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情的导演     
孟静 《新民周刊》2015,(12):82-82
张艺谋的文学策划周晓枫写了本他的传记,除了无处不在的“我”之外,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爱张艺谋的人太多,而对于这些爱,他无知无觉,无从回报,于是有的爱变成大爱,有的爱化为怨恨。前者有高仓健,后者有张伟平,就连周晓枫自己,言语间也尽是对张充溢着母性的怜惜。  相似文献   

2.
许雪萍 《新民周刊》2020,(17):95-95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得以在这个暮春时节,在我家里和她们秘密对话,了解她们的生命细节。利用周末读完了《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这本甫一出版便颇受好评的书,是真的好看。但用"好看"来定义对一本书的感受,好像显得草率了,想想应该是词不达意。《三种爱》写了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乔治·桑关于爱的生命故事。她们被作家张翎从法国的诺昂镇,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国麻省的艾默斯特镇邀请到一本书来,而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得以在这个暮春时节.  相似文献   

3.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23):33-35
"人还是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家庭,虽然有‘婚外恋’,别过分———毕竟话剧才是我们的唯一。"濮存昕来了。尽管已不年轻,尽管身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不变的是一身书卷气。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角儿如此亲和,却依然"范儿"十足。这不是个例,在他的同事身上,比如大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新民周刊》2012,(48):91-91
《"水浒"识小录》这本书是王学泰先生关于《水浒》的最新思考。去年,他出版了《水浒·江湖——理解中国社会的另一条线索》,但限于体例与篇幅,王学泰仍然觉得言不尽意,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识小录"采用了笔记的体例,成书之前,在《万象》上连载了有两三年之久,从朴刀、杆棒、武监、流  相似文献   

5.
福楼拜其人如同福楼拜的文学作品在文学评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他时而爱得猛烈,时而恨的痛彻;时而孤僻内向,时而游走于巴黎上层社交社会;时而崇尚情感的宣泄,时而执着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在享受着资产阶级社会带给他的声誉的同时,他又憎恨着这个自己所属的阶级。他的一生都在与自己斗争,都在探寻真正的自我,这种自相矛盾的性格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面临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同盟军,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列宁早已指出:“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丝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丝毫不懂得一般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写这本书的时候,人生风景或者说库存记忆在他的脑海中频频闪回,有些尘封往事,有些快要忘记的片段,都在字里行间被悄悄唤醒。老戏骨李立群在内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李立群的人生风景》。这本书台湾版的原名叫《一个演员的库存记忆》,是他为台湾《PAR表演艺术》杂志开的专栏的结集。写这本书的时候,人生风景或者说库存记忆在他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8.
孟晖 《新民周刊》2020,(5):90-90
春节期间,和全国同胞一起"躺着什么都不干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趁闲把那部著名的"猫片"——《伊斯坦布尔的猫》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在中国改名为《爱猫之城》,讲述伊斯坦布尔的猫咪们如何镇守蓝色星球上这座最伟大的城市。片中,饱经沧桑的中年大叔是爱猫护猫的一大群体,他们温和淡然,时不时说些惊人的金句:"猫和狗不同,狗以为我们人类就是真主,但猫不是,猫很清楚我们只是真主的使者。"看着他们,让我想起卡帕多奇亚的格雷梅镇上,旧忆餐厅的大叔和他的看家小猫。  相似文献   

9.
谈爱的激情     
人生来为了思想,而且无时不在这样做;但是纯粹的思想却使人疲倦并大伤元气,尽管他总能坚持就会使他很幸福。这是一种他无法适应的单调生活;他需要骚动和行为,就是说他必须不时地被他在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其根源如此活泼,如此深刻的激情所骚扰。最适合于人的激情是爱和野心,它们包含着许多其他的激情。它们几乎不相连属,然而人们常常把它们联系起来;但是即使不说它们互相毁灭,它们也是互相削弱的。  相似文献   

10.
《新民周刊》2017,(11):111-111
《时光列车》是帕蒂·史密斯继《只是孩子》之后,再次奉献给世人的一部难以归类、情感真挚的回忆录新作。作者将本书称为自己的"人生路线图",它关于记忆与创作、文学与咖啡、冥想和侦探剧集,关于哀悼和希望,也关于时间及其流逝。全书包含二十则随笔,如同二十个悬浮的车站,串联起她周游世界时曾流连过的咖啡馆以及其他地  相似文献   

