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论犯罪心理测试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测试的科学基础是犯罪心理痕迹具有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等三个基本属性。犯罪心理测试仪的研制和应用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性使犯罪心理测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心理的实质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犯罪心理痕迹——犯罪行为活动——犯罪心理活动及其状态——犯罪人的主体状况及现场情境——犯罪人基本情况及基本案情。根据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利用的这一思路和模式,可探索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犯罪心理痕迹破案,首先要充分发现和收集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犯罪物质痕迹,透过犯罪嫌疑人的反常表现揭示其犯罪心理痕迹,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特点分析被审讯人的心理痕迹,通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再现犯罪心理现场。  相似文献   

4.
通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认定一起凶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此次案件的实测中,较为充分地表现出犯罪心理动态分析在心理测试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对案件进行客观的、动态性的分析,完整地把握案情,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5.
犯罪心理痕迹依赖于物质痕迹,是物质痕迹的内化,具有客观性、依赖性、可知性的特征。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中可运用综合分析法和细节分析法获取犯罪心理痕迹,并遵循犯罪物质痕迹—物质痕迹形成分析—犯罪人心理状态—犯罪人基本心理特征和心理面貌—确定勘侦范围、方向的基本途径。应注意尽可能全面地发现和提取物质痕迹,注意各类痕迹的梳理分类,发挥特殊痕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边质 《公安学刊》2004,(5):44-44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应用心理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9月,研究所人员由犯罪学、心理学、公安学等12位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6名。研究所建有犯罪心理测试实验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拥有心理测量软件系统、PG-A98升级型心理测试仪、TH型测谎仪等设备。研究所主要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及大学生、警察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心理测试人员资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可通过规范从业者的学科标准、培养实践基础、进行专业准备、确定从业组织标准、建立案例库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 ,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 ,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 ,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 ,还是属于无辜者。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画像在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画像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自1972年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部(Behavioral Science Unit,BSU)成立以来,通过大量的案件资料与实践经验,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日趋成熟。在杀人案件的侦查工作中,犯罪心理画像分为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犯罪评估——解读真凶——调查——逮捕六个步骤,重点刻画犯罪人个性心理、年龄、性别等个人特征和社会性特征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绑架犯罪心理指向的实证性调查,从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图财心理、抗拒心理、报复心理等方面,对我国当前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指向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求促进绑架犯罪的预防、控制、侦讯、矫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犯罪行为受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复杂多样,概括起来不外乎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个体价值观作为犯罪心理的心理因素之一,在犯罪心理形成的认知、情感、意志过程中分别起到过滤、催化、推动的作用.本文从价值观角度剖析犯罪心理的形成,旨在展开加强主导价值观教育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犯罪团伙的形成主要受三个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 ,即寻求相似同伙的心理、次文化心理和欲求相同心理的影响。罪犯结成团伙后行为更加放纵 ,危害也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3.
女性罪犯心理危机的产生,多是由于成长史问题、个性、判刑刺激、服刑改造以及个体经历的心理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缓解造成的。探索女性罪犯心理危机发生规律,实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监狱心理评估、主动干预、跟踪管控、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等手段,设立监区心理辅导员、罪犯心理信息员等措施,构建"监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狱政管理-监狱"四级工作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女性罪犯的心理问题,确保监管安全,维护罪犯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心理测试是一项现代刑侦工作中应用较广泛的辅助侦查技术,其实测操作严格遵循实验心理学理论和原则,有很强的科学性。文章以中国心理测试技术(武氏测试法)的实测模式为例,详细解读其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矫正罪犯的不良心理结构或心理障碍,改造犯罪心理结构,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明确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目标和基本模式有利于科学有效的开展罪犯矫治工作,以罪犯服刑时期为视角,把握罪犯入监阵痛、改造适应和出监磨合三个时期的心理矫治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模式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犯罪心理中的侠义与广义问题困扰着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作为学科概念的犯罪心理学和作为犯罪心理学最基本概念的犯罪心理必须明确。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确定的,犯罪心理学的定义不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犯罪心理是对犯罪心理现象本质特征的概括,它反映出犯罪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可以有不同种类的犯罪心理,但是不应有广义与狭义犯罪心理之说。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犯罪心理学无论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作为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专业方向,均始于政法高校。而公安高校犯罪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是在参考和借鉴政法高校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于政法高校,公安高校需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犯罪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导师队伍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突出公安特色。  相似文献   

18.
罪犯心理的发展不同于社会普通人,具有定向性、阶段性、连续性、反复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罪犯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发展起点和方向上的定位的过程;解决心理冲突,确定方向和目标并趋向变化的过程;不断修正自我、塑造新我的发展过程。罪犯心理存在向善或恶的发展和相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