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瞭望》2007,(3)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中国GDP增长将达9.6%。世界银行2006年底预测,全球经济增长2007年将放缓至3.2%,2008年可能恢复至3.5%。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将有所降温,增长率为2.1%,但2008年则会回升至3%。日本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4%和2.5%,欧元区则将维持在1.9%左右。  相似文献   

2.
经济形势看好 克林顿政府把“重振”美国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近两年来,其短期经济计划虽在执政头一年就夭折,但其长期经济计划经与国会妥协后却得以最终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美国整体经济形势已明显好转。表现在:生产从缓慢复苏转向较高速度的增长。1993年美国经济增长3.1%,今年头3个季度增长年率分别为3.3%、4.1%和3.4%,预计全年将增长约3.7%。显然,这比90年代前3年年均增长不到1%要好得多。工业生产也连续10多个月上升,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已达84%以上,为过去10年来的最高点。就业状况得到改善。过去两  相似文献   

3.
布什上台伊始,美国经济 “风云突变”,从克林顿执 政时期的长期繁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高达4%以上)转入增长的低潮,不少国际机构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低于20%,有人认为可能发生衰退。布什上任以来提出了减税等应对措施,可能有助于中长期经济增长,但对于阻止近期经济下滑可能是杯水车薪。 美国经济问题 及其症结所在 首先,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失业问题开始凸显。一些机构估计今年第1季度美国GDP增长率在0至0.7%之间。失业率从去年10月的3.9%升至今年3月的4.3%,近9个月…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6,(45)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三点: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依然存在。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2%,虽然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分别回落2.5个和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史敏 《瞭望》1988,(34)
今年以来西方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乎预料的良好势头。在匹兹堡出版的《美国经济评论》7月号说:“年初,我们预测在1988年中或晚些时候将开始出现新的衰退,显然估计错了。”国际经济机构纷纷调高了原先对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估计。如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原先估计其24个成员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25%,5月份将其调高到3%。 美国: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今年不会出现衰退,但预算赤字仍然庞大,通货膨胀明显抬头 美国经济情况之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尽管居民消费增长呆滞,第一季度的消费在去年第4季度下降2.5%的基础上增长了3.5%,估计  相似文献   

6.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的较高的水平上,其中农业增长3%,工业增长11.2%,第三产业增长7.4%。从需求方面分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均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运行态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出口增长14.7%。上述各项统计指标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上承接了去年的走势,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化。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经济这种运行态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未来中国经济形势会怎样?影响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当数美国经济的走向。自去年下半年始,美国经济在…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较去年已有所改观,危机总体趋向缓和,预计下半年将在此基础上走向复苏,但衰退的风险依然存在。上半年,全球经济走出谷底。199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约40%的经济体陷入衰退,除了美国经济维持较高增长率,其他多数国家经济都不同程度放慢。然而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已出现复苏迹象去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高达39%,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为4.5%,显示美国经济依然强劲十足。欧元区11国与欧盟15国199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与16%。特别是占整个欧元区产值1/3的德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  相似文献   

8.
1998年,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第八个年头,年增长率3.9%,为198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据商务部2月公布的调整统计数字表明,199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按年率计算,又高达6.1%。到去年12月份,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93个月,为历史上第二大增长期。进入1999年,从政府部门公布的几项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仍保持可喜的增长势头。此外,纽约股市仍保持增势,企业兼并浪潮欲罢不止。因此,有分析家认为,目前美国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周期、股市繁荣周期和企业兼并周期这三种周期的重叠之中。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曾出现过类似的周…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持续五六年的高增长速度,却并未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失业率达24年的最低水平。美林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斯但伯格指出:“美国当前完美的经济环境实在至为罕见。”这一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然而人们无法用传统的经济理论解释美国的繁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任·格林斯潘正式提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如下特点:1.持续但适度增长。80年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1984年增幅为最高,达6.8%;1987年最低为2.7%,二者成2.4与1之比。1991年后则…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Z1)
根据国外经验,消费占GDP的比重达50%以上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一些发达国家始终将扩大内需作为拉大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这里以美国为例,看扩大内需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内需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1/3。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90年代曾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连续经济增长。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连年保持4%以上的增长率。在多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1978年的3.74倍,平均年增9.2%。这一速度在世界经济史上处在什么地位?发展趋势如何?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处在什么水平?这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课题。一、超过英美达到的最高速度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实际达到的最高速度都比我国开放后速度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最高速度在1880年到1890年间,平均年增2.7%。美国最高速度在1900年到1910年间,平均年增57%。我国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改革开放等政策因素,重要的一条是后发效应。后发效应对速度有下列四方面影响。1、…  相似文献   

