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2017,(5):36-38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就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现在,全市上下正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努力奋斗。党代会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的'四中心一枢纽'功能基础上,增加了'金融中心',将'交通枢纽'拓展为'交通通信枢纽',确立了'五中心一枢纽'功能支撑体系。本刊特约请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建设'五中心一枢纽'提出贯彻落实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2.
郭启舟 《先锋》2017,(5):30-31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节点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作为产业推进部门,市商务委将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凝心聚力为成都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商务贡献。全力以赴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王业强 《先锋》2017,(5):16-17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着力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其中,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无疑将成为具有成都特征的醒目名片之一。  相似文献   

4.
卢铁城 《先锋》2017,(5):31-32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立了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市科技战线将以建设西部科技中心为统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卢伟 《先锋》2017,(5):20-21
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都市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开放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纪才 《先锋》2017,(5):28-29
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政治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推进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应该对表更高标准,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清明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师江 《先锋》2017,(5):33-34
4月28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深化改革,聚力创新,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而奋斗》的报告,振奋人心,激励斗志。我认为建设西部文创中心主要突出抓住三'新':强化'天府文化'新理念。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传承文脉,涵养文品。  相似文献   

8.
我爱成都     
江铖 《先锋》2017,(5):4-9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五年,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相似文献   

9.
付启章 《先锋》2017,(5):41-42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017年4月25日至28日在成都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总体部署和对成都工作重大要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相似文献   

10.
钟来招 《先锋》2017,(5):43-44
为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外事侨务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为引领,以'大力拓展对外交往渠道,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为主线,高起点布局成都对外交往圈,高标准建设国际软环境,以更有力的担当、更务实的举措、更积极的作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云南的次区域中心城市,玉溪市将以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玉汝于成、溪达四海'的玉溪精神,自觉承担起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的使命,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集聚跨越发展之力,把玉溪的事情做实做好,为全省'三个定位'建设、实现跨越发展贡献玉溪力量。集聚创新发展新要素抓改革强引领在当前形势下,推动玉溪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唐良智书记指出",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成都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对历史和城市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勇担使命、奋力前行,助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成都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落实好"加强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既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谉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推动成渝地区奴城经济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对成都示范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探索新发展理念践行新路的殷切寄望。  相似文献   

15.
梁其洲 《先锋》2017,(5):32-33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市金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市金融办将按照本次党代会有关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成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6.
《先锋》2016,(12):29-30
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对治蓉兴蓉各项事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了让500多万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都市按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的要求,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好他们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7.
培育大学精神 提升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仁杰 《学习月刊》2012,(15):29-30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战略目标,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任务。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湖北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上,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全力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坚守和培育大学精神,坚持并拓展开放办学,助力湖北重要战略支点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范锐平 《先锋》2020,(3):12-13
新时代,成都担负着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和促进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重要使命。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找位置强担当作贡献,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主线,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努力打造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区域辐射力,更好肩负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张国强 《先锋》2017,(5):26-27
成都具有悠久人文历史和深厚发展积淀,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框架下,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推进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上,都承载着新的历史重任。在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十倍速"的大趋势下,成都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就必须夯实发展的基础结构,努力"构建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这既是成都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首当其冲的前提条件,更是成都打造硬实力、培育软实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构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常家爽 《学习月刊》2012,(22):41-42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先把武汉建设成为“法治环境一流”的城市,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