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财务还农民一个明白梁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管好用活集体资金,对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农民致富达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中,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农村经济改革成败的标志,是保持农村稳定的关键。一、北京郊区农民收入现状 “九五”期间,京郊的改革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原则,在不断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加大了对农民家庭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农民家庭经营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直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据郊区农…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农村生产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资源匮乏的根本原因,而城乡分割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因此,要突破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瓶颈就必须改革财政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农村公共物品资源的投入力度;创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让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4.
新疆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长期不变的体制背景下,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发展现代农业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童芽 《求实》2004,(6):63-65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思路是 :1.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村经济 ,通过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 .用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思路经营农业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用城镇化发展启活农村经济 ,通过减少农民总量增加农民收入。 4 .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 ,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 5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6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通过减负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即将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答: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注意保障农民利益,在农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农产品价格和购销政策,改善农村分配关系,采取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和发展了农村好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从农村工业化到城乡统筹发展:浙江农村改革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工业化起步的浙江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前30年的改革给予了农民自由发展的权力,今后浙江省将重点围绕农民的平等发展、全面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理念倡导者、体制维护者和问题纠正者。针对公社运转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在肯定公社基本体制的前提下,不断对公社具体制度进行调整,形成以《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框架。这些调整对取消平均主义、稳定农村秩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种种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总结毛泽东对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及其经验,对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一个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民这个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质量和供给方式必须符合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否则会导致供给的低效甚至负效应。为此,必须探讨影响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因素,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地方政府应着重在公共服务的回应体制、评价体制、监管体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责任纠错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适应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1):17-17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农村改革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30年的历程中,农村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经营体制。自1978年开始,首先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在农村调研时感到,尽管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些实效,但与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广大农民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引发一些思考,在此作一些浅析。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一个地处内陆高原山区的农业省,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现实制约了全省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的贫乏,造成许多农民素质低下,致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步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动力和智力。如何从我省实际出发,抓好农村文化工作,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出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工作的重点,也是文化工作如何进一步服务于和服从于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制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明确指出了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探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进一步解放农民思想,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王慧 《唯实》2000,(1):15-18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对于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新事物,保护和促进它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 90年代以来,农村改革进入自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推进农产品购销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推进股份合作制,解决乡村两级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不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这些重要论断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因此,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现行体制下,非常有必要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问题深入进行研究,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意义最大、影响最深、实效最好的就是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农村党支部处于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一些农村党支部的干部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在农村经济、政治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觉得困惑,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工作。农村实行分散经营后,从生产到销售农民有了自主权。农民对党支部和村干部的依赖性减弱了。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仍未掌握行之有效的工…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围绕扶持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包括: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证农产品收购资金,减轻农民负担,改革粮棉购销体制,提高粮棉收购价格,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国家储备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扶持粮棉主产区发展经济,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符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次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只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在第一轮上地承包即将到期之前,中央就明确宣布,土地承包期再…  相似文献   

20.
郑文 《支部生活》2006,(11):17-17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住“六个关键”:一是推进产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牛产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基础设施搞不好,农村面貌变不了。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要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潜力。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