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宁安市某养鹅户饲养鹅 2 5 6只 ,饲养至 41日龄时开始发病 ,3d内死亡 47只 ,死亡率为 18.4% ,经实验室诊断为幼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萎靡 ,羽毛蓬松 ,闭目嗜睡 ,常缩颈蹲伏于地 ,食欲废绝 ;口、鼻流粘液 ,呼吸困难 ;下痢、排灰绿色稀便并混有粘液 ;症状出现后 1— 3d抽搐死亡。剖检变化 气管粘膜充血、条状出血 ;肺暗红色 ,有粟粒大出血点 ;心内、外膜有针尖大至粟粒大出血点 ;肝、脾肿胀 ;肾充血、出血 ;胃、肠粘膜充血和出血 ,有大量粘液 ;肠道呈出血性炎症病变。实验室检验 镜检 :取肝、心血病料抹片 ,革…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乡后渔村某村民饲养水貂 176只 ,1999年 7月 16日发病 ,3d内陆续死亡 11只 ,死亡率为 6 .2 5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渴欲增高 ;鼻流粘液、呼吸困难 ;体温 41.0~ 41.5℃ ;下痢、排出灰绿色稀便、常混有血液 ,在痉挛发作后死亡。病理变化 肋膜、心内膜、心肌有针尖大至粟粒大出血点 ;肺暗红色、有粟粒大出血点 ,肺门淋巴结肿胀、出血、切面多汁 ;气管粘膜充血、条状出血 ;肝、脾肿胀 ;肾充血、皮质部有针尖大出血 ;胃粘膜点状出血 ,有大量粘液 ;肠道呈出血性炎症病变。实验室检查 镜检 :取病死貂肝、心血作…  相似文献   

3.
1991年9月至10月,汝南县城关狼犬爆发流行胃肠炎。共有狼犬1238只,发病722只,发病率为58.3%,经采取综合措施,治疗672例,痊愈565例,总有效率为90.6%。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在发病的672只狼犬中,1~3月龄的471只,占70.1%,4~6月龄的160只,占23.8%,7月龄以上的占6.1%。从病型看,可分为慢性型、亚急性型和急性型。①慢性型病犬发病缓慢,病程中患犬精神尚好,但可见食欲减少或不食,偶有呕吐白色带泡沫的粘液,大便呈糊状或呈暗黄色稀便,潜血试验阳性。小便淡黄,结膜潮红。体温39℃~39.5℃,脉搏125~135次/分钟,呼吸20~25次/分钟,持续4~5天。②亚急性型,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临夏市某养狐场饲养蓝狐、银狐和雪狐 3 15只 (其中185日龄以下仔狐 194只 ) ,均生长发育良好 ,1999年 8月 2 5日因饲喂变质的羊下水而突然发病。发病情况 该养狐场从屠宰场购进两袋羊下水 ,纤维袋未解开即堆放于墙脚 ,第 2d上午 10时左右 ,除肝生喂外 ,其余下水与玉米面等均匀搅拌煮熟后饲喂 ,下午 5时左右仔狐相继发病 ,至晚 8时已有 5只死亡。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 ,呕吐 ,流涎 ,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 ,体温升高 1.0~ 1.5℃ ,粪便稀软或有血便 ;心律不齐 ,严重者卧地不起、昏睡 ,对外界反应迟钝 ,甚至出现肌肉麻痹 ,最后昏迷…  相似文献   

5.
石膏样毛癣菌病是由石膏粉末样毛癣菌(Trichophyton gypseum)所引起,由于其侵入长毛兔皮肤后,被侵部位病变呈圆形结痂,故又称金钱癣(ringworm)。它是长毛兔生产的大敌之一。 (一)发病情况 某兔场自1984年下半年,就有个别兔发病,1985年9~10月为发病高潮。当时全场约有兔1600只,发病700只,发病率达43.12%,其中成年兔患病380只,约占成年兔的30%,且多见于哺乳母兔;1~4月龄的幼兔330只,约占幼兔的90%;而1~2月龄的仔兔几乎100%发病,死亡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6.
海豹创伤性胃炎死亡一例海豹创伤性胃炎死亡一例某动物园的一只雄性海豹,出现消化不良,逐渐消瘦,经治疗无效而死。剖检确诊为创伤性胃炎。发病情况发病初期该海豹食欲降低,食量减少;弓背缩腹,腹部触诊有疼痛反应;进食后出现呕吐动作,但多数情况下仅吐出少量粘液,...  相似文献   

