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妃培训班     
日前,英国王室威廉王子和平民姑娘凯特的一场婚礼轰动全球。而报载,此前,为期一周的“王妃培动班”在英国伦敦一家酒店开课,小学员们在此学习成为王妃的相关礼仪。家长们表示,小女孩梦想当公主和王妃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影视播报     
《台声》2006,(11):92-93
《世贸中心》导演:奥立弗·斯通主演:尼古拉斯·凯奇迈克尔·佩纳玛吉·吉伦哈尔唐纳·墨菲2001年9月11日,位于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子大厦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两架航班猛然撞向两座高耸的大楼。爆炸、坍塌接踵而至,纽约市内所有的消防队员以及警察等都参与到这场惊天动地的大营救当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参与营救的人在如此严重且危机四伏的灾祸面前也时常变成了被救者。许多救险队员都被困在了轰然而降的废墟中。其中就包括纽约市港务局的两位警官约翰·迈克劳林(尼古拉斯·凯奇)和威廉·吉梅诺(迈克尔·佩纳)。身处…  相似文献   

3.
<正>5年前,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一场世纪婚礼,让北流陶瓷名声大震。婚宴上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瓷器,出自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三环)陶瓷艺术大师刘德新之手。刘德新,是广西三环工艺美术大师、北流市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是一位在陶艺研发路上追求极致与完美的追梦人。他带领团队年设计开发超过600个新品种,高峰时期,为公司创造年销售收入逾10亿元。一个个让人惊叹的作品背后,是28年时光的锤炼,更是匠人精神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美国一对夫妇近日在一堆垃圾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新郎达夫·哈特和新娘罗基·格拉哈姆在这一垃圾场相互交换了爱情信物。  相似文献   

5.
新片预告     
<正>《黄金时代》导演:谢加·凯普尔主演:凯特·布兰切特、杰弗里·拉什、克里夫·欧文《黄金时代》是曾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伊丽莎白女王》的续集。影片紧接着《伊丽莎白女王》没有讲完的史实,讲述这位女王带领英国走向世界霸主的过程。在她在位的45年间,英国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灿辉煌、军事欧洲无敌,被称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本片片名亦由此而来。主演《伊丽莎白女王》的凯特·布兰  相似文献   

6.
国外消费经济理论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伟  徐蒙生 《前沿》2002,(11):19-22
关于消费经济的理论研究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开始 ,此后 ,亚当·斯密、魁奈、西斯蒙第、庞巴维克、马歇尔、凡勃仑、凯恩斯以及当代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这些均为消费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节俭”理论十七世纪中期 ,经济学的鼻祖威廉·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最根本的命题 ,同时探讨了收入分配的问题 ,对剩余价值的实质作了猜测 ,从而为后来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在威廉·配第对社会生产过程的研究中 ,包括了他对消费问题的最初的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战时期,美国政府为了加紧备战,汇聚了大量人力智力资源,其中不乏富有创造力的聋哑人。譬如:克拉克聋校毕业生富阿德·杰万,在纽约州福特·乔治镇时,就捷足先登拿到了“水上飞机”专利权。他还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帮助一位名叫布莱尔·托的中尉驾驶员实现了重登蓝天的心愿。 1917年,聋人威廉·E·肖向  相似文献   

8.
王妃当厨娘     
《民主与法制》2011,(21):53-53
2011年7月2日,加拿大蒙特利尔,英国威廉王子夫妇到访加拿大,在一个厨师学校参观时,威廉和凯特穿上了厨师装,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卡姆·威廉在论述基督教神学时,较早提出了“自然法则”和“契约论”,这种概念形式对17世纪英国的思想家有着重大的影响。17世纪英国的思想家弥尔顿、霍布斯和洛克等人将其学说发展为近代西方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史哲学中的因果观念张践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哲学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于历史科学”,威廉·德雷说:“很少有什么理论问题能象这个问题那样烦扰历史学家了。”①沃尔什则说:“历史学的学生和教师,在历史的因果关系这个题目上往往是思想混乱的。”②威廉·...  相似文献   

11.
骷髅会揭秘     
<正> 约翰·克里已经获得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将在11月与布什角逐2004年总统竞选。这一次总统选举如果与往届选举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两个候选人都是耶鲁大学秘密社团骷髅会的成员。当初萨达姆称布什为“魔鬼”,可以说是歪打正着,一语道破天机,骷髅会就是因其坟墓与骷髅的形象而为人所知。从耶鲁起步 19世纪30年代初期,耶鲁大学一个叫威廉·H·罗素的学生曾在毕业之前到德国去学习了一年。罗素出生富豪,其家族拥有一个从事为人不齿行业的大型商业机构:号称鸦片帝国的罗素公司。他是耶鲁  相似文献   

