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振兴上海、开发浦东的新形势下,上海商业进入了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商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出一条在特大型城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商业的新路子?怎样尽快地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使商业成为上海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主任张俊杰. 问:发展上海经济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商业?  相似文献   

2.
根据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判断,二十一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将转向亚太地区.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若干个世界级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上海要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转移;必须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质的飞跃;必须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良好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上海新世纪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人才作为有力的支撑。因此,如何实现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是上海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4.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以贸易为先导。一、充分活跃上海城市贸易。把上海城市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地精品的荟萃之地、批发贸易活跃之地和东亚地区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第一,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应把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动转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5.
1.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国际大都市,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开发培训,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事.从上海人才需求的现状来看,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必须解决当前急需的紧缺人才.是否能迅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关系到本世纪及21世纪之交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得失成败,因而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势必丧失时机,贻误大局.为此,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确定正确的培训方针、培训原则和培训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6.
十四大宣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没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上海怎么才能当好龙头?不久前召开的上海市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对此作了全面部署,确定了九十年代上海改革与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明确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基本形成同世界经济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龙(?)"、"三个中心"是上海城市建设的"纲" 九十年代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第二部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党中央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阐明上海城市的性质,这是第一次.并且明确了上海不是一个地区性的多功能城市,而是一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海要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本世纪末人均收入超万元. ●到2000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2212亿元,年均递增11.5%. ●长期坚持"三、二、一"战略方针,重点扶植五大战略产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一)90年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 从上海在全国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上海长远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远东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中  相似文献   

9.
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使上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怎样?人口环境对上海发展战略格局有什么影响?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王建民教授。教授:我们人口学界正在研究和规划上海人口结构的调整、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总规模的控制等问题,一流城市必须有一流的人口环境,上海将是一个一流的城市,它必须有一流的人口环境。所谓人D环境,简单地讲,是指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D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的战略决策,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战略构想。要实现这“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贸易必须先行。要在21世纪前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必须努力抢占国际贸易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必、须具有这样几个条件:()它的经济势能较高,足以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面宽;(2)它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交通、信息网络;(3)它是国际性实物商品交易集散地和有信息化的交易方式;(4)它在货物进出口量、转口量和交易价格上对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5)它的贸易…  相似文献   

11.
让上海重新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建成国际贸易中心,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给上海带来的机遇.上海要真正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种经济、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枢纽,除了大力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把对外贸易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建立贸工、贸技、贸农、贸商以及贸工技农商相结合的大企业集团之外,还必须加快组建内外贸、内外资相结合的贸易型先导企业.  相似文献   

12.
蓝图     
近 日 ,出席新世纪第一次市人民代表大会 ,审议的主要议题是 :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作为一个上海市民 ,一名人民代表 ,我在听市长的报告和参加分组审议时 ,脑屏幕上总会映现出一幅上海发展变化的崭新蓝图。当然 ,这还只是一幅有待审定的蓝图 ,代表们正在集思广益地进行补充修改 ,,使之更趋科学和完善。这幅蓝图是宏伟壮观的。因为 ,第十个五年计划 ,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初步确立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关键时期 ,要承前启后 ,在现有基础上把这幅蓝图绘就 ,需要特别细致…  相似文献   

13.
布鲁塞尔专电 欧洲共同体决定在1992年底建成一个人员、商品、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的大市场,这一目标正促使各成员国之间加强合作,缩小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市场一体化引起的激烈竞争,也在促使各国政府和企业调整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增强竞争能力。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次经济大调整的过程。 随着1992年期限临近,尤其是今年2月欧共体通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南部沿海地区向中国最富饶的长江流域地区推进. 浦东新区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一块在东南亚沿海很难找到的开发宝地.上海浦东开发作为长江流域辽阔地带改革开放的龙头,已经举世瞩目. 去年本刊在第一期上曾以《中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上海浦东开发》为题,发表署名文章,对浦东开发的蓝图作了概略的介绍.时隔一年,浦东新区开发工程进展如何?在总体规划上有些什么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政策上又有哪些新招?新年伊始,本刊特发表皇甫东的文章再作介绍.  相似文献   

15.
南市区是上海的老城厢,经济基础差,历史遗留问题多,向有“难事”(南市的谐音)之称。围绕着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南市如何迎难而上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区长孙卫国。记者(以下简称记):十四届五中全会,党中央作出重要决策,提出了“九五”计划与2010年规划的基本设想,作为区一级的政府有何考虑?孙卫国(以下简称孙):按照上海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发展目标和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正在积极运筹和制订新五年(即“九五”)的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6.
1992年 ,党中央提出 :“在本世纪末 ,把上海建成远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并以上海为龙头 ,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1996年1月 ,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关问题 ,会议指出 :“从全局看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际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的要求 ,意义重大。”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率先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也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 ,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有纽约、…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问的差距,尽快融入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去,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政府在“九五”期间上海商业发展规划中指出:上海商业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要以大商业带动现代化生产,使商业成为流通导向生产的命脉。这是促进商业向现代化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路。实现商业现代化经营方式,寻求最能体现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也是商业工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一、实现商业现代化将促进社会化大流通社会化大流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条件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和流通是密不可分。互为条件的。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影响和反作用干生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产品数量的增多,进入流通领域的…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上海近几年工作实践的主要经验,是经济连续四年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九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的工作主线。实现这一转变,对建设和发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经济带”,“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意义。(-)经过“八五”的发展,上海经济已具有一些明显的集约化经济的特点,呈现出“高增长、中投入、高效益”的新格局,经济的整体素质正在提高。上海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集约型特征主要有:①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县级政府,怎样抓好全县市场经济发展?我认为,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换脑筋,牢牢握住市场这把“钥匙”,去打开经济建设这把“锁”,坚持农业围绕市场变,工业围绕市场转,商业围绕市场办,领导围绕市场干,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夯实农业,突出县办工业、乡镇企业,抓好多种经营、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走农业、工业、流通三军并进、主要依靠工业兴县富民的路子.一、坚持农业围绕市场变,实现以农立县.无农不稳,这已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中央一再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象城固,作为全省粮油生产基地县,农业更是立县之本.农业上不去,工业、商业将无从谈起.只有强农,才能固本.加强农业,关键是要坚持农业围绕市场变.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就是要变计划种植、催收催种观念为市场引导、科技引导观念;变小农经济、传统农业观念为商品经济、现代农业观念,使农业和农村发展从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