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晓阳 《前沿》2007,(11):226-229
妇女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这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古代环地中海文明民族来说,出人意料的是,具有高度民主制度的希腊,其妇女地位最低;尚武好战的罗马人的妇女地位较高;而专制统治延续了三千年之久的埃及,其妇女地位最高,这一历史现象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海湾妇女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海湾国家,海湾妇女发展状况如何呢?本文从海湾国家妇女的历史问题着手,考察了二战后海湾妇女发展的状况,并分析了海湾妇女地位发展变化的原因以及海湾妇女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肖超英 《人权》2006,(6):33-3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得到了全面提高,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逐步走向完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妇女的发展在整体上仍滞后于男性,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女地位的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陈坤木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这对妇女地位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中国妇女地位的国际比较,探求提高中国妇女地位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妇女地位,本文首先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同一类型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相似文献   

5.
评价中国妇女地位的第一佐证──《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述评胡筱林妇女地位的评价一直是妇女研究乃至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不断有国外研究者对中国妇女地位进行评价,并与世界各国情况进行比较和排列,其中曾有一次是国外某研究机构将中国妇女地位排到了世...  相似文献   

6.
数字解读     
★我国妇女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妇女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中国妇女地位发展变化有四个特点: 第一,妇女社会地位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妇女地位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呈提高趋势,1982年为0.77,1990年为0.86,1995年达到0.91。 第二,我国妇女经济地位、教育地位提  相似文献   

7.
杜洁 《中国妇运》2013,(3):13-16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的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也称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的提法,最早反映在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中。  相似文献   

8.
蒋永萍 《中国妇运》2013,(12):12-14
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提高妇女地位、实现整个社会全面而持久的性别平等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国家报告导言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局部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都没有解决,天下并不太平。要实现《内罗毕战略》所制定的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任...  相似文献   

10.
《姊妹歌》是一首反映古代苗族社会中男尊女卑、男女经济不平等的诗歌,也是苗族妇女对失去生产资料和家庭地位的悲惨命运进行抗争的诗歌。它体现了苗族地区母权社会崩溃和父权社会确立的历史变迁。通过《姊妹歌》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对苗族历史文化特征和苗族妇女地位也能窥探一二,对苗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文平 《理论月刊》2007,23(4):61-63
神话是远古先民的原始意象。中西方神话中人类母亲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在社会——历史层面折射氏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表现远古人类社会的经济风貌;反映男权话语下的妇女地位;隐含着微妙的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12.
杨昌龄 《传承》2013,(4):130-131
在先秦时期,我国妇女地位已经开始跌落,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经形成,妇女已经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已经受到礼教的重重包围和束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父权社会最终完全取代母系社会,妇女在这时逐渐被礼教束缚,最终从商的“牝鸡伺晨”到西周的完全退居家庭,主要料理家务,并成为男性的从属品。  相似文献   

13.
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看,讨论"妇女地位"问题究竟是一个所谓的"纯粹事实"还是一种现代性的建构的问题,需要对妇女地位的多重含义和形式表达进行多纬度研究.箐口村哈尼族村寨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民族共同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妇女社会生活实践,展示了现代语境所建构的"妇女地位"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意涵,回答了不同民族共同体社会实践中的妇女角色和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发展与国民危机意识王亚明勿庸置疑,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史过程中,国民正确的危机意识,曾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了推动作用。考察近代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的攻击下,清王朝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妇女发展新目标再立新功陈慕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简称《纲要》)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已正式颁布实行。这是我国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妇女发展的全面系统的总体规划,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它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尊重妇女地位、重视人...  相似文献   

16.
内罗毕战略与我国少数民族妇女──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杨嘉星,张国秋妇女问题是联合国社会与发展领域关注的重点。七十年代以来,联合国为消除对妇女歧视,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做了不少工作,1975年在墨西哥城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会议通过了...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得到了全面提高,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逐步走向完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妇女的发展在整体上仍滞后于男性,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仍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9月,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们党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地位的尊重和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告诉我们,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女性与男性一样,不仅是社会存在和变革的主体和受益者,她们还对人类繁衍做出…  相似文献   

19.
<正>妇女受教育水平是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同时,教育也是一种赋权工具,是妇女地位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提高妇女的经济、政治参与水平,改善妇女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通过妇女教育获得的状况及变化、妇女继续教育状况及变化、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及成因四个方面来考察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妇女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出路金一虹文唐树伟/图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发展目标;尽快摆脱贫困落后,改善生存境遇,提高独立的经济活动能力,以促进其社会、家庭地位的提高。一、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当前面临的问题无论分析妇女地位的绝对综合指数(女性群体状况)还是相对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