘱咐我,出门在外,让我帮她看着点儿小高.表妹这话我懂,我让她放心,我和小高一个单位,住一间宿舍,他每天在我眼皮底下,干不了出格的事. 上周,表妹突然微信我,说看到小高在短视频平台关注了很多卖石头的账号,让我抽空跟小高谈谈,别被忽悠了.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张关于"志愿者拄拐抗疫"的照片见诸省内多家媒体,也有很多人把它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而这张照片上的主人公正是我的父亲腾玉龙. 作为一家之主,父亲扛起了家庭的一切重担,多年的辛苦工作让他患上股骨头坏死,时常疼得无法入睡、无法行走.与病魔抗争了五年,父亲东拼西凑终于攒够了手术费用,在去年年底换上了人工髋关节,那个顶天立地的父亲又能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正"叮叮叮……"除夕之夜,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我打开手机一看,其中一条信息让我既惊讶又激动——刚刚学会使用微信的老父亲给我发来微信"红包":"今天过年了,发个红包给你‘压岁’。"年近半百,我终于补上了从小到大没收过压岁钱的缺  相似文献   

20.
八面来风     
正喧嚣与真实●文/莫言社会生活总体上看是喧嚣的,喧嚣是热闹的,是一呼百应,是添油加醋,是游行集会,是制造谣言,是吸引眼球,是人人微博,是个个微信,是真假难辨。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但是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我有一个亲戚,每次见他,他义愤填膺地痛骂当官的,咬牙切齿。但是,今年他的儿子参加中考,离我们县最好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了五分,他就找到我了,说就差了五分,你找一找人。我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