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幸福感"渐渐成为衡量群众生活质量的流行语,也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张店区是淄博市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比较发达。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新一届区委提出的建设"幸福张店"的任务,积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支持政府不断强化民生导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努力推动"幸福张店"建设。幸福张店收入为先  相似文献   

2.
回答幸福“从何而来、如何提升”问题,是厘清人民幸福生成逻辑,把握幸福发展规律,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落实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造福”使命的理论前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现实生活是人民幸福的发生场域,满足需要是人民幸福感的产生前提,劳动则是满足需要的实践基础和实现幸福的保障条件。因此,为民造福需把握实现人民幸福的基础向度、成就向度和保障向度,立足现实生活,持续改善民生,提升满足能力,循序满足需要,优化劳动环境,创造美好生活,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提升为民造福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群众声音     
《群众》2011,(7):1-1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即便同一个人,对幸福的感悟也会随时随地随景发生变化。因此,居民幸福感的满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居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时候,通过访贫问苦、扶危助困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但实际上,如今科教创新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大都比较丰富,物质需求的问题并不突出,于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变得强烈,需求层次也提升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社工委书记魏欣  相似文献   

4.
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众多,就和谐社会建设而言,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成员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程度。主观生活质量研究认为,所谓好的社会,应该能够向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大程度的幸福,即当其它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具有较高幸福感(SWB)的社会。本文通过对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即需求满足维度、相对标准维度、目标维度和文化维度的介绍,探讨社会幸福感形成的过程,以及和谐社会下影响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然而,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地方群众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形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当前,我省正面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所谓“率先”不仅是发展数据的率先,更重要的是群众感知幸福程...  相似文献   

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指数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定义。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机构必须将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作为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的重要着眼点。与此同时,因为主观幸福感具有适应性特征,所以还必须努力克服盲目追求幸福指数指标所带来的政策异化和扭曲。  相似文献   

7.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幸福的理由,幸福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每个人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真实考量。在这次助建敬老院的行动中,人大代表们的幸福感则是来自于“我能尽我所能做些事”。  相似文献   

8.
吕斐宜 《学习与实践》2012,(10):126-130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文化建设日显重要。休闲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认识到休闲对于个体幸福的重要性。当今时代,应该以休闲文化促幸福感提升,通过增强公民休闲意识、培养公民健康休闲能力、保障公民休闲权利、丰富休闲文化产品、壮大休闲产业规模等举措,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倡导休闲文化新方式,进而提升社会休闲文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醒世漫画     
程远 《群众》2008,(3):79-79
曾经,幸福还只是人们的一种渴望,或只是个体内心的一种感受。可当今,“幸福”和“幸福感”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不仅涉及“幸福感指数”的调查越来越多。而且如何看待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感也不时引发人们的热议。前不久。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比出炉,其结果尽管见仁见智,但是,诸城市都以各自的魅力诠释了幸福。与此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幸福”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0.
杨华 《岭南学刊》2013,(1):47-51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2011年10月9日颁发的《幸福广东指标体系》,从生活质量与社会环境、精神生活与个人发展、归属感与心理和谐三方面分析影响深圳市公务员幸福感的因素,调查数据表明,提升幸福感也是包括公务员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一种体验。幸福指数,即人们对工作、生活和环境等体验和感觉的一种评估的函值。对基层官兵而言.幸福感就是对军营生活环境的满足、工作岗位的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官兵幸福指数的高低.与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单位风气息息相关。官兵幸福感的强弱以及幸福指数的高低,对融洽内部关系、促进各项任务完成、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建设与国民幸福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杨永志 《前沿》2012,(3):187-190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现了国民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现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从文化领域为我们展现了提升国民幸福的新视野。通过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国民幸福提升的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以文化建设促进国民幸福提升的具体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3,(7):93-94
吕斐宜在《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0期撰文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文化建设日显重要。休闲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认识到休闲对于个体幸福的重要性。当今时代,应该以休闲文化促幸福感提升,通过增强公民休闲意识、培养公民健康休闲能力、保障公民休闲权利、丰富休闲文化产品、壮大休闲产业规模等举措,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倡导休闲文化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如何缩小"幸福差距",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是实现浙江民众幸福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幸福感的现实内涵,认为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是包含了物质幸福感、精神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这三方面幸福感的统一整体,并从个人与社会、相对与绝对、主观与客观这三对关系出发,对幸福感的性质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最能影响浙江省民众幸福感的三大关键原因,并在现实图景描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升浙江省民众幸福感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15.
罗永双 《当代广西》2013,(17):41-41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幸福中国的重要主体。一个有持续健康发展眼光的企业,毫无疑问要千方百计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幸福感,员工对企业认可和在企业中感到幸福,企业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动力。强化幸福管理幸福感是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核心需要,每个员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企业要把"幸福"作为企业文化概念融入内部管理之中。"幸福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发员工的幸福感和提升工作幸福指数为切入点,构建起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与经济管理的有机融合,必然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营造幸福氛围,培育幸福文化,开发幸福之光。  相似文献   

16.
张鹤鸣 《群众》2012,(9):83-83
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与之对应,广大农民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农村社区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社区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对生活幸福感的认同程度。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建设不科学、服务网络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充足、服务水平不够高等。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农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幸福,作为一种个人感受,可以有许多的维度去衡量。而人生活在社会当中,每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谈论幸福不可能脱离环境状态、发展阶段。由此概括说来,幸福感有两个影响因子。一是宏观的社会发展水平,二是个人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奋斗目标。幸福指数已经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民生指标。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半边天"的角色,随着社会转型和竞争压力的增大,提升女性幸福感面临新挑战。一、福建省女性工作生活幸福感现状  相似文献   

19.
幸福感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有关幸福感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已成为幸福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随着中国国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基于西方积极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幸福感研究,对于提升中国公民幸福感、社会和谐程度,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斯日古楞 《前沿》2009,(1):194-196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原本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但是教师为何还会不同程度地产生职业倦怠呢?什么导致了教师幸福感的缺失,又怎样唤起教师的幸福感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学校文化,它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来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