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创新“两新”组织党员教育模式,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大邑县采取“四个注重”,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进“两新”组织的“远教助党建”试点活动,在“两新”组织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实现党员教育网络与“两新”组织内部党员教育基地相结合,有效提升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滁州市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帮助非公企业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聚焦抓实党史教育,在宣讲上“用情”。市县两级党建抬导员全部下沉支部,做到动员部署、集中学习、专题党课、帮办指导“四个必到”;开展“党史专题宣讲进企业”活动,并综合运用线上“VR云展馆”“e心向党”数字党建平台和线下红色教育基地等,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开展红色“打卡”活动。聚焦加强组织建设,在指导上“用功”。  相似文献   

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近两年来,云南在全省范围内建起党建书苑、党建书屋、党建书架、组工书架等各类学用平台2.5万余个。为确保学习效果,各州(市)以及相关部门各级党组织通过制定考核办法、创新学习方式等,在云岭大地掀起党建读物学习热潮,党员干部"进平台充电"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4.
信息频道     
德令哈萨克市:“红色驿站”.为非公企业党建注入新活力。2009年,德今哈市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年”活动为契机.坚持把党组织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形象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赋予“红色驿站”新内容、激发新活力,使之成为“非公党建的工作中心、教育培训的学习场所、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凝心聚力的有效平台、服务党员的实践载体、企业文化的宣传窗口”.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18):41-41
“‘网上家园’党建网站开通以来,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尤其是流动党员的管理,解决了流动党员无法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等难题。”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党委委员荣朋对网上党建阵地如此评价。“网上家园”党建网站是新疆精河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而开辟的网上组织活动新阵地。该县通过创新党员教育新方式、畅通党内沟通新渠道、搭建党员学习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嘉定区委领导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解决“两新”组织实际困难、与促进“两新”组织科学发展、与“两新”组织文化建设、与“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与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打开电脑或手机,上网参加组织生活、开展交流互动,这在大连保税区非公企业党员中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去年以来,保税区党工委以“互联网+党建”为核心,积极打造功能完善的“党建智慧化平台”,建立非公企业“网上党支部”,通过把组织管理、党员服务、学习教育等功能一体化、平台化,有效解决了辖区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不便等问题。“党建智慧化平台”以“一平台、两终端”为载体,  相似文献   

8.
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云南省抓住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把云南作为党建读物学用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的契机,于2017年成立党建读物出版社云南学用中心。依托学用中心,云南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包括党建书苑、党建书屋、党建书架、组工书架等4种类型的2.5万余个党建读物学用平台。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2,(3):49-49
浙江大学通过开设“网上党校”、“空中党校”等方式,拓展和创新党建工作途径,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开通“浙江大学网上党校”系统,把网络学习和网络教育管理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为包括学生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内的全体学生提供网上党建知识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两新”组织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党建工作必须向这个领域拓展和延伸。为了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最近和平区结合实际出台了三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今年,洪雅县为切实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难、教育培训难等问题,制定实施“指南针计划”,以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搭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平台。该平台的任务是向“两新”组织负责人宣传党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一是精心实施“双强双争”创先争优项目计划和“三分类三升级”项目计划。二是精心实施“五个一五着力”项目计划。三是精心实施“一十百千”项目计划。在“两新”领域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好1个非公党建示范体验区、培育非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党建示范组织、职能部门与非公企业党建共建对子各10个、规范169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确保1640个“两新”组织党建覆盖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西区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党建新模式,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不断创新社区楼院党组织设置,通过建立以楼院为单位的楼院党支部、以楼栋或单元为单位的党小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党校”,着力将城市社区党建延伸到楼院、单元、家庭,为组织党员学习、开展活动、管理教育、发挥作用和服务群众提供了便利、快捷、高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沈河区现有机关党组织272个.机关党员3115人。近年来,沈河区创新搭建机关党建与“两新”组织党建“联建共建”的工作平台,把机关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构建区域“大党建”新格局的有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深入有效地开展高中学生党建工作,重视做好高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学校党组织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早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系统工程。上海市曹杨二中党总支在党建实验基地的建设中,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入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坚持“着眼未来,重在奠基”的原则,围绕“广播种、早选苗、重教育、抓提高、求发展、搞衔接”这条主线。以青少年学习马列主义协会为抓手,努力探索学生党建教育的“三化”,即“党建教育课程化、党建管理制度化、党建活动系列化”的工作新路子,不断进步,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张永恒 《当代党员》2022,(17):46-46
“十四五”时期,“两新”组织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突出,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重庆市“两新”组织特点和实际,建议从覆盖提质攻坚、平台提效攻坚、保障提档攻坚3个方面,促进“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建设贡献“两新”组织的红色力量。覆盖提质攻坚。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市级行业管理部门摸清“两新”组织底数,采取单独建、挂靠建、依托建、党建联盟等形式组建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6月22日,全国首家省级党建专业书店——云岭先锋党建书苑旗舰店在昆明正式开业。书店位于昆明市西昌路227号(弥勒寺公园门口)。目前,书苑上架的党建图书有470多种,包括重要文献、经典著作、组织工作、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等十多个类别,这些图书多是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近年来编辑出版的精品力作,其中许多是基层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必需必备必学必用的指导性书籍。最近。  相似文献   

18.
张素烨 《世纪桥》2023,(5):40-43
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要求,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将网络支部和数据中心建设纳入高校学生党建“新基建”。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思路,以构建模式的方式完全呈现学生党支部的“线上+线下”形式,弥补实体党支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巩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参照“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与管理模式,深入分析,整合现有的网络党建资源,有针对性地创建一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特点的网络小程序,进一步优化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F0002-F0002
2005年,闵行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目标,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总抓手,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闵行区2004-2007年基层党建行动计划》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完善工作载体,有力地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了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促进了“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一、着眼于党建工作全覆盖,积极推进“双达标”工作二、着眼于提高党建工作有效性,继续推进“五好”创建工作三、着眼于抓…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济宁市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坚持以抓覆盖、建机制、强服务、树典型为重点,创新实施“红帆领航”行动,推动党建工作贯穿“两新”组织建设发展之中,整体提升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建设“红帆港”,打造“两新”党建共建共享阵地。“红帆港”即“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是“两新”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的基础。济宁市立足“两新”组织实际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企业自筹、经费支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