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两会闭幕,“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炉,下一个国家五年的宏伟目标、重大战略、发展措施得到阐明,各行业的方向更加明朗.“十三五”规划纲要六次提到重庆,这六次分别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联接点的重要作用;支持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加快建设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重庆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加快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重庆在上个五年出色完成任务,GDP增速保持稳定,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此次六次被提及,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代建红 《重庆行政》2019,20(3):68-69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三个作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针对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出的“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要求的具体行动;是推动西部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推动西部地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强化产业合作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抓手。重庆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实施内陆开放高地的主战场之一,紧紧围绕“两点”定位、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任务,在中欧班列(重庆)的基础上,创新发起并全面开展了“陆海新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西部新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九龙坡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九龙坡区东部地区乃至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空间有限,迫切需要向西部地区拓展。重庆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市“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已将西部地区纳入主城城市拓展规划范围,为西部新城建设提供了基本前提;成渝高速路、白彭公路、华福大道的建成,重庆主城外环高速公路、马家沟水库、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部新城建设创  相似文献   

4.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祖国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率先发展起来,实现东西联动,促进和带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发展,这是党中央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要实现中央交给重庆的战略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全面地在重庆体现出来。为此,我们必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今日重庆     
《统一论坛》2004,(3):63-63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区位条件优越。2002 年末全市总人口3107万。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抓住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 重庆将按照建设“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通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庆直辖以来,全市城镇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规划工作在城镇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龙头”作用。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三峡移民迁建等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围绕富民兴  相似文献   

7.
建设重庆西部新城,使主城重心西移,是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西部新城环绕重庆主城西部,位于中梁山、缙云山两山之间,其中心区位于沙坪坝区曾家、虎溪、陈家桥、西永等镇的开阔地区。“十一五”期间,一座崭新的西部新城将拔地而起,到那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日前在重庆直辖与西部大开发研讨会上提出,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以重庆直辖5周年为起点,努力把重庆的改革建设发展推向新阶段。重庆面临着三峡工程建设、重庆直辖和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机遇,也面临着解决好百万移民、贫困人口和下岗困难职工三大问题中遇到的各种挑战。重庆市要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并实现其产业化是西部文化建设、西部大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西部文化建设、西部大开发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刘鹏 《长白学刊》2002,(2):83-85
“一五”时期以156项重点工程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建设和“三五”时期开始的以国防工业为重心的“三线”建设,是在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历史上对西部的两次大开发。这两次开发,对于促进中国工业化建设,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认识和时代的局限,两次开发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回顾两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天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王东海 《党建研究》2006,(12):36-37
11月3日,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贺国强同志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贺国强同志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年多来,西部地区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总量有所增加,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十五“计划的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及各地区具体情况,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应当是一种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非平衡增长战略,即在东部和中部实行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同步型“的发展战略,在西部实行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一、西部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1)全国统一规划原则。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必须服从于全国统一的规划,要求重点规划与建设西部与东部、中部之间、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西部地区与国外的运输和通讯通道。(2)重点开发原则。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主要的运输、通讯通道开始,并逐步沿一定的轴线(如公路、铁路、河流、边界等等)扩张,直至覆盖整个区域。(3)有序开发原则。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要把重庆建设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一重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不同于过去的“三线”建设,也有别于东部沿海的特区开发,必须采取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有效地利用西部资源优势,进行体制创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有效的措施。一、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西部开发中,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摆正它的位置,充分发挥它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其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可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模式来进行。第一个“有所为”就是西部大开发“有所为”,是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伟大号召,千方百计搞好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逐步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二个“有所为”就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所为”。就是说,要做到大开发与环境保护和建设同步、抓住大开发的契机,死死牵住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牛鼻子”,逐渐实现生态平衡,同时治理环境污染,再现秀美山川。“有所不为”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所不为”。就是说,西部大开发始终不要再增加新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6.
于浩 《中国人大》2012,(5):48-49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对于处在西部地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7.
一、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同质化趋势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地区产业趋同的问题十分突出。以重庆为例,产业存在“两个差距”扩大和“双重的结构同质化”问题。所谓“两个差距”扩大,是指在经济总量上重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重庆市内区县之间的差距的扩大。所谓“双重同质化”,是指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同质化,同时重庆市内各区县之间产业结构同质化。差距扩大与结构同质化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总量差距的存在,使得各地区为了缩小经济差距,在西部开发中,盲目竞争,导致了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结构趋同又使得规模经济和主导产业难以形成,加剧了地区间的总量差距。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产业结构趋同是影响西部开发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从全国来看,反映产业结构同质化的“相似系数”很高,达到0.9以上的地区有15个,占总数的一半。全国为0.87,重庆为0.89,高于全国水平;而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特色的“专  相似文献   

18.
一、战略思维转变的客观必要性 1.战略思维转变是重庆新时期特殊经济地位决定的。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的巴山渝水,近代的开埠通商,抗战时期的陪都,当代的重庆直辖,记载了这座城市不平凡的历史。从19世纪开埠通商,历经百年,重庆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由此决定了它在中国跨世纪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窗口”和辐射作用的重要地位。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加强了重庆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使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地位得以确立,同时,开启了重庆改革发展的新航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兴的重庆直辖市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寄以厚望,江泽民同志要求“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务院在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也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开发性移民、国有企业改造及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及科技推广,以及加入WTO后必然进一步扩大的对外开放等,均离不开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20.
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办: 你们《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请示》(发改规划[2006]294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完善政策,稳步推进。“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