7.
发病情况 宁安市宁安镇向阳村魏某饲养的 14 68只 4~ 5月龄美洲天鹅 (也称德国旱鸳鸯 )陆续发病 ,有的呈急性经过 ,不现症状即很快死亡 ;有的病鹅精神萎靡 ,羽毛蓬乱 ,两翅下垂 ,食欲减退或废绝 ,渴欲增加 ,冠、肉髯呈红色或紫红色 ,口、鼻流粘液 ,呼吸急促或张口喘气 ,排出白色或绿色稀便。 5d内共死亡2 79只。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者眼观无异常 ,或仅见心包腔少量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 ;病程长者心外膜有广泛性点状出血 ,肺有暗红色实变区 ,肝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 ,十二指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鹅心、肝、脾病…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秋 ,鹿场幼熊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细菌检验 ,确诊为幼熊细菌性胃肠炎。流行情况  1999年 9月至 11月 ,我场当年生 8— 9月龄幼熊 66只 ,先后发病 3 0只 ,发病率为 45 % ,11月 8日死亡 1只。发病幼熊粪稀薄 ,粪便中混有腥臭的黑黄色或粉红色粘液。发病幼熊活动量减少 ,精神萎靡 ,常常蜷缩成团睡觉或静卧 ,食量逐渐减少甚至废绝。临床诊断 发病幼熊多挤在一堆 ,被毛耸立、精神不振、厌食、喜卧 ,个别熊怕冷、发抖 ;病幼熊表现消化不良 ,普遍发生腹泻 ,病情严重者排油状血便 ;消瘦 ,体温…  相似文献   

9.
1991年8月份山东省某种鸡场4233套38周龄AA父母代种鸡发病、大批死亡持续3周,发病率为100%,致死率为68%,经综合诊断,确诊为喹乙醇中毒。 (一)发病经过 1991年8月7日以前鸡群产蛋、食料正常,有个别鸡只突然死亡,怀疑急性鸡霍乱,随投服喹乙醇(有效含量为98%)。由于工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1月下旬,重庆动物园从云南省某地购入亚洲象4只,12月中旬开始发病,其中一只大公象出现血便,拉稀。寄生虫检查,在大公象粪便内发现大量有端刺的血吸虫卵,并用吡喹酮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一)临床症状 亚洲象,雄性,6岁,体重约1200公斤。该象来重庆动物园后,于12月11日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大便次数紊乱,粪稀,有血便。皮温不匀,舌质色淡,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本院实验动物科动物室为药理教研室饲养做亚急性毒理实验的200只Wistar大鼠群中检查发现有50只发生眼病。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2日,通常发病后3~4日,症状达到高潮。多数双眼发病,而略有先后。患鼠病初患眼羞明、流泪,眼结膜肿胀,两眼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多呈浆液性,随后转为粘液浓性,常使上下眼睑封闭,影响采食与饮水。3~5日后出现眼角膜溃疡或混浊。波及全眼球时,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10月 2日 ,牡丹江市兴隆镇某蓝狐养殖场饲养的蓝狐开始发病 ,病狐 12只 ,发病率为 3 4 .3 % ;3d内死亡 5只 ,死亡率 14 .3 %。调查显示 ,发病狐无年龄、性别差异 ,其中以幼狐症状较重、死亡率较高 ;该户主对全群蓝狐均未进行任何疫苗免疫 ,饲养条件一般。1 临床症状病狐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渴欲增强 ;病初体温为3 9 .5— 40 .0℃ ;病狐呕吐 ,呕吐物为粘液状、呈黄绿色。病狐发病 1d后开始腹泻 ,粪便呈稀糊状 ;2d后粪便呈番茄酱样的血便 ,有腥臭味 ;至后期病狐全身迅速脱水 ,皮肤弹性降低 ,眼球凹陷 ,体重减轻 ,常由…  相似文献   

13.
雏鸡疝痛罕见。笔者目睹一群共31只30日龄来杭雏鸡,于暴饮冷水后约10分钟,先后有24只发病,死亡13只。从发病到死亡约10分钟,未死亡的一小时内症状自行消失。发病时雏鸡鸣叫,突然出现前冲或后退,步态踉跄等运动失调症状。几乎所有雏鸡都出现了两腿前伸、尾部坐地、头向后仰的姿势,犹如马属动  相似文献   

