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10日,重庆市高院出台了修订后的<关于审理工伤行政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醉酒伤亡是否算工伤的问题,私车挂靠到公司,司机受伤算不算工伤的问题,职工无证驾车上下班伤亡算不算工伤的问题,职工参加本单位活动受伤算不算工伤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检察风云》2010,(1):76-76
近期,重庆市高院出台修订后的《关于审理工伤行政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重庆市高院行政审判庭庭长称《暂行规定》已经下发各级法院,即日起实施。该《暂行规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有一条,醉酒伤亡是否算工伤,引起了网络上广泛热议。  相似文献   

3.
电瓶三轮车无法取得驾驶证,但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仍应被认定为无证驾驶。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职工违反治安管理造成伤亡不得被认定为工伤的规定,以往被视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能被认定为工伤。《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改变了这一定性。职工无证驾驶机动车并不影响其被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10,(1):77-77
因醉酒而酿下的伤亡如何认定?这一热门话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是,既然早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界定.那么,还得照其严格执行。国务院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就明文特别规定:醉酒导致伤亡不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而如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新出台的《暂行规定》却将因公醉酒定性为工伤。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对该规定中的"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应作全面、正确的理解。"工作场所",是指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在有多个工作场所的情形下,还包括职工来往于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区域;"因工作原因",是指职工受伤与从事本职工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职工系因从事本职工作而受伤。除了《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外,职工在从事工作中存在过失,不影响该因果关系的成立。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附带民事和民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遇到伤残程度的法医学评定。现将伤残程度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下。1.适用标准。伤残程度的评定,现已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的条件》、《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废给付标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等标准,其中只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为国家标准,其余均为行业部门标准。上述标准分别适用于工伤、职业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负伤致残、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废以及残…  相似文献   

7.
论点     
醉酒导致伤亡不算工伤据《扬子晚报》消息,从2011年7月起,关系到老百姓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这5方面保障的《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了。省社保专家说,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列出了四种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其中第二项就是醉酒。专家介绍说,因醉酒导致的伤亡,是指职工饮用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1,(21):12-12
醉酒导致伤亡不算工伤据《扬子晚报》消息,从2011年7月起,关系到老百姓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这5方面保障的《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了。 省社保专家说,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列出了四种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其中第二项就是"醉酒"。专家介绍说,因醉酒导致的伤亡,是指职工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达到醉酒的状态,在酒精作用期间从事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相似文献   

9.
1.哪些工伤人员可以被列为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答:《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在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2.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工伤待遇怎么落实?答:由非法用工单位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3.如何确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的…  相似文献   

10.
刘姝宏 《政府法制》2009,(17):40-41
《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在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09年6月,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已达1.4亿人。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例在实行过程中,不断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需要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对工伤认定问题仅有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作为依据,而其规定较为原则、抽象,缺乏一定的操作性,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伤认定司法审查的需要,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工伤事故和法院审理工伤案件造成了混乱和不协调,也一定程度上阻却了伤亡职工的权利救济。为最大限  相似文献   

12.
近日出台的山东《淄博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办法》中,因见义勇为而伤亡首次被认定为工伤。(摘自 8月 6日 《深圳商报》)山东:见义勇为伤亡被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 程度鉴定标准》伤残等级划分的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来信 今年5月我公司组织职工参加了科技园区工会组织的“迎奥运健身登山比赛”。在登山过程中,一职工突发心脏病,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要求认定为工伤死亡。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结果已经作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的规定,认定该职工的死亡“不属于工伤死亡”,也不属于“视同工伤”范围。但职工家属称,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规定,参加体育比赛发生伤亡的属于工伤。请问该职工的死亡是否应当按工伤死亡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 正确理解和应用评残等级标准直接关系到有关部门确定经济赔偿和定罪量刑。本文作者认为,在实际检案工作中,评残等级标准的有些条款值得商榷,并应制定出实施细则。1 评残等级标准的现状和分级原则 目前国内较为系统的评残等级标准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例》(民[1989]优字18号)等,其中常用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  相似文献   

16.
法律咨询     
未成年人因工受伤,算不算工伤?编辑同志:因家境困难,我年仅15岁的儿子去年退学后到一家私营企业做配料工,由于不熟悉操作规程,右手不慎被输送机的传送  相似文献   

17.
王旭  常林 《证据科学》2007,14(4):315-318
2006年11月2日颁布、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标准,简称《新工伤标准》,是作为《工伤保险条例》配套的医学鉴定标准制订的,重在解决职工因公致残、致病中的医学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普通伤害案件处理中,人体伤残标准的缺位,使得《新工伤标准》成为了此类案件的补位标准。但是,职工工伤伤残的赔偿与普通伤害案件伤残的赔偿在计算方法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使得《新工伤标准》在普通伤害案件的适用上引发了一系列司法问题:包括(1)《新工伤标准》较前更为宽泛,引发了赔偿数目的显著增加;(2)《新工伤标准》出台了的一些新的鉴定原则,颠覆了既往的司法鉴定理念,将引发司法实务中标准竟合问题、以及司法鉴定理念矛盾的问题;等等。针对目前突出的法律问题,本为作者认为:解决的途径有二:1)统一目前国家赔偿体系,并统一残疾评定标准,做到同种损伤同种赔偿。2)积极制订适用于普通伤害的残疾评定标准,做到每一赔偿体系中,均存在与其相适应的医学鉴定标准,以避免因鉴定标准的不同引发司法不公。两种途径相比较,前者运作更为困难,而后者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18.
张锐 《证据科学》2004,11(4):294-295
实际检案中存在异体植入或置换术后损伤的要求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情况,但因目前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等标准对该类损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在鉴定有一定的困难。作者曾比照以上标准。对3例案件进行鉴定,使案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法律咨询     
上下班途中遭机动车伤害并非都属于工伤编辑同志:半个月前,我单位的职工洪某驾驶私家车上班途中,与一辆货车相撞,洪某身体多处受伤。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洪某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货车司机负事故的次要责任。洪某要求单位为他申报工伤。单位认  相似文献   

20.
夏辉 《证据科学》2004,11(1):64-65
我国现行的伤残鉴定标准,诸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以下简称《道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及各省制定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等,在依据标准进行伤残评定中往往存在伤残等级不能完全反映伤者实际状况,或同样的伤残等级的个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给实际处理带来很大的困惑,往往产生矛盾,增加了实际检案的难度。究其原因是伤残标准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