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高度"碎片化"的政治格局、政治体制效率低下、政治腐败严重以及人民对政治体制的不信任是厄瓜多尔产生"21世纪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而拉美左翼在拉美许多国家执政,一些领导人推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政策、寻求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则是其产生的外部动因.在理论上,"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与传统社会主义不同的特点,它不是某种模式,而是由许多原则构成,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上,科雷亚政府通过新宪法,扩大总统职权,打破传统上高地与海岸对立的局面,重新划分省区,经济上回归国家干预主义,进行议会改革,限制议会权力,把推进地区一体化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等,力图实现国家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引起国际学界极大关注。"社群社会主义"是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是玻利维亚左翼执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的重要思想主张,也是其重要的实践探索,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所谓"美好生活"。"社群社会主义"思想既源于本国印第安传统文明和价值观,也吸收了拉美地区各种反新自由主义思想,还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其主要特征是对全球化和西方模式的批判、替代新自由主义模式、反对资本主义特别是反对无限制的资本扩张、鲜明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以及积极的实践探索。"社群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正义,建立以"共识"为基础的参与式民主,构建"生产型发展模式",尊重传统价值和思想,重建多民族国家,实现拉美及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鉴于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社群社会主义"有重大理论缺陷,实践前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其社会和民众基础较深厚,仍有新的成长空间,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3.
贺钦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3):20-30,80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人民贸易协定(ALBA-TCP)是由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和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创始国之一的委内瑞拉,发起并倡导的地区左翼国家一体化组织,是拉美历史上第一个号召将人民的利益置于跨国资本利益之上的地区合作组织,也是唯一明确提出以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为己任的一体化组织。"替代"与"民生"是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关切的重点。该组织成立至今,先后提出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银行、南方银行、地区统一货币苏克雷、地区石油计划、粮食安全计划、社会运动委员会、南方电视台等多项倡议,直接推动了各成员国及地区社会福利的均衡增长。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纵深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深化地区参与、改善国际融入、加强南南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经验与启示。构建包含社会主义价值的地区一体化替代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抵御新殖民主义、争取团结自主与一体化发展、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桎梏、通往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拉美左派崛起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拉美地区影响最大的政治变化就是左派政权的重新崛起。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系列内外因素为拉美左派力量的重新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左派力量在拉美几个国家掌握政权以及在影响日益扩大的世界左翼论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拉美左派的重新崛起是通过和平的民主选举的方式实现的。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左派领导人的政策主张倾向于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温和的调整,而非激进的革命。目前看来,拉美左派仍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拉美走出“发展—危机”这个不断重复的怪圈,是摆在拉美左派领导人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除古巴外,中国学者一般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政府看成左翼政府.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拉美的左翼政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务实和温和的"温和派",另一类是比较激进的.拉美左翼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政治上,一般都通过召开立宪大会,通过制订新宪法或修改原有宪法等手段,延长总统任期,以巩固其执政地位;在执政理念上,拉美激进左派执政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温和左派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智利、乌拉圭等左派则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在对外政策调整方面,拉美左翼政府的反美情绪有所上升,注重推动地区一体化,更加重视对外关系的多元化.拉美左翼上台执政对中拉关系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拉美左派政府的诉求,时它们所采取的国有化政策应表示理解,对它们所采取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中拉贸易出现的摩擦和争端,我们应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交涉;应防止拉美左翼政府打"中国牌".  相似文献   

6.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美国家独立后主要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四个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换。虽然90年代的经济改革使拉美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拉美经济依然显得脆弱。拉美国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对制度选择进行“校准”,但仍没有摆脱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来,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10多个拉美国家的中左翼力量先后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拉美政局呈现出"左强右弱"的态势,同期拉美经济也进入平稳快速增长期。但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拉美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拉美主要执政左翼力量或选举失利乃至下野,或面临经济下滑和社会矛盾激化等困境。这既缘于全球和地区经济不振等现实原因,也与拉美左翼自身建设和处于对发展道路的探索阶段等因素密不可分,比如拉美左翼未能真正找到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资本主义体制限制了拉美左翼的变革,左翼政党自身党建薄弱且未能妥善应对民生诉求和民意变化等。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美国对拉美的战略调整对地区左右翼力量对比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当前拉美左翼执政困境判断拉美政党政治已由"左倾"向"右摆"为时尚早,但各国左翼亟待审时度势、整顿调整,才能重整旗鼓、持续发展。此外,目前拉美左右翼力量对比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民族国家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的历史任务 ,政府在发展经济中被赋予了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摆脱大萧条带来的悲观主义情绪 ,各种经济理论纷纷出台 ,其中不乏强调政府干预积极作用的理论。 6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 ,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一系列问题 ,使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到冲击 ,发展政策开始转向强调市场机制的“新自由主义”。 80年代东亚发展模式红极一时 ;随后的研究又发现 ,东亚“奇迹”的背后也存在政府强有力的作用 ,认为政府促进发展成效不佳的关键不在于政府“驾驭市场” ,而在于干预形式的错误。对拉美改革开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后 ,人们发现 ,每种资本主义经济体都是市场机制与国家调控的混合体 ,因而出现“新干预主义”。在拉美新结构主义思想又质异新干预主义 ,90年代后又出现“新实用主义” ,否定极端干预主义和纯粹的自由放任。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改革的内外动因、具体内容和改革的结果来看,拉美的经济改革具有明显的新自由主义倾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反对公有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否定社会主义。拉美经济改革是诸多内外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每一个因素都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着密切关系。拉美经济改革的内容完全符合新自由主义各派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从改革结果来看,经济改革从总体上提高了拉美国家的经济自由度。  相似文献   

