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警察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社会犯罪具有预防作用,对于社会成员具有规范作用,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建设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叶氢  肖定东  刘艳 《政法学刊》2006,23(5):14-18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的研究是公安机关更好地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迫切需要。警察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公共安全的的角色,运用警察公共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是可行的,开展警务公关的具体措施包括:牢固树立舆情观念和公关意识、严密舆情控制、及时开展应对公关及必要时现场喊话公关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公共关系在新时期警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在公安组织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战略,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管理手段。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应进一步提高对警察公共关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做好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增强公安机关的亲和力,切实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4.
杨睿 《法制与社会》2013,(1):172-173
公共关系发展至今,在诸多领域已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警务工作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与考验,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能提高警务工作效能,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促进警民之间的互动,推动警务工作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形势要求,力求提出相应措施来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与群众的公共关系不仅关系到警察队伍自身,更关系到党、政府和国家的稳定。警察公共关系是人民群众对于警察最直观、最具体化的感知,良好的警民关系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中大意义。本文拟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借鉴美国警察公共关系经验,对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树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聚焦警察形象建设——第一届警察公共关系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娟 《政法学刊》2002,19(6):89-91
21世纪,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警察应该是什么形象,如何树立警察形象?基于这样的主题,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公安部宣传局、人民公安报、江苏省公安厅联办的第一届警察公共关系论坛于2002年10月29日-31日在北京举行。由于各有关方面的充分重视和支持,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以及韩国警界的共48位代表参加了第一届警察公共关系论坛。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负责人和专家也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正> 面对着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发生和犯罪的增长,这些国家的警察职能究竟是什么?是捕捉罪犯、制止骚动,还  相似文献   

8.
浅谈公安微博的应用对公安公共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无疑是改善警察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网络微博具有众多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建设良好警察公共关系,营造社会和谐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新型传媒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运用,也提高了警察队伍的科技化程度.在构建警民和谐的新时期,公安微博必然以其巨大优势发挥出巨大作用,其优势与不足也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9.
张连举 《政法学刊》2004,21(1):44-51
警察公共关系是警察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警务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03年11月24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主办、香港警务处警察公共关系科协办的“第二届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召开。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的有关领导参加了论坛,会议得到了深圳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以  相似文献   

10.
警察价值论     
警察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意义是什么?警察群体及其成员的人生意义何在?人们依据何种尺度认识评价警察工作的善恶?凡此等等,无不涉及到警察价值问题.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价值问题的一般理论为依据,以警察实践为基础,对有关警察价值的一系列问题加以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雪静 《政法学刊》2011,28(2):103-106
警察公共关系是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双向信息交流和良性互动沟通,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也是一种警察文化现象。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使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同时新疆又是我国反恐斗争的第一线,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构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需要加深理论认识,强化双语交流沟通,把握民族宗教政策,分析研究涉警网络舆情,加强媒体正面宣传,对警察素质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和警务改革的深入,警察组织、警察个体的职能、工作重心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深刻的文化。在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全媒体时代,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安工作和警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警察组织必须回应公众对警察形象和警察服务的期待,探索全媒体时代警民关系的和谐之路,探讨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路径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树霞 《政法学刊》2006,23(1):115-118
警察公关理念是警察组织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前提,是支配警察公关行为的思想和意识。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原理贯穿于公安队伍公共关系理念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解决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建设的内涵、目标、模式与途径等问题,才能加速推进中国公安特色公关理念思想的变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试论警察与公众良性互动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小蓓  吴钧 《政法学刊》2004,21(5):83-86
警察与公众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强调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实质上是要实现警察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需要运用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层面加以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应加强警察与公众理解与互信,拉近警察与公众距离.  相似文献   

15.
曾祥龙 《政法学刊》2010,27(1):115-117
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频频发生,警民关系及警察形象严重受损。如何正确应对危机,重塑警察形象意义重大。议题管理的功能决定了它是应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微博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警务微博可以及时发布警务信息,直接从信息源的信息传递给群众,消除信息滞后现象.如今,警务微博已成为警察机关与公众直接联系的新平台,微博也正在影响着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本文主要分析微博给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运行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完善警务微博,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从年初的雪灾到拉萨事件、从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到汶川大地震,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不考验着政府公共关系。其实从2003年SRAS事件后,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日益重视公共关系的作用。而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政府不仅可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安抚社会不良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而且有利于塑造政府的形象、提升政府的美誉度。本文着重探讨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以及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大作用和危机管理中公共关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公安微博作为公安机关公共关系传播的新平台,承载着警务信息公开、网络问政、服务互动群众、建立公安公共关系传播新模式的功能。2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开幕,以公安微博为代表的"微传播"媒体平台对青奥会工作开展起到极大助力作用,另一方面,公安微博在青奥会中成为警民沟通的桥梁,也对警察形象的提升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研究公安微博和警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结合公安微博在2014年青奥会中的典型表现,探讨公安微博对警察形象提升的作用,并详细分析产生挑战与机遇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安机关借助公安微博提升警察形象的价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振华  张晓松 《方圆》2020,(1):18-21
警察:这是什么?犯罪嫌疑人郭咚咚:这是我拉的毒品。警察:拉的毒品,就是你从体内排出来的?犯罪嫌疑人郭咚咚:是的。警察:你是从什么地方带过来的?犯罪嫌疑人郭咚咚:缅甸。警察:带到哪里去?犯罪嫌疑人郭咚咚:带到绵阳。警察:交给谁?  相似文献   

20.
郑璀宇 《政法学刊》2014,(6):102-106
公安微博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在当前的警察公共关系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公安微博工作的水平,就须遵循公共关系学的基本规律,公安微博的开通者应当具备相应的公共关系能力,管理机构应当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