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间休息,甩几把“老K”,(扑克),不失为紧张工作之余的调剂。但某些机关“甩”风之盛,大有不理“朝政”之虞,这就颇有可议之处了。 倘论玩得潇洒,今人是远逊于古人的。明代冯梦龙赞一县吏之会玩,很见水平:“书画金石以清其玩,吟讽讴歌以畅其怀,花木竹石以写其趣。”这样的“玩”,虽说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严的”工作可谓捷报频传。 这个地方统一行动,那个地方集中宣判, 这个地方打掉了几个犯罪团伙,那个地方抓捕了一批黑恶罪犯。每一条消息,都令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让犯罪分子心惊胆颤。 但高兴之余,也不免引起一些思考。如某报的“严打”专栏里,同时发过这样的三条消息。一是某市“三天批捕50案69人”;二是某市“一举摧毁一个作案50余起的特大黑恶势力”;三是某县“几天之内端掉6个团伙”。 行动是迅速的,成果是显著的。但看了这样的“行动”和“成果”之后,也容易使人产生许多有疑问。比如,疑问之一,这5…  相似文献   

3.
我国研究休闲和休闲产业起步较晚。休闲文化研究的力倡者于光远先生1993年在给旅游企业的题字中写道:“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今年8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休闲产业国际研讨会,目的就是为了让刚刚开始体会休闲的中国人能正确理解新时代的休闲理念,由此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我国居民已有1/3时间在闲暇中度过 何谓“休闲”?可能许多人会认为,“休闲”就是在工作之余恢复体力的休息、消遣、娱乐和游戏,是对紧张工作的调剂。然而几千年前中国圣贤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工作的 主题定为“明明白白消费”, 广大消费者在对此拍手叫好之余,也颇多无奈:真正要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谈何容易?这几年“打假”声势震天,消费者刚刚有点安心,忽然又发现,收费和价格中的“猫腻”也防不胜防。旅游、吃饭、看病,凡是需要掏钱的地方似乎都有陷阱。甚至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院,有的也举起了宰客的刀子。消费者不禁疑惑,我们到底花了多少冤枉钱?不明不白收费消费者花了多少冤枉钱 周末约三两好友聚餐,走进一家不大的饭店,刚落座,尚未点菜,服务员便主动上来为每人斟上一碗“八宝茶”…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了这样的要求:“认清形势,把握大局,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在人们的印象中,“真抓实干”这四个字,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不仅中央领导讲,省、市、县、乡各级领导也都讲。但现在的情形怎样呢 ?应该说,有许多的地方,确实是“真抓”了,“实干”了,但也有不少的地方,却仍是在“假抓”、“虚干”,一些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像山西绛县的“科技大跃进”,像河南洛阳娱乐场所的“防火工作”,像海南某县上级领导检查完就解散的“水利工程”,你能说是“真抓”么 ? 让人难以区分的是,“…  相似文献   

6.
1992年底,一些地方“重奖企业领导班子”的消息相继传开,对于我们的社会尤其是企业来说,这是继前年岁末珠海深圳经济特区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以来的又一次“重奖冲击波”,人们在一阵短暂的并不过分显露的惊讶(“重奖”毕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之余,开始议论、评说了。有不少人在关心:重奖“企业领导班子”的奖金如何分?就这个问题,本刊编辑部同较先实行重奖的柳州市取得联系,请该市研究会同志了解一下获奖企业的做法。这里发表的就是他们调查后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2003,(1)
如今有这样一种风气:一些地方或单位,在得知别处取得了某项工作经验和创新后,就打个电话索要一份文件或经验材料,并美其名曰“借鉴借鉴”、“学习学习”,然后以文件的形式克隆一份下发,或是复制一份“经验”材料在报刊发表。就这样,人家的工作经验和创新,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变成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去年7月底,烟台汽车运输公司党委书记曲延刚荣获《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别奖的消息一传来,这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轰动了,公司里一片欢声笑语,干部、职工争相传告。高兴之余,人们又提起了曲书记一桩桩的往事: “汽车轮子怎样才能转得好”在烟台汽车运输公司有个小故事:一次,有位老司机忽然问曲延刚:“汽车轮子怎样才能转得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里,如何为青年职工创造条件,科学地利用业余时间,消除业余时间的无谓消耗,开发业余的潜力,使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朝向文明、健康、科学方向发展,建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现就职工业余生活价值及其利用,谈三点粗浅见解。一、要充分认识业余生活的价值。人们在劳动之余休息休息、消除疲劳、维持正常的生命循环,这点是尽人皆知。业余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关闭破产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峰峰矿务局四矿党委在关闭破产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和尊重,实现了平稳操作,为做好关闭破产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解疑释惑,平衡心态。矿党委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发现面对关闭破产,职工群众有“三难”:感情难  相似文献   