12.
《友声》2002,(1)
200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访华的美国摩根大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哈里森一行。  相似文献   

13.
影视播报     
《台声》2006,(10):92-93
《加勒比海盗2:亡灵宝藏》导演:戈尔·沃宾斯基主演:强尼·德普奥兰多·布鲁姆凯拉·奈特莉尼奥梅·哈里斯在夺回了自己心爱的“黑珍珠”号以及摆平了被诅咒的巴博萨船长之后,迷人的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并未就此过上风平浪静的逍遥日子,这次他又迎来了一个更为离奇的敌人——传说中的不死人大卫·琼斯(比尔·奈伊)!这个在大洋深处都令人人闻风丧胆的魔鬼,将驾驶他的“飞翔荷兰人”号乘风破浪而来,向杰克船长讨还一笔血债,如果杰克想不出奇招逃过此劫,恐怕将要面对生生世世被奴役和诅咒的命运!另外,已经与杰克分道扬镳且正忙着举办婚礼的…  相似文献   

14.
康普生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位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者但同时又是最因袭传统的伦理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喧哗与骚动》将基督教伦理的"爱"、"信"主德纳入小说创造,通过对康普生家族成员"爱"的缺乏和"信"的丧失的刻画揭示了这个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之间的渊源,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在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成立时间:1867年首届总理:亚历山大·麦肯齐现任领袖:比尔·格雷厄姆历史沿革:该党前身是由路易斯·约瑟夫领导的“改革派”。1874年自由党首次上台执政。1919年威廉·来昂·麦肯齐·金当选为该党领袖,出任加拿大总理达22年。1990年让·克雷蒂安当选为该党领袖。1993年,该党在大选中获胜,成为联邦政党,赢得众议院177个席位。2003年保罗·马丁出任总理。2005年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了保守党提出的对政府不信任案,以马丁为总理的自由党政府被迫下台。政策倾向:该党代表工业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并兼顾中、小企业利益。宣称每个人的尊严是民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依赖于知识积累与更新,知识管理开始作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而悄然兴起。"知识型"企业崛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企业开始迎来新的变革。美国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威廉·哈拉尔曾在《未来学家》杂志上撰文预言,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美国很可能出现"知识型"经济,一代懂得在网络等高技术条件下组织生产的知识型企业家亦将随之崛起。这一趋势将促使企业发生重大变化。首先,知识型人员…  相似文献   

17.
<正> “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早在188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对国会的政治立场》一文中,就使用过这个概念。他说:“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主社会主义“力求为社会争取一个民主国家,以便在社会主义原则上组织社会。”他的名言是:“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臆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可见,威廉·李卜克内西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它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一场暴乱的始末[美国]威廉·塔克梁庆春译1992年7月3日星期五夜晚,刚刚下过一场雨。巡警迈克尔·奥基夫同他的搭挡一起驾驶着没有标志的雪佛来警车,正在纽约特区的华盛顿山庄巡逻,他们是反犯罪便衣队的队员。当他们在162街因遇到红灯停下来时,3位警察注意...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2月 25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贾士柏地方法院审结了一起种族仇杀案件,拖杀黑人柏德血案的主犯金恩被陪审团判处死刑,以毒剂处死。从而使这起轰动全国的十分残暴的种族仇杀犯罪案有了结果,黑人沉冤得以昭雪。  用汽车拖杀黑人柏德的血案发生在 1998年 6月 7日。 24岁的 "白人至上主义 "者约翰·威廉·金恩与同伙贝瑞 (24岁 )、布鲁尔 (31岁 ),出于种族仇视,将与金恩住在同一街区的黑人詹姆士·柏德 (49岁 ),强行绑架,用汽车拉到密林里进行殴打,然后用 24英尺长的铁链锁住双脚,将另一端绑在载货小卡车车后,开足马力,在乡间柏…  相似文献   

20.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和凯瑟琳·安·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关于女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两部作品看似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更深的研究表明,作品的主人公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并且,两个作家所秉持的审美观和他们的叙事手法上也非常类似,却又各富特色和特质,让读者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