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拉美地区地广人稀,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拥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在全球生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拉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生态问题,甚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世纪性过失",由此造成的生态损失不仅对拉美地区产生影响,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拉美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拉美地区对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商品出口增长、资源类商品进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资源类商品供大于求是导致此类商品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中国不仅稳定了此类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也使拉美地区此类商品的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背景下,中拉经贸合作由"贸易驱动"向"金融驱动"过渡,中国对拉美地区资源类商品的进口需求稳步增长将继续拉动双边经贸合作,中国在拉美地区金融类投资涉及的国家(地区)日益增多,与部分拉美国家成功探索和实施了"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模式,金融合作可以使拉美国家普遍受惠。中拉经贸合作是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GDP每年增加6000~8000亿美元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拉美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自然延伸,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由贸易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拉产能合作面临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产能过剩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全球背景下,中拉产能合作应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23日,<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举办"2009年拉丁美洲形势"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配合拉美所的科研工作,总结一年来拉美地区的形势、展望今后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本刊"2009年拉美地区形势笔谈"栏目组稿作更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组织编写,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领域的年度新形势做综合性回顾与展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年度报告是第20份报告。"总报告"和"分报告"分别从综合视角和分领域考察了2020年以来拉美地区在疫情影响下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形势;"专题报告"以美国对拉美政策为考察对象,讨论了拜登政府对拉美政策趋向、"美洲增长倡议"的战略意图和发展动向以及美巴关系;"国别和地区报告"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未来对拉美外交战略的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华民族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对中国当前的战略利益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给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国应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通盘制定和实施对拉美地区的战略和政策时应关注以下问题:提高中拉之间高层合作的档次和形式;加强和扩大对拉美地区多边组织的参与及合作;加强与拉美地区大国的战略合作;加快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与更多的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继续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在全球投资战略的框架内,制定和实施对拉美投资和贸易战略;加强和扩大与拉美国家的金融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大国协调在拉美事务方面的政策;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实施和协调对拉美战略及政策;以新思路看待中拉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6.
巴西是拉美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同时也是拉美地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收入分配和区域发展的不平等,更重要的是使知识和创新的发展和分配严重失衡,在创新日益成为竞争原动力的时代,这显然不利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巴西拥有拉美地区最好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科技进步迅猛,成就突出,但这些成就很少应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知识和创新过度集中于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私人部门和企业创新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民族经济很难提高竞争力。这些矛盾性和脆弱性已成为巴西竞争力提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不公一直是困扰一些拉美国家的重要问题.由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政治分化和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影响拉美地区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拉美地区如此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由来已久.在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诸多制度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当属生产要素占有制度.拉美地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最初产生,即与该地区历史上由大地产制造成的土地占有高度不平等存在密切关系.对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等决定了不同阶层政治地位的差异.拉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导致如今拉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重要原因.集聚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确使主要拉美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增长,但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失衡却明显加剧.第一,工业集聚在形成现代化都市的同时,农村地区却被进一步边缘化.第二,即使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同样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第三,没有收入再分配的工业化.在经历80年代"失去的lO年"之后.尚未摆脱债务危机阴影的拉美国家开始进入全面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时期,由此也引起了新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有强烈的反民族主义、反民众主义倾向.继大地产制之后,新自由主义改革开始了拉美历史上第二次对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重新分配.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彻底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就业、税收、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产价格等产生影响.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更加严重.中国与拉美国家都处于深刻全面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之中,尽管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客观因素并无差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可从拉美国家在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教训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生产要素占有的公平;二是发展和改革模式至关重要;三是政府必须干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期是美国在拉美地区投资的转折点。本文从投资环境、投资部门结构、投资地区分布和主要投资方式四个方面考察了20世纪美国企业在拉美地区投资的特征和演进路径。本文选取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案例作为研究重点,发现20世纪中期美国公司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模式有重大缺陷,其背后反映出的投资和经营理念严重缺乏可持续性,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点教训:一是过度追求在行业或者地区的垄断地位,二是将公司发展和当地社区发展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三是忽略了自然资源上附带的主权属性。为了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的启示作用,本文进一步考察了首钢秘铁在拉美地区早期投资实践,通过与同行业的美国公司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早期投资实践中的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圣保罗论坛的"替代"色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在巴西劳工党的倡议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3个国家的48个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会议,讨论拉美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圣保罗论坛宣告成立.目前,圣保罗论坛是拉美地区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的聚会舞台,有成员党112个.圣保罗论坛大约每年举行1次年会,来自拉美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众多左派政党和组织参加了论坛,其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圣保罗论坛坚持"反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反对一切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反干涉"的主张,近年来的圣保罗论坛宣言中均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或"替代模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蔡英文上台后完全摒弃马英九时期的"外交休兵"策略,以"踏实外交"为名,实质上重启陈水扁时期的"金元外交",通过高层互访和经贸往来等方式,不断强化台湾与拉美"邦交国"的利益关联,减少这些国家与台湾"断交"的意愿。在积极"固邦护盘"的同时,蔡英文还酝酿谋划"开拓新邦",意图在拉美地区与中国大陆展开对抗。蔡英文此举将给两岸关系带来巨大变数,两岸"外交烽火战"有可能被重新激活。另外,美国长期视拉美地区为自家"后院",因而对于中国大陆在拉美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抱有较高的戒备心理,未来美国或将协助台湾巩固"邦交国",压缩中国大陆在拉美地区的发展空间。中国大陆应该加强三重防范:一是防范蔡英文当局挟美自重,背靠美国进一步强化与拉美"邦交国"的关系;二是防止"台独"势力因为"断交潮"而铤而走险,彻底滑向"法理台独";三是防范台湾的拉美"邦交国"在两岸之间左右逢源,坐收渔翁之利。  相似文献   

11.
