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关系的历史主要是民主政治推进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而权利是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与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动力。虽然在国际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主政治的推进与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并不是总保持一致、均衡发展,但究其本源,各国都是以权利为本位来实践着本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中突显出一种特别引人关注的国际社会现象,即围绕着有关民族的、表现为各种形态的地区争端、冲突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随着历史的继续演进,这些地区冲突有着进一步加剧之趋势。而各种民族问题又以跨界民族所产生的问题最多、最为突出。因此,研究跨界民族的政治心理及其各方面影响因素对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解决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平 《中国法律》2008,(2):10-11,62-65
"民族"一词常在两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一种用法是把"民族"与一个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民族国家的人民概念等同,如中华民族等用法;另一种用法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本文所谓的"民族法制"是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民族概念的,是指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中处理内部各民族关系的法律制度及其动态的运作体制。综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基于中国的实际创造的,因而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成就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民族法制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程璇 《法制与经济》2010,(2):136-137
科技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各国的科技实力地位不断变化,从而促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科技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本文从科技发展对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阐明了科技能够影响国际格局的原因,描述了科技对两极格局影响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具体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翟东堂 《法学杂志》2012,33(9):115-119
法律救济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的主要动因是权力滥用、权利冲突、权利滥用,其主要救济方法包括民事救济、行政救济、刑事救济、宪法救济等。目前我国在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有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完善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权利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权利是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宪章,国际条约,国际宣言以不同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所要享受的权利。我国作为签署公约国家,在宪法上也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权利。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今国际社会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主要范围和我国宪法上规定的少数民族权力保护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1949年《共同纲领》始,我国已形成了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法律体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中国的奠基历程,在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方面,做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价值基础,在于社会主义这一新中国立国宗旨;而在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实践方面,则呈现出整体性制度建构、权利保护内容全面、将保护视为国家责任、注重权利保护实效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试析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如何定性,是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实现程度。各种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总体上说,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是基本权利、特别权利、积极权利、公法权利,是集体权利和个人权利的统一,而民族经济自治权属于集体权利,从权利归属主体上看,其是消极权利,民族经济平等权同时具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蒋继伟 《法制与社会》2011,(35):108-110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实现问题。建国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运用学理上的角度来分析少数民族经济权利内涵、性质及法律保护,探讨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以期对我国以后在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政策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开发利用中常出现大量侵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权利主体、伤害民族情感的事情。对此问题,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民族地区政府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法定代表。应当充分利用政府行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立法.同时采取行政措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而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1.
少数人权利是国际人权公约保障的最为重要的原始权利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少数人,国际社会仍然存有很大争议,这一现状将不利于对少数人权利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少数人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以期界定少数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文明、文化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文化作为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体现其个性与魅力、理想与价值观、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等,构成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相似文献   

13.
罪犯权利的实现存在着差序格局,即罪犯权利的实现滞后于普通公民;罪犯不同种类权利的法律化及其实现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的;权利实现在不同的罪犯身上有不同的形态。罪犯权利的科学定位是权利实现的前提,法治的健全和政府的帮助是罪犯权利实现的必要条件;互动处遇的推行为罪犯权利实现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  相似文献   

14.
科技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各国的科技实力地位不断变化,从而促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科技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本文从科技发展对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阐明了科技能够影响国际格局的原因,描述了科技对两极格局影响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具体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申卫星 《政法论坛》2022,(3):89-102
作为计算法学的秩序概念,隐私、信息与数据具有体系构造与规范适用的双重意义。然而,三者在当下的权利话语中处于混乱无序的状况,由此引发了法律规制难题。为此,必须在严格区分权利客体与权利本身的基础上,先对隐私、信息、数据在权利客体面向进行有序呈现,再在三者之上构造个人权利体系的差序格局。具体而言,隐私、信息、与数据分别处于事实层、描述/内容层和符号层,三者之上分别成立以消极防御为内容且保护相对严格的隐私权、兼具消极防御的保护与积极利用的信息人格权和数据所有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属于人格权,位阶上高于作为财产权的个人数据所有权。这种数字时代个人权利的差序格局不仅可以为数字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能够完善和充实计算法学的基本范畴并推动其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古代,国际关系中就出现均势局面和均势外交。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状态和均势原则受到了普遍重视。到本世纪,随着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均势概念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具体了解了均势的作用之后,会使我们相信均势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美伊关系问题,它对当代国际关系以及全球战略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本文应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对伊朗核问题进行了全新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8.
占有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有概念与物权制度密不可分。尽管占有的概念充满歧义 ,但在各国民法中 ,占有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占有制度的发展 ,反映了占有与所有权分离的历史过程 ,到现代 ,占有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利 ,在对物的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占有具有三大功能 :权利推定功能、权利取得功能、权利保护功能。占有的权利保护功能表明占有已脱离本权而成为一项独立的权利。中国应该构建所有权、占有与占有权、他物权三权鼎立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19.
权利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与个人主义观念的兴起紧密相关。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中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权利概念。斯多亚哲学和基督教理论中所蕴含的个人主义观念还不足以导致权利概念的出现。十二世纪出现了世俗个人主义和权利概念的萌芽。十四世纪出现了对拉丁文ius的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双重理解。四个世纪之后,康德的哲学理论为上述理解提供了完美的说明。当世俗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成为权利概念的理论基础的时候,也就是现代权利概念诞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通论非洲国家有许多是小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并且经常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在这一限度内,它们作为民族国家对有关主权的各种权利和特权的公认资格(包括国际法律秩序中的成员资格在内),削弱了传统法律所理解的国家地位的概念。在国家继承问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