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同步推进三化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实现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年全国‘两含’期间,李克强副总理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要求湖北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同步”、协调发展上为全国做示范。我理解,这是中央赋予湖北的又一项光荣任务,也是湖北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我觉得中央领导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3.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主线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化"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又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三化"同步实现中农业现代化是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是纽带。关键环节是着力破解城乡"二元"制度,需要破解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实施上、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上、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城乡社会管理上的二元制度。根本保障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津 《前线》2010,(12):37-38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  相似文献   

5.
陶善才 《江淮》2012,(7):27
"三化同步"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农民尽快平等地融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发展的公平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三化同步"需要把握三个关键。其一,始终坚持"三化"协同并进。"三化"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融、协调联动。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拉动力;而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则相对滞后,三者之间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不协调、不  相似文献   

6.
胥金普 《学习月刊》2012,(11):39-40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和副书记张昌尔。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第17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上提出:“要把监利县‘福娃模式’打造成全省龙头企业带动镇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同步发展的一面旗帜”;不久,湖北省委、省政府把监利县确定为全省10个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联系点之一。监利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顺势而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实现“五至七年大变化”的发展目标.抢抓“壮腰工程”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强力推进监利由农业大县向_丁业大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中心城镇向中等城市跨越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奇 《江淮》2012,(7):26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中央又作出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代表中央作的工作报告又提出"三化同步"的新理念,这三个提法,每个都较前一次有大的发展。实践表明,坚持"三化同步"就是要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要同时发展、同步发展、同样发展,唯此才能有效平衡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发展关系。这不光是一次重大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8.
"三化"统筹战略最早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即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  相似文献   

9.
徐飞 《奋斗》2009,(2):28-2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提出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可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柱。只有大力培育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产业发育,推进和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传统农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亟待破解的战略课题。"中鹤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土地流转、建设新型社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催生新型城镇化,"三化"之间环环相扣,工农一体、产城融合、互动共生、协同推进,为以粮食生产和加工为主的传统农区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城乡存在的问题统筹加以解决,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发展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省委书记孙政才在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三化’统筹,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用农业现代化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推进我省跨越发展,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于光军 《实践》2009,(2):18-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再次强调"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在具体要求上明确"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5.
车俊政委在兵团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军事素质,适应‘三化’建设特别是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这给我们对于加强团场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团场职工队伍的实际,如何更一进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以适应"三化"建设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竣的课题。一、团场职工队伍现状及原因(一)劳力严重短缺,职工队伍规模缩小。2000年以来,团场在岗职工在不断  相似文献   

16.
铜仁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用好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机遇,紧扣主基调、狠抓主战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和文化旅游业"一业振兴",促进信息化与"三化一业"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先试,着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全面小康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17.
叶翌萍 《支部生活》2009,(11):25-25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的一个新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明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1)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表现。在我国"三化"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存在着过于偏重工业化、城镇化改革滞后和农业现代化深层症结难以突破等问题。而"三化"的协调实现路径应该立足于提升"三化"水平,矫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构建"三化"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戴蓉 《江淮》2012,(7):24-25
崛起振兴风正劲,"三化"大潮涛声急。当前,我省"三化同步"发展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全省上下合力拼搏,只争朝夕,江淮大地青山绿水妖娆,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日新月异。"坚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三化同步"发展,符合安徽发展实际,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引领安徽向着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之路阔步前行。工业主导,加快新型工业化振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四川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大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我们必须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立足四川实际,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