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节制生育"是久已有之的词语,带有浓厚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痕迹,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毛泽东首创的"计划生育"提法,巧妙地摆脱了社会主义中国控制人口的理论困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人口观的话语体系.从"节育"到"计划生育",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是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从"计划生育"话语体系的建立,可以一窥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灵活、智慧地对资本主义学说开展扬弃,深入地透视这一历史时段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基本要求.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3.
王垒 《党史博采》2006,(6):8-11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建设民主政治的伟业,在新中国的较长时期里还是遭受了严重挫折.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使中国共产党在主观上努力体现"三个代表"的同时,在实践上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背离.时至今日,传统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在现实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都还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它首先是与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相比较意义上的发展与创新.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它是无产阶级的解放的科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凸显它是现实的人的解放学;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包括:改革开放是动力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基本途径,各阶级、阶层的和谐与和睦是社会阶级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是社会经济基础,制度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伟 《理论学刊》2005,(12):90-91
"大跃进"运动使国家权力扩张至乡村社会中,彻底破坏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权威,加速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旧体制的衰落和解体,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重铸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它所体现的中国人民那种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工作,是贯彻胡锦涛同志"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笔者认为,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着力点在于搭好大框架、讲好小专题、解决热难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的"内生态",即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三维结构及内在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生态"建设,应着力于政治意识的培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以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创性提出"两个确立"重大政治论断,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两个维护"的政治前提和思想基础,"两个维护"是"两个确立"的政治责任和实践要求,两者精神同源、内核同质、目标同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拥护"...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确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柱 《党的文献》2003,2(1):55-6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是在1956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形成的.它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为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途径,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百"方针反对了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和文化专制主义,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和方法,是党在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实行民主的正确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为出发点的,它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充分重视并注意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双百"方针也是"民主治国"的一项基本方针,这就是要放手让大家讲意见的"放"的方针.把"双百"方针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文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李伟 《探索》2008,3(2):4-7
三、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1989年春夏,在我国平息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此为理由,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国际制裁",企图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扼杀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暴露了他们发动和支持我国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立场与宗旨.  相似文献   

12.
准确把握"以德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探索》2008,3(1):4-10
邓小平的一个历史功绩是,通过观察和平定1989年国内爆发的反革命暴乱,发现这次严重的政治风波是"由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煽动起来的",公开揭露了"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向全党再次发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的伟大号召,从而确立了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始终贯彻的政治战略方针,动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投入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长期斗争中.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条件下,"三个代表"思想显示出了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肯定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政治地位,实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力量的整合;通过提供思想、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实现政治思想观念的整合;通过强化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实现对党员政治行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一、"面向现代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的必然趋势 1.内容要现代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上要扣住时代的脉搏,大力倡导顺应世界潮流、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思想和现代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应大力弘扬和倡导自立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培育符合现代要求的健全人格;激励人们服从全党全国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导人们加强改革开放意识,立足自身发展,着眼世界潮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与技术,尽量减少"入世"带给中国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用好用够"入世"带给我们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最初可追溯到"中国特色",以后又依次经过"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系列慨念演变的逻辑必然,还是党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概念总结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传统德治的具体方式是修已以安百姓、举贤才和教化,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渊源于传统,根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体现在从严治党,聚精会神地抓党建,培养德才兼备的"四化"领导干部队伍,造就"四有"公民和不断改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傅永照 《党的建设》2002,(10):29-30
江泽民同志指出,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紧密联系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准确掌握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特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在于学懂,文章拟通过构建学习贯彻的"方法树"模型,为提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效率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刘强 《党史博采》2007,(8):44-4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承担者.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科学理论的"真信、真懂、真传播、真实践"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的发挥;至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