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代作家白先勇的小说以感时伤怀的文化乡愁和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台湾现代派的文坛上别树一帜。他的作品,尤其是《纽约客》和《台北人》,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台湾普遍的社会心理,表现了一代没有“根”的文化游子悲天悯人、礼魂思旧的悲剧情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对“无根的一代”心理矛盾的细致剖析,使他的作品显示出一种深沉、悲凉的美感。下面分别从主题、情调、结构、形象等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白先勇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一白先勇的早期作品有寓言式、内向化、梦魇感等特点。《青春》、《那晚的月光》、  相似文献   

2.
卓今 《求索》2014,(9):125-129
《日夜书》显示看出韩少功高难度系数的叙事本领.复调艺术作为表层结构,通过情感结构输出价值观和阐释各个时段的社会文化心理构成,真实作者、隐含作者与读者互动,编码者与解码者身份置换,叙事重心便隐藏于这个潜在文本之中.作者通过把人物置于“不对等的伦理”之中使之构成-种不断升腾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3.
杜甫作为大家熟悉的伟大诗人,因其集大成而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因真实而深刻地记载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纵观其诗,其主要特色是“沉郁顿挫”。在《春望》一诗中诗人更是把“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此作品更显爱国忧民、意蕴深厚的沉郁之气。 《春望》写于唐肃宗李亨至德二载(757)春诗人身陷长安安禄山营时。《春望》是杜甫踬于长安的第二年春天为感时伤别而作,堪称一首爱国忧民意蕴深沉的佳作。后人评此诗“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而这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  相似文献   

4.
《九章》是《屈赋》中重要的篇章。由于时代久远,汉代人在整理《屈赋》时把它分割成九篇单独的文章,每篇文章(段)又加上一个小标题,使其变成了《九章》。其实,《九章》是《离骚》的续篇,是《离骚》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九篇文章的合撰。《惜诵》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这个“重著”就是针对《离骚》而言的,“重著”的文章与《离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记述了屈原经过的楚国东迁后几个大的历史事件,是《离骚》抒情、叙事的继续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民是千江长酹水,一瓢江水一瓢情”,编罢《刘少奇百年祭》,这是留下的最大的感慨。刘少奇的人生悲剧、品德光辉和人民情结,在数尺厚的来信来稿中展露无遗。人民对他的敬仰、理解和感情,使人深深感动,历史才是真正的权威。正像毛泽东的秘书李锐在本书前言中说的:“如同《诗经》、《离骚》,诗文自是用心声铸成的历史,用情感和热血铸成的历史,这是一部千万颗心声吟成的历史……”这本书,每个字都是用“情”浸染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真实的酒神显现为多种形态”。——尼采:《悲剧的诞生》人类至今尚未摆脱自身历史的悲剧性时代。所以悲剧从来不是高贵的英雄们抑或我们所谓的正面人物的世袭领地,生活在悲剧时代的芸芸众生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性的人物,问题在于如何在艺术上得以恰如其份地表现。悲剧艺术的超越性在于全力穿透色彩  相似文献   

7.
《婴宁》的文化意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其蕴含的深层意义作一番探讨。 一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总是或多或少的浸透着它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那么,《婴宁》又反映了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什么文化精神呢?这是我们理解《婴宁》文化意涵的起点。 作品的主人公婴宁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笑,婴宁善笑,“笑声嫣然,狂而不损其媚”。她想笑就笑,任其内心的情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  相似文献   

8.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是一部反映我国当代南方农村社会风情的优秀作品。作家用含泪写笑、寓庄于谐的艺术技巧来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使作品具有一种“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悲喜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鲜明独特的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天问》中“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和《离骚》中的“启九辩与九歌兮”、“奏九歌而舞韶兮”等记载,可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九歌》这首古乐远在屈原之前就早已在楚地流传许久了;二是,屈原在作《天问》写《离骚》之前就已经很重视《九歌》,甚至可能已经改写完《九歌》了。这就是《九歌》写作时代最有力的内证。 《天问》和《离骚》还说明《九歌》是夏人流传下来的一首夏歌。《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说:“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  相似文献   

10.
屈赋哪一篇是绝笔?今昔学者聚讼纷纭,然不出《怀沙》与《惜往日》两篇。我认为这两篇还不是绝笔,真正的绝笔是《桔颂》。 大家认为屈原所说的“从彭咸之所居”是他死志的表白。除《渔父》外,他还有六篇谈到彭咸:《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怀沙》。上列次序,除最后两篇外,多数人是一致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屈原生死搏斗的精神矛盾与痛苦的发展历程,以考察确定他的最终绝笔。 《离骚》前半部分真实地回顾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希望竭忠君王,但遭谗被谤,失去了信任。  相似文献   

