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中拉经贸合作的上升,中国学者日益深入和广泛地关注拉美,试图从拉美的发展中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并力图在学理分析中找到推动中拉稳步发展的路径。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拉美经济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以可视化的分析展示拉美经济学科的发展规律。本文认为,拉美经济研究呈现一些明显的变化趋势:一是以拉美各国及拉美整体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数量急速增长,这与中国打开国门且放宽视野、学习借鉴他国经验密不可分;二是拉美经济研究趋于细化,由大量经济概况研究转为具体经济问题和专题研究;三是中国在拉美经济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拉的互补性和借鉴性成为研究热点。同时,中国的拉美经济研究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性,各时期的热点问题与国内关注和拉美形势双重相关。21世纪以来,"中拉合作"和"中拉关系"等成为中国拉美经济研究的关注重点。历史趋势外推显示,"中拉合作前景""投资环境评估""智利改革经验"等主题研究或将在未来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既是拉美国家进口替代战略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拉美各国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的先导部门.在拉美汽车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政策的作用十分显著.拉美汽车工业从简单组装转向当地制造、再到出口导向,是各国政府通过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并约束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和市场行为的结果.拉美的汽车工业政策体系主要是由国产化政策、外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贸易政策、技术研发政策和汽车消费政策等组成的.纵观拉美国家的汽车工业政策体系,既有因措施得当而促进了汽车工业在一定时期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又有因应对失误而导致汽车工业结构失衡的失败教训.中国汽车工业当前表现出与拉美汽车工业相似的许多发展特征,业内甚至出现过"中国汽车工业拉美化"的惊呼和担忧.因此,详细考察拉美汽车工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楠楠  苏毓淞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5-23,79,80
拉丁美洲的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便于进行科学研究调查的地区,因而受到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偏爱。相对而言,拉丁美洲研究在中国却长期处于边缘的处境。这与中国对外部世界展开认知的动力、需求和支持资源相关,也与特定的知识假设和学术建制相联。本文意在进行一项知识史的考察,力图对中国的拉美研究作出宏观描述,并从媒体报道、学科发展、文学现象、经贸交流情况、国人心目中的拉美等诸多方面,勾勒拉美在中国被认知的现状;同时,参照美国高校的拉美研究与教学状况,对中国高校的拉美教学个案展开更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对在中国更好地开展拉美教学提出若干建议,强调其作为中国发展与拉美之关系的知识储备和基础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近来,随着中国高层频繁访问拉美,中国与拉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且越来越多拉美国家愿搭乘"中国快车",美国国内出现"拉美成为中国后院"的论调。这种论调是前几年美国"中国威胁美国后院论"的翻版与升级,反映了美国对中拉关系前景及中国崛起的深层担忧。本文在论述"拉美成为中国后院论"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从美拉关系、中拉关系及西半球政治格局变化等视角来探讨"拉美成为中国后院论"产生的客观原因与背景,分析中拉关系的本质及其对美在西半球利益的影响,并对中美拉如何加强合作、实现"三赢"提出几点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未来对拉美外交战略的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华民族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对中国当前的战略利益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给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国应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通盘制定和实施对拉美地区的战略和政策时应关注以下问题:提高中拉之间高层合作的档次和形式;加强和扩大对拉美地区多边组织的参与及合作;加强与拉美地区大国的战略合作;加快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与更多的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继续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在全球投资战略的框架内,制定和实施对拉美投资和贸易战略;加强和扩大与拉美国家的金融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大国协调在拉美事务方面的政策;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实施和协调对拉美战略及政策;以新思路看待中拉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7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的学理思考。主要结论是:不能盲目、机械、教条地照搬、运用既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当代中国外交,只有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正确和适度地把握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的关联、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联,牢固建立起"本土的"当代中国外交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才能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15~16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8届年会暨"拉丁美洲与外部世界"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师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拉美史研究机构和高校约70余名学者和研究生就中国拉美史研究现状、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美拉关系历史与现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关于中国的拉美史研究状况,中国拉美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拉美成为中国后院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随着中国高层频繁访问拉美,中国与拉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且越来越多拉美国家愿搭乘"中国快车",美国国内出现"拉美成为中国后院"的论调.这种论调是前几年美国"中国威胁美国后院论"的翻版与升级,反映了美国对中拉关系前景及中国崛起的深层担忧.本文在论述"拉美成为中国后院论"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从美拉关系、中拉关系及西半球政治格局变化等视角来探讨"拉美成为中国后院论"产生的客观原因与背景,分析中拉关系的本质及其对美在.西半球利益的影响,并对中美拉如何加强合作、实现"三赢"提出几点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6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拉美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搭建平台、构筑网络、汇聚共识、建立机制、促进合作,汇聚东亚地区拉美研究机构的集体共识,发展区域间的学术网络和合作机制,未来与拉美地区亚洲研究网络实现对接,为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提供智力支持,助推东亚和  相似文献   

