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淼 《先锋》2023,(11):29-31
<正>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金沙)文化是古蜀文明孕育、绽放、蓬勃发展的三大阶段。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是古蜀文明的孕育成长时期,也是成都平原第一次人类大规模定居生存的时期。宝墩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研究,以实证化视角呈现了成都筑城、农耕文明的起源以及成都平原文明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如今,围绕宝墩遗址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活化利用工作,让公众在探寻历史印记的过程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汪兰 《先锋》2022,(4):66-68
2021年3月,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宝墩古城,油菜花开得热热闹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进行全国直播。宝墩文化作为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宝墩遗址是非常重要的直播点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八座比三星堆古城更早的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找到了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源头,并以八座古城中发现最早的宝墩古城,为这一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宝墩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4500年前的宝墩遗址到三星堆、金沙,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二桥,它们组成了古蜀文明的脉络。而仅仅在2000余年的岁月中,古蜀文明便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落的全过程。目光西移,与同在北纬30度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相比,在世界范围内,古蜀文明是否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有何独特的魅力和创造力?把文明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才能客观地得到答案。外来民族入侵成都宝墩人曾靠不断迁徙来获得肥沃耕地与野兽,以维持原始生活。这种迁徙阻碍了文明的发展,长达800年之久。紧随宝墩之后的是三星堆文明。考古学上把三星堆分为…  相似文献   

4.
陇上巡礼     
《党的建设》2010,(5):23-23
成纪古城成纪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也是"飞将军"李广的故里。成纪古城遗址位于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刘河村南,与李店镇五方河村、王沟村交界处,总面积33.6万平方米,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60米。整个城址压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齐家文化的遗址上,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城内外及道旁河滩散布大量汉时期的板瓦、简瓦、瓦当、铺地砖和陶器碎  相似文献   

5.
河姆渡遗址七千年前的文化再现□范春梅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原始村落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北麓的姚江之滨一九七三年夏天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了这一总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达四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的遗址根据测定遗址第四...  相似文献   

6.
黔西南很远,无论是在时空上、山水上,还是文化上。从滇黔古海到猫猫洞古人类遗址,从夜郎故地到近代书院,在漫长的时间里,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在沧海桑田之中明明昧昧,闪烁着古远的智慧与美。  相似文献   

7.
正南一字城是钓鱼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进行南一字城西城门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段城墙遗存,并将其命名为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遗址。2012年3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出宋代城墙一段,长104.70米,宽5.15-14.15米,残高0.20-2.80米。城墙内外以大型条石构筑挡土墙,中部以粘土夹石块层层夯筑而成,清理城  相似文献   

8.
黄科 《理论建设》2018,(6):98-99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记。合肥是淮军故里,保护利用好近代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淮军文化遗产,建设淮军城市文化公园,对于丰富合肥人文内涵、提升合肥城市文明知名度、开发旅游资源、实现城市文化存储、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合肥虽历史悠久,但文化遗存不多。历史上,合肥素以“三国故里、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当前,在三国文化方面,已建成逍遥津公园和三国遗址公园两个城市文化公园,在包公廉政文化方面,已建成涵盖包公祠、清风阁和包公墓园的包河文化公园景区,唯独有关淮军的历史文化一直是空白,丰富的淮军文化资源没有被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9.
乔柏梁  刘生文 《奋斗》2020,(4):74-75
黑龙江地区早在6000年前,就有了北方先民生产生活的足迹。分布于黑龙江省东部兴凯湖一带的“新开流文化”,就是典型的北方先民肃慎人的生活遗存。新开流文化遗址与兴凯湖博物馆为人们详细展示了黑龙江流域的这段历史文明。新开流文化遗址发现于1972年,当年在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湖岗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精美陶器、骨器和牙器,以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富有 《实践》2009,(5):52-53
近年来,元上都遗址的申遗工作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历史遗址的文化保护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地方提高知名度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问题;上都遗址是元代文化的象征和集中表现,当然也是那个时代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凝聚;并且,鉴于元代一度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陆的帝国,上都文化更带有当时世界文化交融的特性.所以,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其实更是一个涉及元上都文化历史定位和现实价值认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勇 《红岩春秋》2014,(1):F0003-F0003
正余家坝遗址位于开县渠口镇钦云村(原云安村)。1992年,调查确认其为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遗址周围群山环绕,长江支流彭溪河从西北向东南沿遗址台地前沿穿过。遗址南北长410米,东西宽170米,分布面积约50000平方米,由数个小山包及平坝梯田组成。余家坝遗址以墓葬为主,整体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前后共计发掘130余座竖穴土坑墓。墓葬多有木质葬具,是继涪陵小田溪墓群之后,又一处级别较高的  相似文献   

12.
<正>巴渝地处崇山峻岭,揽大江大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着无数穿透历史嬗变和岁月兴衰的传奇。曾几何时,以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命名的大溪文化,建造了距今6000余年的东亚年代最早的古城,开中国文明进程之先河,堪称长江文明之母。这个逐渐远去并以稻作、城壕、彩陶等闻名于世的古老文化,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7,(12)
安顺市历史悠久,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中国古代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关岭"红崖天书"世称"千古之谜",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明代军事遗存屯堡文化村  相似文献   

14.
正海丰镇遗址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东25公里,分布在羊二庄回族镇海丰镇村南至杨庄村之间,南北约1200米,东西约1900米,面积超过228万平方米,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所在为——中间高四周渐低的台地,其中心最高处为——东西向土岗,高出周围地表3米左右。为1986年黄骅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现遗址地表砖、瓦、瓷片随处可见,主要区域的文化层厚2—4米,时代延续特征明显,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古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河湟地区地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河及大通河三河流域的广阔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丰富的史前文明遗址。据考古发现,河湟地区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河湟地区就出现了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等较为发达的原始文明。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  相似文献   

16.
大溪文化是广泛分布于两湖地区、重庆东部的一种远古原始文化,处于距今约6800-5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址有4处,其中巫山县大溪遗址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是最早发现的大溪文化典型遗址。  相似文献   

17.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部,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灵武水洞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远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宁夏南北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南部著名的有隆德县风岭和固原店河等地的"齐家文化"遗址等。从殷商到周,北方游牧民族土方  相似文献   

18.
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属于一处重要的史前居住址.以往的考古发现显示黄河流域古代文化发达,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而兴隆洼大型聚落遗址的发现,表明中原以外地区也同样存在着发达的早期文化,从而为中国文明多中心起源的观点增加了新论据. 兴隆洼遗址年代距今8000~7300年,持续了700多年的居住时间.兴隆洼的聚落形式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它的黄金时期曾经营造了极具代表性的村落.  相似文献   

19.
贵州已跻身于国内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省区之一。显示出“史前文化”的辉煌——观音洞遗址以其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引人注目,在全国与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鼎足而立;1981年普定穿洞出土骨角器千余件。引起国内外震惊,被中科院专家们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盘县大洞旧石器遗址无论在规模、文化堆积物年代、考古材料的品种数量方面,都可以与北京周口店媲美……  相似文献   

20.
正1995年,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了一件陶埙,这是我省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埙。它与曾轰动全国的宗日舞蹈彩陶盆一样,见证了五千年前青海高原先民拥有的文明高度。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依山傍水,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黄河上游的一片富庶之地: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远古文化类型,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宗日文化。陶埙是宗日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在音乐诞生的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