10.
拉美是世界上不平等程度最高的地区,究其原因,与其发展思想及社会政策模式的偏颇和漏失不无关系。拉美的发展思想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新结构主义的演变过程,相应地,其社会政策模式也经历了从国家计划型社会政策模式到市场主导型社会政策模式的演变。但显然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拉美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其社会政策模式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纠正社会不公现象。在经历了200多年的"不公正的发展"之后,尤其是近年来,拉美各国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其发展的教训,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社会政策模式,以期实现社会公正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1.
阿根廷模式与新发展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年底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后,阿根廷政府从根本上否定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逐步形成了一种与新自由主义和旧发展主义经济模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新发展战略或模式,即所谓阿根廷模式或基什内尔模式.有的学者认为,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实践是新发展主义在拉美兴起的标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模式,因而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还"没有成型"的模式的雏形,在今后的实践中也许能逐步发展成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也许最终走向彻底失败.但无论如何,现在它是阿根廷和其他拉美国家正在进行的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拉美有10多个国家举行大选。左派纷纷上台执政,标志着左派力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高潮。拉美左派上台是拉美民众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望、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加剧的必然结果,是民意的反映。拉美左派分为激进左派和温和左派,其共同点是强调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同点在于对私有化的立场以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左派执政对拉美政治格局以及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外交关系都会带来新的变化,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也将随之调整。拉美左派未来的执政特点是务实,将更加关注民众利益。左派执政局面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简论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在拉美 ,它经历了从一个比较极端的经济学的解释 ,到“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体现 ,再到实践上的智利模式的演变。在 2 1世纪初它会以比较缓和的形式左右拉美的改革 ,同时 ,新结构主义也将是替代范式之一。一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产生后的第三种自由主义。第一种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 ,存在的时间大约从 1 7世纪到 1 9世纪后期。这一思想和理论体系是由许多资产阶级学者共同创立和发展的 ,如英国的洛克 ( 1 632~ 1 70 4 )、休谟 ( 1 71 1~1 776)和边沁 ( 1 748~ 1 832 ) ,法国的孟德斯…  相似文献   

14.
新自由主义与拉美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拉美国家从上世纪中叶以国家主导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到后来完全排斥政府作用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是其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要求,也是国际政治形势和经济思潮变化的结果。经过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人们开始总结过去十几年改革的经验教训。2001年12月爆发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再次引发人们对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味依赖外部力量是不可能使自身经济获得长久和独立发展的;重新界定政府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应发挥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谋求创造一种新型区域一体化模式,从而替代美洲自由贸易区,在解决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基础上实现拉美的真正一体化。联盟是拉美反对新自由主义斗争的产物,是拉美一体化进程的产物,是拉美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替代性表现在:强调国家的作用,主张内生发展,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区别对待,强调公民社会参与一体化进程,明确把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作为远景目标。联盟成立以来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取得一系列合作成就和影响力,但它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过于依赖委内瑞拉的石油经济、联盟凝聚力问题,联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  相似文献   

16.
拉美的新结构主义理论——转型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拉美新结构主义理论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新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异同、新结构主义与传统结构主义的异同、以及新结构主义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拉美新结构主义是结构主义理论与新自由主义理论调和的产物,是转型时期拉美现代化道路的新思考,尽管新结构主义思路仍存在缺陷,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它是拉美各国替代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相对可信的和可行的选择,其影响力将有不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不公一直是困扰一些拉美国家的重要问题.由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政治分化和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影响拉美地区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拉美地区如此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由来已久.在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诸多制度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当属生产要素占有制度.拉美地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最初产生,即与该地区历史上由大地产制造成的土地占有高度不平等存在密切关系.对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等决定了不同阶层政治地位的差异.拉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导致如今拉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重要原因.集聚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确使主要拉美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增长,但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失衡却明显加剧.第一,工业集聚在形成现代化都市的同时,农村地区却被进一步边缘化.第二,即使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同样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第三,没有收入再分配的工业化.在经历80年代"失去的lO年"之后.尚未摆脱债务危机阴影的拉美国家开始进入全面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时期,由此也引起了新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有强烈的反民族主义、反民众主义倾向.继大地产制之后,新自由主义改革开始了拉美历史上第二次对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重新分配.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彻底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就业、税收、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产价格等产生影响.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更加严重.中国与拉美国家都处于深刻全面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之中,尽管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客观因素并无差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可从拉美国家在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教训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生产要素占有的公平;二是发展和改革模式至关重要;三是政府必须干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8.
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 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是拉美出现“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外在必要条件 ,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其产生的内在推动力。拉美经委会在总结 90年代拉美一体化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思想 ,以指导拉美一体化继续朝着具有“开放性”的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 ,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拉同属WTO成员 ,这就扫清了双边贸易中的许多障碍 ,为中拉贸易创造了互利的外部环境 ,双方存在着扩大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中拉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同时 ,对中拉拓展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发展相伴,日本制定和实施了具有浓厚新自由主义色彩的城市政策,主要包括通过构建"城市重构联盟"1,调整城市治理机制;放松城市管制,强调效率优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建设投资;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等。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日本新自由主义城市政策的核心,就是强调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要减少政府干预、放松管制,给资本和市场松绑,更多地为自由市场力量的发挥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20.
拉美国家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经济改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章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在拉美流行的国内国际背景,回顾了这场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对改革的成效和问题作了总体的评估.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宏观经济政策与改革举措之间的互不协调、贸易自由化与提高产业竞争力之间的脱节、利用外资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社会发展问题被严重忽视、国家与市场关系处理不当等5个方面,对这场经济改革的主要失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作者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地区已经出现了"由盛转袁"的变化,拉美国家也由此而进入一个对前期改革进行深刻反思、对发展道路进行重新探索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