10.
张森根、高铦合著的《拉丁美洲经济》于近期跟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学者对拉美研究的又一可喜成果,反映了我国拉美研究工作蒸蒸日上的气象。在这本著作中,作者以宏阔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力,刻意求新的精神,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拉美经济的新情况、新发展和新问题。它不仅较全面地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拉美投资正在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拉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建业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应特别从拉美政治生态、市场环境调研入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事,创建多元合作方式,签署国家层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保障投资利益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10年,拉美政局趋于稳定,但隐忧仍然存在;经济得到恢复和增长,但经济风险日增;对外政策突出务实原则,靠拢西方和多样化趋势并存.在新的10年,拉美政局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继续改善和增长的可能性较大,但在如何纠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上各国仍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在对外政策上,发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将继续是拉美国家平衡对欧美关系、寻求创造更良好国际环境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拉国际产能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拉经贸关系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中拉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单一的贸易结构制约了双方经贸关系扩展的空间。当前中拉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旺盛的投资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多元化,而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生产能力非常契合拉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中拉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充分利用中国的装备、技术、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工业化过程,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当前中拉国际产能合作进展顺利,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拉美政局变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过程中与当地社会沟通不足、重大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新挑战,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万军 《拉丁美洲研究》2016,(4):23-41,154,155
中拉国际产能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拉经贸关系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中拉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单一的贸易结构制约了双方经贸关系扩展的空间。当前中拉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旺盛的投资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多元化,而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生产能力非常契合拉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中拉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充分利用中国的装备、技术、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工业化过程,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当前中拉国际产能合作进展顺利,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拉美政局变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过程中与当地社会沟通不足、重大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新挑战,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研究在大多数阿根廷大学的人文社会院系中都属于边缘学科,仅在少数院系例外。不同于欧美大学,阿根廷的国立大学并没有将亚洲研究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很少有硕士和博士阶段的亚洲研究课程,甚至连涉及亚洲研究内容的项目都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阿根廷早期高等教育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取向有关。虽然部分核心机构里曾有零星学者从事过亚洲社会的研究,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延续下来。尤其是中国研究,在大多数学术机构中被完全忽视,直到最近情况才有所改观。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里,少数私立和国立大学中已有促进中国研究的若干重要措施,但直到21世纪初的十几年里,阿根廷的一些机构才开启中国研究并得到发展。这源自中国与拉美更加贴近的历史性双边关系,中国对于拉美来说既是贸易伙伴,又是主要的基建投资者、金融支持者和政治伙伴。本文旨在对阿根廷国立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国研究的发展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追溯阿根廷的中国研究谱系,进而大胆预测:近年来中国研究机构的发展将使未来几十年的阿根廷中国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双重进步。  相似文献   

16.
自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的联 合国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入发展。如果以时间为轴,从机构、学者、成果三个方面对中国 的联合国研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中国联合国研究的显著特点:从研究视角来看,中国的联合国研 究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较为紧密,这使得学者偏重政策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为中国外交服务,并非纯 粹学术研究;从研究领域来看,当前中国联合国研究的关注领域相对广泛;从研究资金来看,联合 国研究资金相对缺乏,当前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或研究团体的自筹;从联合国研究现状看,当前中国 的联合国研究仍然呈现出“既前沿又边缘”的特点,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尚未达到“显学” 水平。  相似文献   

17.
“美洲对话”(Inter—American Dialogue)于1982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是美国一家重要的拉美研究机构。“美洲对话”研究实力雄厚,学术成果丰硕,不仅在拉美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影响,而且也是美国制定拉美政策的重要智库。近年来,“美洲对话”开始关注中拉关系,并对中拉关系的发展及影响做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发展,现代化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中国学术界对拉美国家的现代化研究也逐渐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化、拓宽,整体性研究和案例研究均衡发展,现代化主题成为中国拉美学术界近20年来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涌现一批高质量的专著和学术论文。我国学术界对拉美现代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拉美现代化理论研究、现代化的起始和启动、工业化的动力及进程、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比较,以及与现代化进程相关的社会转型、政治制度变革、民众主义和矛盾冲突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是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长江时学、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德发起、由拉美学会和拉美史学会秘书处组织成立的。 2 0 0 0年 4月 2 1~ 2 2日 ,首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 ,来自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联部和湖北教育学院等单位的 2 4位青年科研人员和在校研究生出席了会议。如何加快培养青年科研人员是当前拉美研究学科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拉美学会或拉美史学会的年会上 ,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和在校研究生常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主动、大胆地参与学…  相似文献   

20.
拉美一体化进程在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既体现了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成为拉美地区各国的共识和发展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拉美各国不断积极探索一体化新模式和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进程的成果.但是,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阶段仍面临制约其向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和挑战.拉美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差异、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分歧、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者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因素,也对拉美一体化进程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