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笑廉不笑贪,清官不香、贪官不臭”等腐败文化沉渣泛起。在一定范围内,腐败有逐渐为社会规范所接受的危险。用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腐败、打击腐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郁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腐败问题是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文化因素通常被确定为腐败高发易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打击腐败的艰难之处也正是缺少一种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甚至黑白颠倒,香臭不分,这种日益弥散的腐败文化,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不仅要严厉惩治腐败,而且要下大力气纠正“笑贫不笑贪”的扭曲现象,改变“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清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因此,反腐败不单单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努力建构与培育廉政文化,是新世纪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要重视文化意识。目前,我国生产方式的多样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层次性、文化观念的多元性,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观乃至全部价值,都需要重新建构。为警惕西方颓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腐蚀与影响,为防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反映到党内来,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重视文化意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重视文化意识,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将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童中贤 《探索》2002,(4):56-59
腐败,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它是一种规范丈化颓变的产物。腐败亚文化是对廉政文化的群体拒斥,在文化转型期,腐败一般呈多发、高发态势。加强规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不断加强规范意志的磨炼和规范文化精神的培养,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腐败乃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对短缺。因此,加强和谐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将反腐败引导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9.
刘锦丽 《党课》2012,(24):56-57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文化就被作为推动经济政治进步的重要力量。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逐步形成了廉洁文化与腐败文化的对立。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败文化作支撑,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宫本位意识、资本主义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以及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市场,它们是腐败分子的思想依据和精神鸦片。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指公职人员或组织在公务活动中的以权谋私行为.作为社会的毒瘤,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形成有力的冲击.文化和文化资源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廉洁文化是运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思维与实践方式,是从文化建设人手,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廉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我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或缺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约束功能。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功能,对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加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读了刊载的《“笑廉不笑贪”现象之计论》一文,感慨万分。本来嘛,“笑贫不笑娼”的风气已够可怕了,没想到,还要出个更可怕的“笑廉不笑贪”来。这倒使我想起了邵道生先生的那篇《可怕的“羡腐心态”》的文章来,他在该文中说:对腐败,谁都说它臭,谁都时它恨,谁都说它祸国,谁都——不过,若  相似文献   

13.
黄心华 《求实》2005,(6):65-67
腐败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古今中外历来都有.近几年来,我国加强反腐力度,反腐措施愈来愈严厉,反腐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腐败事件仍层出不穷,腐败由个案向窝案发展,由官场腐败向大众腐败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人们开始从新的视野即文化的角度来关注腐败问题.反腐败不仅需要制度反腐,更大程度上还要在社会中形成防止腐败蔓延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预防、制止腐败,即文化反腐.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腐败文化”是腐败现象赖以孳生、存在和蔓延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的“腐败文化”在孳生和蔓延,使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因此,深入剖析当今的“腐败文化”现象,找出其孳生和蔓延的根源、危害及遏制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刻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至关重要。“腐败文化”的种种表现时下,“腐败文化”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比较普遍的社会舆论、心态和意识方面来说,概括起来有以下种种:一曰:“容忍腐败”。一些人…  相似文献   

15.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腐败乃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而腐败的产生又与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对短缺.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是当前的社会焦点问题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克服的难点问题。经过我党多年的反腐努力 ,腐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但至今仍在继续滋生和蔓延 ,消除腐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的原因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清除腐败必然需要多管齐下 ,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仅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腐败的文化心理成因腐败的产生有其必然的文化因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国人所形成的一些文化心理有助于腐败的产生 ,…  相似文献   

17.
王同起 《学习论坛》2006,22(9):68-71
腐败是一种经济现象,从源头上考察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腐败现象的产生都是文化发展滞后的表现;腐败的本质就是落后文化;治理腐败不仅需要健全法制,更亟待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腐败文化”是腐败现象赖以孳生、存在和蔓延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腐败文化”的孳生和蔓延,使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腐败文化”的主要表现一曰“容忍腐败”。一些人认为,腐败是市场经济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既然实行市场经济,就要容忍腐败的存在;有的人甚至说,计划经济是一部生了锈的机器,要让它运转起来需要润滑剂,腐败就是这种润滑剂,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有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敢贪会捞,而且敢通过违纪(至少是违规)的手段,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使本地…  相似文献   

19.
对世界各国的腐败状况进行比较之后可以发现,信仰新教的北欧国家腐败现象最少,最严重的是印尼、俄罗斯、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则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社会的腐败情形是否严重,与其自身文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腐败正呈现出一种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体制层面的因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使腐败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