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此要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弱化并直至取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构筑以城带乡梯度推进的农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
城乡互动:强农兴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是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七大明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践路径,到十八大深刻阐述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基本:疗略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机遇。建立健全以工促农、  相似文献   

5.
王勤 《实事求是》2006,(3):33-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新疆是农业大区,又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六成以上,而且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复杂.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嘉峪关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局,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原则,着力推进"四项统筹",实行"六联机制",落实"三大建设",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层党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工大有可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等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工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一、农民工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载体农民工作为沟通城乡的载体和桥梁,是以市场机制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为农村工业化准备了初始条件。农民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与产…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5,(1):47-47
2004年第48期《领导决策信息》载文指出:中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珙县大力实施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深入实施"惠农、富农、助农"等三大举措,切实构建起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建设和谐珙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学习论坛》2008,(10):60-63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城乡发展差距的产生与存在有其必然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乡分割政策、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工业化推进的不平衡性是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提高"促"与"带"的能力,通过增加对农村的投入与促进农村人口流动的办法实现"促"与"带",通过农村人口集中居住提高"促"与"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任亚平 《实践》2010,(8):4-6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和持久动力,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现在,我区同全同一样,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正处在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朱尼 《共产党人》2010,(9):34-3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近年来,宁夏按照中央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关尧 《党的建设》2008,(3):24-25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镍都金昌的市辖区,金川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金川,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全区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形成了城乡联动发展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6.
观点搜索     
中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2004年第48期《领导决策信息》载文指出:中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一是从产业结构看,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业的发展开始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走上了以工促农、以商活农、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因此,各县市领导必须尽快转变思路,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二是从城乡结构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受到的辐射带动和影响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的界限在很多地方…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基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所作的一项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从我国进入新世纪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看,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因此,能否实现体制上的创新,在全社会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以城带乡机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马鞍山市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叶德恩 《当代贵州》2009,(24):42-43
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城乡发展。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确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充分整合多方资源,有效破解了制约松桃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