巴西华侨华人反"独"促统运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蓬勃发展于2000年以后,是具有爱国热情的巴西华侨华人开展的一种自觉、自发、自愿的爱国行为,既是对中国台湾、巴西及拉美地区"台独"分裂活动日益嚣张的有力反击,也是对全球反"独"促统运动不断发展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在台湾当局"邦交国"最为集中的拉美地区发挥了以侨制"独"、以侨促"统"的重要作用。巴西华侨华人在反"独"促统运动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将活动触角伸向拉美未建交国,实现区域、跨区域反"独"促统力量的大联合;注意塑造活动品牌和规模,扩大反"独"促统活动的影响力;团结广大台胞,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等。总结这些经验,既有利于指导当前及以后的反"独"促统工作,同时也可以给中国相关部门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袁东振主编刘维广副主编2019年9月/168.0元ISBN 978-7-5201-5115-3本书从整体上介绍了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与中拉合作新趋势;具体分析了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的新形势和发展趋势;聚焦"委内瑞拉危机",包括委内瑞拉危机的根源、石油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基于地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关系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中拉双边贸易额和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流量都增长了10多倍,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各经贸平台上的合作不断加强.然而,随着中拉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显现出来,特别体现在对华反倾销、对拉直接投资中面临的政策风险与劳资纠纷等方面.本文认为拉美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是导致中拉经贸关系冲突的政治根源,中国与一些拉美国家产业结构上的竞争性是导致中拉贸易摩擦加剧的经济根源,拉美地区的经济民族主义是导致中国与一些拉美国家投资纠纷的思想根源,但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中拉双边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五通"之一的"资金融通"对"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作为"一带一路"地理区域的自然延伸,拉美地区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并参与其中。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引领下,中拉之间的投融资合作进程逐步加快,为双方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拉双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做好中拉金融合作的顶层机制设计,多双边投融资渠道日益丰富并呈多元化态势,为中拉资金融通营造了良性、健康和稳定的政策环境,奠定了务实的市场运行基础;中拉之间呈现资金面的互补性特征,拉美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是中拉资金融通的客观前提和必然选择;通过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开发性金融、商业贷款和股权投资等多元化的资金融通渠道,使得中拉金融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整体上中拉资金融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拓展空间;未来仍有诸多难题需加以关注,应未雨绸缪,积极做好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5.
"拉美化"命题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但对"拉美化"的定义出现了多样化,并没有产生一致认同的概念.在对"拉美化"的分析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对拉美地区经济改革的误导可以解释为产生"拉美化"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二种观点认为,拉美国家政府治理的缺陷是"拉美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种观点把"拉美化"问题归结为拉美文化中"民粹主义"的反映.一些中外学者把拉美情况同中国的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其中某些观点和建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柳明  王发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4):14-19,79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影响力的上升对于拉美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拉贸易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中国在拉美投资的增长有效地弥补了拉美投资的不足。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贷款更多倾向于被国际金融机构忽视的"高风险国家",是对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在该地区贷款的有益补充。中方贷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政治附加条件较少,并且多用于拉美亟需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有利于促进拉美经济的长期发展。本文最后对中国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拉美地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投资是拉美地区拥有巨大需求而中国具有能力优势的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从拉美基础设施领域的历史发展看,以商品价格为基础的经济波动、政府的能力和作为以及私人部门的参与既是其背后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也是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PPP模式是拉美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当前市场上已存在众多来自区域内外的投资者,反映出拉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吸引力;然而,拉美各国政府掌控PPP模式的能力差异以及对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目标的追求,也使得拉美基建市场呈现出较大复杂性。中国方面,尽管中国基建企业在国内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施工经验、技术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化商务能力,在海外工程承包业务上成绩斐然,但其在PPP模式上仍有短板。因此,中国基建企业投资拉美需认清形势,把握拉美基建投资的潜在机会和风险,因地制宜,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努力学习当地PPP模式的运作方法,争取与当地实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中国与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的关系是国家整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在中央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对拉美地区的外交工作几乎从一片空白起步,经历了艰辛开拓、长期积累、稳步发展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和拉美地区2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规模迅速扩大,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在国际多边外交领域密切合作,中拉关系已进入构筑双方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的关系是国家整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在中央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对拉美地区的外交工作几乎从一片空白起步,经历了艰辛开拓、长期积累、稳步发展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和拉美地区2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规模迅速扩大,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在国际多边外交领域密切合作,中拉关系已进入构筑双方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外关系也正处于重要调整之中。为此,本刊特组织专题文章,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政治室主任袁东振,所长助理、经济室主任柴瑜,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和郭存海博士,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以及国防大学李卫国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拉美地区过去一年的热点问题,并深入分析拉美地区当前形势变化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