14.
我市二·一九公园动物园共饲养孔雀13只,其中雄性6只,雌性7只。于1987年5~10月先后有3只孔雀发病,全部死亡,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组织滴虫检查,确诊为孔雀组织滴虫病。现将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 患病孔雀初期体温40~42℃,精神萎顿,缩颈呆立,闭目嗜睡,行动迟缓,羽毛蓬乱,两翅下垂,食欲减退,饮欲减少,排出硫磺色或淡绿色稀便,有时排出带气泡粪便。后期表现消瘦,衰竭,食、饮欲废绝,头部郁血,精神高度沉郁,卧地不起,体温降至27~39℃,口吐白色粘液,排出水样粪便,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感冒通是由双氯灭痛、人工牛黄、扑尔敏及其他药物配制而成的抗感冒药,但鸡对该药特敏感,雏鸡口服微量即可引起中毒死亡。笔者遇两起艾维茵鸡感冒通中毒病例,报告如下。病例1:某养鸡户的8日龄艾维茵肉鸡98只,生长良好。因见鸡群中有几只鸡出现流鼻现象,认为该群鸡患感冒。用感冒通治疗,以6片研为细末,混于2kg饲料中喂鸡。2小时后,鸡只全部出现中毒症状,死亡78只。病例2:某养鸡户的5月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280只(体重约2.5kg)中,因发现2只鸡精神不振,流泪,鼻流少量粘液,有时拉黄白色稀便,视为感冒。用感冒通120片,安乃近100…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绝大多数羊群均感染有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经调查前者染感率为10%~84%(平均43.9%),后者为8%~92%(平均33.5%)。以感染比较严重的突泉双城水库羊队的放牧地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山区此二吸虫的贝类宿主是枝小丽螺(Canesella virgo)。山上采获的蜗牛不多,胰阔盘吸虫感染率为6.18%,中华双腔吸虫为11.29%。山下草场蜗牛密度大,它们感染分别为2.8%和6.03%。胰阔盘吸虫昆虫宿主中华草螽(Conocephalus chinensis)主要捕获于山下草场,感染率为5.26%;中华双腔吸虫的昆虫宿主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山上的1965只蚂蚁中检出144粒本吸虫囊蚴,山下草场397只蚂蚁中检出4751粒本吸虫囊蚴。  相似文献   

17.
发病情况 1988年11月,某饲养场1只花面狸发生腹泻,曾用土霉素治疗,以后发生便秘。11月5日发生直肠脱出。其症状:活动减少,常卷缩睡觉,呼吸浅表,捕捉时反应较迟钝,用手将尾巴提起,发现直肠翻出肛门外约8cm。脱出肠段呈圆筒状,粘膜呈暗红色,部分坏死,呈灰白色,大便带有粘液及少量的血。诊断为单纯性直肠脱出。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V4克隆株弱毒苗拌料喂产蛋鸡的效果观察发病情况及症状我市某种鸡场有鸡约1万只,1996年8月31日送病死鸡到我站检验。据介绍该批鸡为280日龄,正处产蛋高峰期,最后一次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已有160d。发病后的初期症状为排绿色粪便,继而排绿色稀便,...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元月,成都动物园从四川凉山州金阳县收购短尾猴(M·S·thibetana MilneEdwards)38只,在观察室隔离观察期间发病,3~5天后死亡14只,30天后又死亡2只。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寄生虫学检查,确诊为针形结节虫(Oesophagostomum aculeatum linstow 1879)病。驱虫治疗后康复。 (一)临床症状及尸体剖检 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渴、腹泻,粪便带粘液。后期食欲废绝,稀便呈暗红色。尸体解剖,见小肠严重充血,结肠和盲肠粘膜层有许多水泡样暗红色结节,结节内充满黑红色粘稠液体,并卷曲一条乳白色线虫。用反复沉淀法检查肠内容物,未发现寄生虫。其它器官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蝎子,中药名全蝎,属节 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 蝎科。蝎子种类很多,在我国 约有15种,主要是东亚钳蝎。目前,养蝎业发展很快,人工养殖蝎子数量之大,是空前的,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常发生如下几种病害。 (一)蝎黑腹病 又称黑肚病,是因蝎食用腐败变质的饲料和饮用污秽水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发病早期病蝎前腹部发胀呈黑色,活动减少或停止出巢,食欲减退或不食,继而前腹部出现黑色溃疡性病灶,用手轻轻挤压即有黑色粘液或象污泥一样的东西流出。病程较短,死亡率很高,尸体液化发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