11.
山西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有个家属叫张玉娥,见了矿干部就追着骂,前后整整骂了20多年,十几任矿长、党委书记见了她部躲着走,如今她忽然不骂了。这个矿的职工直纳闷,这是啥原因? 原来,是矿党委书记孙辅智把她的“病”治好了。这个追骂矿领导的家属是本矿退休老工人王枝的老伴。“文革”初期,她儿子插队落户到了农村,不幸游泳淹死了。她思子心切,把儿子淹死的责任归罪到  相似文献   

12.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这句话,最近似乎较少听说了,我以为这是个好现象。因为“甚嚣尘上”,说明问题很多,亟需落实;而呼声慢慢平息,正说明不为人注意的大量工作,有了结果。 大约六、七年前罢,学校致力于解决教职工的吃饭和住房问题。记得有位作家听说某菜场答应可以送菜上门,免却教工排队买菜之苦,以余下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工作,感奋之余,引龚自珍的诗来庆贺这“承平秀  相似文献   

13.
乡镇煤矿发展初期,被人称之为“一○○部队”,意思指这些小煤窑靠一条扁担两个筐就可挖煤。 现在,人们对“一○○部队”褒贬不一。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乡镇煤矿呢? 忽视不得的“命根子” 今年初,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谈到山西煤炭基地建设时曾说,国家统配矿是主力军,地方小煤矿是命根  相似文献   

14.
这事发生在一个公共汽车的起点站上。笔者与许多规规矩矩的乘客一样,排在标有“坐队”字样的栏杆旁,忽然,那位维持秩序的老伯伯把手中的绳子一收,说:“现在不排队了!”为什么?因为下午六点钟到了,维持秩序的老汉该下班了。于是,原来排得好好的队伍顷刻瓦解,乱纷纷的人群一下子挤到那个可能是利于率先上车的地方……结果可想而知,有该坐着的没坐着,也有不该坐着的,坐着了,于是发生争吵,其中有一个抢到位子的中年人,受到指责后似乎颇有愤愤之情,说出了一番调侃的语言:“我不过是人吃力了,想弄只座位休息休息。过几站我下车…  相似文献   

15.
瞭望哨     
《瞭望》2000,(23)
这个“反腔”唱得好湖北高峡 “放弃休假坚持工作”,历来被看成先进标准。今年,上海市公安局却唱了个“反腔”:下发文件强调,放弃休息的工作方式不再成为公安系统评先进的标准。对那些未完成民警休假的单位,将视为目标管理项目考核不达标。 这个“反腔”唱得好! 休假,本是职工应享受的正当权益,除战争时期或抢险救灾等特殊紧急情况以外,一般不应侵占。上海公安局的规定,不仅从思想观念上,而且从组织保证上落实了职工的休假。如此关心职工权益,可谓用心良苦。 列宁早就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但在形而上学猖獗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在宣传上有一种片面性:讲先进人物时,常常绘声绘色地讲该同志如何带病坚持工作,如何不顾病魔的折磨,为事业沤心沥血等等。于是人们便产生一种错觉:似乎非如此不足以称“先进”。不少有病的同志迫于榜样的压力,病轻时不注意及时治疗,病重时不注意休息。还有一些同志,确实因工作忙顾不上休息,领导一表扬,就更不好意思休息了。结果,轻病拖重了,本能很  相似文献   

17.
“慎独”──一个久违了的话题黎峰在市场经济大潮起伏涌动、方兴未艾之际,谈所谓慎独,大概会被某些人视为迂腐。时论的热点有下海经商,有玩股票,倒“绿卡”,洋洋洒洒,是热闹,惟独对慎独却三缄其口……纳闷之余,不免牵动思绪,环顾周遭,於热闹之中做一点静思。便...  相似文献   

18.
去年被河北省企业工委评为省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的峰峰矿务局薛村矿,坚持开展一年一个主题思想教育,其特点是做好四个结合。一是与为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相结合。在今年推行“岗薪制”过程中,一些老工人心理失衡。矿党委成  相似文献   

19.
由于资源枯竭,东川一度经济大幅下滑,社会稳定形势严峻。近年来在中央和云南省的大力帮助支持下,东川市成功进行了区划调整,原东川矿务局顺利实现了破产关闭,促进了经济稳步回升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连续三年来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天南铜都”告急 东川是一个因铜建矿、因矿建  相似文献   

20.
村干部像机关干部一样呆在“村部”里按时作息,是时下的一种通病,由此产生的弊端甚大,不能不引起注意。 有个村因几个村民身患绝症,村民们便怀疑风水不好,集资建了一座土地庙,祈求神灵佑护。此事被电视台曝光,该村支部却还不知晓建土地庙一事。 人们形容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干部工作的辛苦理应受到肯定和尊重,但部分村干部患上“机关病”也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村干部是村民的一分子,并不是什么“官”,但由认为“官”的还为数不少。八小时上下班,节假日正常休息,上班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