11.
曹缤兮 《新民周刊》2022,(33):79-79
曾经的北石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求学、高考、就业、升职….这样的路径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人生不二的选择,但北石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念起,万水千山,我的人生,也因为旅行而改变!”与一般的旅行游记不同,书中内容虽然不乏沿途的美景和令人感动的故事,但更为难得的是北石对于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人生选择、职业转型以及事业最终走向成功的无私分享。有人说:“谁的青春不迷范?”的确,青春的迷茫北石也曾经历过,但他想用这本书告诉大家:只要梦想还在前方,就用你的热爱与坚持为它护航!  相似文献   

12.
"我干得不错。"这是弗拉基米尔·普京对自己在2012年3月再次当选总统后的表现的总结。2012年10月,在每年一度的瓦尔代论坛上,普京与各位专家一同用餐时,对自己作出了上述评价。他没有喝酒,但却显得自信。2011年冬天,普京眼睛里的泪水与苦恼曾被照相机捕捉到,而现在,这一切似乎已经成了远去的记忆。普京曾在政治上被群众运动所重创,但现在他已经恢复过来了。他对民众说:"我干得不错!"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新民周刊》2012,(32):91-91
《爱琉璃》这是香港作家潘国灵继《第三个纽约》、《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后的第一本爱情札记《爱琉璃》。顾名思义,全书以琉璃为线索,作者化身拾荒人拣拾散落四周的"爱情琉璃"。作者试图从5个角度,4种文体描画爱的真实面貌。潘国灵以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信手拈来古今中外多部名篇,细细品味其中的爱情意味。从《诗  相似文献   

14.
石渝 《新民周刊》2012,(11):46-47
查韦斯的"癌局",不仅仅是个政治赌局,更是查韦斯乌托邦主义能否继续下去的"困局"。乌戈·查韦斯是一个非凡的斗士。他在拥有67万名粉丝的推特上将自己称为"查韦斯恶魔",而在委内瑞拉俚语中,"恶魔"意为"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人。自查韦斯去年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后,他巧妙利用了这一顽症,使其为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15.
种花与读书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0):59-59
每次见梁振英,都会与他谈耕耘,听他说"花道"。梁振英喜欢爬山、游泳,也喜欢栽花种菜。在香港政坛,谁都知道他是"花痴",惜花爱草,休息日爱在家的院子里"拈花惹草"。梁振英说:"昨天我还忙里偷闲花了十分钟下种子。"问他,播了什么种?梁振英说:"一种菊花,英文叫cosmos,中文叫波斯菊。我种花经常有一些惊喜,波斯菊品种很...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还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创作于二十世纪中期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本书一出版,即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还被称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圣经"。本文以《一间自己的房间》和《第二性》这两部女性主义作品为例,旨在研究和比较两位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观点之异同,并着重归纳了两者的相似观点,从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波伏娃的女性主义观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金姬 《新民周刊》2013,(49):30-31
2010年,尹建莉以448万元的版税收入首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自此以后每年就靠这一本书上榜,今年的版税收入也高达390万元。靠处女作连续几年拿到高额版税,这在中国出版界可能是头一遭。无论工作有多忙,尹建莉每天都会打开自己的邮箱,花上一个多小时处理各地读者发来的邮件,这已成为她4年来的习惯。自从2009年1月出版处女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以来,尹建莉就成为中国家长追随的教育专家,她的一本书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的教育理念。第一本书的成功让尹建莉连续4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此书的责编。  相似文献   

18.
佐藤春夫的中国题材作品《星》是以中国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为框架改编而成的,该作不仅寄寓了佐藤春夫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阐发了他的"东洋"美学。文章通过《星》与"陈三五娘"故事原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该作对"陈三五娘"故事做出3处改动,从中可见,第一、佐藤春夫的中国趣味仅仅是他的亚洲意识的载体;第二、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成为他的中国观的认知基础;第三、他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西方近代主义的认知模式评价中国、判断价值优劣。由此可见,"中国"在近代日本历史上被严重地符号化乃至意识形态化,成为近代日本知识人试图对抗西方文明入侵,实现自我认同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初全国两会前夕,我陪同启正同志准备新闻发布会,期间谈了许多关于传播国家形象的话题。兴之所至,启老赠我一本他的新书《公共外交的智慧》,他在扉页上题写了一大段话给我真诚的鼓励。这些年公务繁忙,说实话一直未能细读,书在书架上一呆就是八年。今年春上,因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在家,将这本书精读了一遍,感觉拜读恨晚:这本书几乎回答了当前形势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35):36-38
免费咖啡遭遇"畅饮",公共餐厅变成"公园",展示家具被"尽情体验"……宜家家居商场里的众生相,是国人对公共空间理解的一个缩影。最懂得利用规则的中国人,还需要学习在利用规则的同时约束自己的欲望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