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改革我国股市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把国有股、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的股票变为流通股,保证股票市场健康发展。股权分置改革需要构建长期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积极作用和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黄韬 《法人》2005,(10):28-30
非A股流通股股东到底应不应该获得“补偿”?这或许并不是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当中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但也绝不可草率忽略随着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9月4日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这一历史性难题的改革正式宣告由逐批试点走向全面铺开。在此之前,证监会还发布过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许多学者都关注很多年,这个问题由于这几年的讨论,不管细节还是宏观上,大家都没有大的分歧,只是存在一些小的分歧。股权分置有几个问题到今天应该有一个澄清,首先是名词解释。什么是股权分置,应该有一个官方概念,这样大家谈论一个问题才不会走偏。股权分置从狭义地讲,聚焦在中国股市A股市场这个环节上不要扩散的话,股权分置是指因为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市场演变过程,有政府政策的干涉,以及市场各方对股市认识等等原因,在中国股市同一家上市公司内部出现了两类股票:非流通股与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是不同股不同价,权利差异很大、价格…  相似文献   

4.
韩灵丽 《河北法学》2005,23(1):24-26
类别股与类别股份的内涵基本相同,是指在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设置了两种以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利益效果的股份。持有类别股或类别股份的股东称为类别股东。在我国,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立导致了诸多弊端存在,而建立类别股东制度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方法。从法律层面来看,建立类别股东制度既有法律上保障也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贾纬 《中国法律》2002,(1):15-18,70-74
2001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关於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9月30日公布施行:该司法解释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不断深入,国有股减持和流通以及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等问题亟待解决前提下,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的协议转让和强制拍卖活动逐渐升温,并暴露出许多问题的情况下制定的。  相似文献   

6.
霍康 《法人》2004,(1):100-101
每一类股票,不管A股、B股、H股,国有股、法人股,都一样,都是公司的股票,只不过所有者不同而已。也没有规定说这块不可以流通,那块可以流通。为什么中国有一个分割的股票市场?这和中国股票的发展历史有关。现在怎么办?就是必须要把分割的市场统一起来,否则就不会改变股市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有股减持问题日益迫切,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的现状作一探讨。一国有股减持的意义 尽管公司应是具有独立资本的法人,但是为了保持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和避免国有资产贬值,依据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条,政府投资的资本仍被确认为属于国家而不是属于公司。考虑到以上所述的事实,普通股被分为了3种: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股。每一种都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沈丽英 《法制与经济》2009,(18):102-103
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权取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主要是相关的实务处理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5,(10)
如果有非A股流通股股东最终因不能获得任何形式的“补偿”而要诉诸司法裁判的话,证监会行使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就一定会被提出来中国证监会有没有可能被告上法庭?这一问题看似“大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有非A股流通股股东最终因不能获得任何形式的“补偿”而要诉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权取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主要是相关的实务处理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谈国有股减持色变的股票二级市场一直是对政策最敏感的地方,而长期以来国有股悬在证券市场上方让投资者备受打击。可以说,国有股减持成了中国股市的宿命:不得不做,却又确实不知怎么去做。  相似文献   

12.
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解决资本市场中众多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改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本文仅就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的法律制度原因和所造成的制度缺陷以及国有股上市流通的法律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希望对国有股上市流通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也是"股份",其股东权与其他公司的股东权应没有本质区别,国有股东同样也应当具有股东表决权及其它权项。1992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明显发生改变:国有股下降,法人股上升;非流通股下降,流通股上升。这种股权结构呈分散与均势状态的情形,使得投票代理权制度在利益的博弈中走进人们的视野,走上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历史舞台,从而也为国有股表决权代理关系的明朗化、国有股表决权代理制度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国有股表决权代理关系及表决权的代理运行在国有股东表决权代理关系中,首先要确定的是谁是股东,谁是代理人,谁是第三方,即主体问题。国有股权最原始的股东应该为"全体人民",但"全体人民"不可能来行使这个  相似文献   

14.
国营企业采取股份制经营方式后,国家作为股东对国有股实行股权管理。作者指出首先要确立国有资产实行股份经营的原则;对国有股合理折股、正确划分、妥善管理;使国有股在股票市场上转让和交易,并要保障其在股票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国有股股权的主体阎新建一、国有股和国有股股权。国有股是指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制企业投资形成的股份。它包括国家股和国有企业法人股。二者的分界线在于,以国有资产对股份制企业的投资是否是经国家授权专门从事管理职能或投资职能的部门、机构的投资。如是,则为国家股;...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初,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财政部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连续发布了一系列规定,对外商并购中国的非上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等事项做出了具体规定。在此之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已经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并购做出了规定。上述新旧规  相似文献   

17.
按投资主体来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 国有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由于我国大部分股份公司制企业都是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因此,国有股在公司股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目前,在我国上审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法人股平均占20%左右。根据法人股认购的对象;可将法人股进一步分为境内发起法人…  相似文献   

18.
股来鑫已经彻底退出了中国股市,不过随着股市的动荡,或者股市的另一个春天到来,类似股来鑫的公司也许依然会卷土重来,因为贪婪还在,轻信还在……  相似文献   

19.
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以下简称郑百文)重组方案是一个使郑百文起死回生、使债权人得到较高比例补偿(与破产还债程序相比)、使众多股东(从主体构成上看大多数是散户股民)不至于血本无归、也使郑百文两千多名职工不至于因公司破产而失业下岗的一个多赢方案。方案包含了一项特别的内容:为引入重组所必需的资金,对股权结构进行调整,郑百文的所有股东,包括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股东,应将所持股份的50%零价格划转给出资参与重组的三联集团。方案虽已经大多数当事人(债权人、公司本身、新投资人等)同意,却可能因个别股…  相似文献   

20.
对于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国家应当大幅度减少持股比例,国家不必要绝对控股,可以让民营资本或外来投资者居于控股地位,这样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并不会丧失。国外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国有股流通问题应当尽快解决,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股市是国家减少持股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