11.
《离骚》的感人之处,自然在于人物形象的鲜明,思想的光辉,而更重要的则是情感的真实。屈原以强烈的情感作为展现自己坎坷人生的纽带,因而,《离骚》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中主人公的人生也是情感化了的人生。《离骚》的情感,若完全作确定性的定量分析,就会漏掉一些过渡的中介形态,这些情感也就得不到精确  相似文献   

12.
电影《鸟人》因其深刻的人性内涵荣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整部影片在故事创作上遵循了本真人性原则,在人物性格的人性真实与镜头内容上的客观真实上有很高的德性艺术价值,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沉思,"文艺创作的法则就是美学原则,而美学原则的本质就是本真人性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电影《鸟人》符合低碳美学特征,是一部难得的低碳艺术作品。而该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它伪"一镜到底"式的长镜头运用,而这里的长镜头都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需要来组织。为了探求长镜头是如何使影片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关怀这一问题以低碳美学理论为切入点,从题材、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来解析《鸟人》长镜头的低碳性质。  相似文献   

13.
<正>"风骚"这个词在今天差不多等同于"放荡"和"轻浮"。然而,风骚的本义却与放荡、轻浮一点也不沾边儿。它最初的意思是《诗经》与《楚辞》的并称。因为《诗经》中有"国风",而《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国风"与《离骚》是《诗经》和《楚辞》的精华,所以古人取国风的  相似文献   

14.
鲍德里亚是后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理论、以及有关当代媒体、艺术和社会的话语”。“仿真”、“类像”与“超真实”理论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图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鲍德里亚以“仿真”替代传统真实观中的“摹仿”,以“仿真”的物化结果——“类像”取代传统的“摹本”,最终在“类像先行”中实现“超真实”对传统“真实”的颠覆。其理论对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掉进了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15.
文艺具有教育功能。文艺作品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十分深远的。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对当代和后代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陆游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被西方文学者公认为是一部最伟大的悲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受人文主义精神的理性和中世纪宗教的影响,而不是学者普遍认为他性格的"优柔寡断"。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一定的机智与果断。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原因探析杨宁宁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雀》)自从出现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之后,就以它悲怆的故事情节和特有的艺术魅力,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历代学者对此诗给予过高度评价,但综观古人评价,多从艺术角度肯定诗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黄毅 《理论月刊》2015,(1):39-45
哈曼是近代非常重要的德国哲学家,是"狂飙突进"运动之父。他的《纪念苏格拉底》对康德为首的启蒙运动理性精神予以了深刻的批判,在那里他对休谟作了一种奇特的诠释。休谟攻击上帝存在的理性根据旨在攻击信仰,而哈曼则把休谟的论证颠倒过来,用以捍卫信仰。对哈曼而言,休谟怀疑论的价值不在于它挑战了信仰,而是它使信仰免于理性的批评。在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圣经的《果壳中的美学》中,哈曼有力地论证了艺术的形而上学地位,他认为唯有艺术,而不是科学、哲学具有洞察实在本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曹禺同志的剧作《王昭君》是历史剧创作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剧本以诗一般的语言,火一样的激情,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它一反历史上塑造的哀怨悽惋、珠泪连连的王昭君的悲剧形象,塑造了“一个笑嘻嘻的而不是哭哭啼啼的王昭君,一个促进民族团结的王昭君,一个可能为周总理赞成的王昭君。”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高屋建瓴地分析处理历史材料,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历史的本质规律,真正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心平近自然     
自1997年第一期起,《人生手记》栏目(原名《人在旅途》)与大家见面了,本栏目由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以第一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细说人生的酸甜苦辣,客观地记录自己,真实地剖析自己,是本栏目的要求。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附近照若干。 本期推出《心平近自然》,作者李笑天是一位青年画家,天赋和勤奋使他在艺术的殿堂里摸爬滚打20余年之后,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告诉大家:“绘画也是一门心灵艺术,能否推陈,能否出新,关键在于个人的思想感情,生活中得来的感染多一点,画也会新一点。” 下期将推出《当个警察不轻松》,作者林国平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他将给我们讲述他和他的同事们与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打交道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