12.
厉畏 《团结》2009,(1):23-25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已向高端信贷市场蔓延.在全球掀起一场金融风暴.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中国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风险越来越大。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回落.2008年前十个月出口同比增长21.9%.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约4.6个百分点:GDP增长9.9%.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一半是受出口的影响。许多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为: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6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9%、2.2%、2.8%。IMF对2007年全年的预测结果分别为美国1.9%、日本2.O%、欧元区2.5%,2008年分别为美国1.9%、日本1.7%、欧元区2.1%;OECD的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7年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则分别是1.9%、2.4%、2.6%,2008年分别为2.1%、2.4%和2.7%;英国《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为2007年美国增长率为2.0%、日本2.0%、欧元区2.6%,2008年美国2.1%、日本为1.8%、欧元区为2.0%。  相似文献   

14.
戎殿新 《求知》2002,(1):20-23
一、预测指标屡屡调低。人们在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走势时,预测增长指标屡屡调高。对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情况则恰恰相反,增长指标被屡屡调低。最初,人们预计2001年增长3.4%至4.2%,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3.2%,9月份该组织预测为2.6%,11月中旬再次下调到2.4%。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5%即为衰退。可见全球经济形势之严峻。  相似文献   

15.
记者:面对全球性经济低迷,亚洲国家的经济是否比最初预期的更具活力呢?庄健:数字最有说服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2009年将达到3.9%,高于今年3月“展望”中预测的3.4%。亚行对2010年增长率的预期也由6.0%上调至6.4%。东亚及南亚地区更强劲的增长支持了这一预期。  相似文献   

16.
曾涤 《求知》2007,(9):44-46
本世纪初.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国家的GDP增速在6.0%以上。~2001年全球GDP之和312818亿美元。2005年达446316亿美元.四年增长42.7%。全球人口63.2亿.人均GDP达7062美元。其中西方七个经济大国仍保持较高的增速.拉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四年中美国由101714到144866亿美元,增长42.4%,与全球同步,仍然占全球GDP的32.5%;日本同期由42452~J46638亿美元,增长10.0%。是七国中经济增长最缓慢的国家.GDP由占全球的13.6%降到10.5%;德国由18739~2730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37)
美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2000年数字经济》年度报告,显示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一些最新情况 1、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的总产出中约占8.3%,尽管这一比例仍然低,但信息技术产业自1995年以来已经在美国经济的实际增长中占将近 1/3。 2、不断下降的信息技术产品价格(如计算机价格1995年至1997年每年平均下降26%)和几年来持续经济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投资。1995年至1999年,对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实际商业投资增长一倍以上。 3、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研发投资的主要来源。1994年至…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新经济的特征 (一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美国从 1991年 4月走出衰退以来,到 2000年 5月已保持了长达 110个月连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这个增长速度虽然不及中国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这是因为:第一、其基数大,按 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 1%的绝对值就是 846亿美元,增长 3%,即增加 2538亿美元,超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这一增长速度已突破了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临界点。按照传统的经典经济理论,高速度必然会导致高通胀。然而,尽管美…  相似文献   

19.
今年次季香港经济增长4.3%港府统计处11月4日公布的数字显示,1996年第二季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以实质计算,较1995年同期增长4.3%,而今年首季则增长了3.3%。经济分析员预测,199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会有4.7%的增长。在港本地生产总值的各主要组成部份中,次季转口贸易的实质增长为65%,第~季的增长则为7.5%;港产品出口随第一季下跌74%后,第二季下跌9%;进口增长放缓,由首季的5.2%放缓至次季的22%。8至10月港失业率为2.6%动态·信息据港府统计处11月18日发表的数字显示,1996年7月至9月扣除季节因素影响的失业率为26%…  相似文献   

20.
我日前曾代表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涨幅居高不下”。在这里,我还想补充通货膨胀的几点成因: 一、我国经济连续三年快速发展,而经济快速发展与高通货膨胀率几乎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通胀问题不可与美国简单类比,美国经济实力强,其经济成长超过2—3%时,政府就必须高度警惕了。中国属发展中国家,物价基数低,在经济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情况下,物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