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奋斗》2020,(8):46-47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同时也强烈唤醒了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意识,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将愈发突出,因而健康产业必将成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我省应在大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善于转危为机,积极谋划、快速布局。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伤害,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继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后疫情时代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倡导健康生活成为社会新时尚,线上线下结合成为生活新常态,基层社区组织成为治理新亮点,以人民为中心成为评价政党新标杆,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新共识。在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全新的境遇,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入手,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相似文献   

3.
《理论建设》2021,37(2):38-47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治理难题,考验着当下全球性疫情治理机制。在疫情治理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出现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为全球疫情治理开具了一味良方,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它将人类当前疾病的医治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把全世界的人联合了起来,团结协作共同应对重大疫情,使人类更健康地生活着。当前西方倡导的疫情治理理念使全球疫情治理机制无以为继,难以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相反中国秉承的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已经成功遏止了疫情的全国性传播,并及时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医疗卫生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既会扭转当前人类疫情治理的被动局面,也会激发人类对未来传染病治理的集体安全意识,并对后疫情时代人类卫生健康及全球事务治理格局的重新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乘借奥运之势 振兴体育产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第一次举办奥运盛会的北京,如今已经开始启动奥运经济的大船。体育产业是奥运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奥运经济不能忘了体育产业,不能忘了在民众参与体育活动增进健康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应乘借奥运之势,大力振兴首都的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在当今世界已成为巨大的经济实体,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总体经济规模都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造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成为产业中的大项。以英…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络的普及应用,已经让网络生活在不经意之间悄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言之,迈人当今信息网络时代的人类社会生活,事实上已经叠加上“网络生活”的丰富内容,因此,在人们谈论网络社会及其健康发展的话题时,显然要把“网上生活”与“网下生活”的密切关联包容在内。  相似文献   

6.
辛声 《新湘评论》2020,(4):64-6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春节以来,许多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年味变淡、假期延长,人人戴上口罩、经常洗手通风,出行聚会减少、无奈宅在家中……这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不仅强烈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也极大冲击着人们原本习以为常的饮食、出行和交往等日常习惯和行为方式,深刻改变着人们对自身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认知。疫情是魔鬼,藏匿无形,凶险无比。疫情带来危险与伤害,也给人们带来反思和警省。在生活空间压缩、生活脚步放缓的同时,让人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一方面积极参与全民防护、共克时艰,另一方面又唤醒了自己的健康意识和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级党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着力宣扬和培育疫情防控期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严格自律、精准高效的工作作风,文明健康、讲究环保的生活方式,顾全大局、求真务实的担当意识,对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为新时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曹县瞄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难点堵点,以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改革激发新活力,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强化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努力让人民健康成为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广泛动员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贵州将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文明行动等紧密结合,倡导全民关注健康、维护自身健康、保护他人健康,共享健康生活。巩固成果筑牢疫情防线  相似文献   

11.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些理念不仅道出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为人们指明了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运动可以消耗人体多余的能量。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预防身体的“外强中干”。此外运动还能使身体全面接受良性刺激,人体机能常运不衰,免疫功能得到提高,使体质增强的同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钟超 《党建文汇》2021,(2):41-41
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成为过去,一种异常诡谲的病毒卷土重来,当全球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人们不禁回想过去一年在国际场合反复提到的一个词语--中国方案。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摸索出一整套务实、高效、科学的抗疫方案,并为全球团结协作抗疫、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3.
疫情防控常态化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而健康的社会心态是打赢这场阻击战的重要支撑。社会心态作为疫情期间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指示器,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心理面向;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可以视为从社会心理角度解决新矛盾、满足新需要、提升幸福感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肖国飞  严乐儿 《求实》2002,3(11):49-51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对集体及集体主义的理解是不同的。“五四”运动以来 ,集体主义的内涵经过了从“服从论”到“兼顾论”的系列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合作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合作精神应成为新时期集体主义的新的表现形式 ,成为当今道德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20,(2):45-45
2月13日,省长唐仁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研究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安排部署贯彻落实事宜。会议强调,针对防疫情、稳经济,我省研究的政策相关措施既体现了应当下之急,又关照了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格言。然而怎样运动才更健康?年逾百岁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向小运动要健康”颇能给人启迪。 周有光,1906年出生,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著作颇多,曾出版书籍近30种,2005年还以百岁高龄出版《百岁新稿》一书。可以说,周有光先生不但寿命长,而且生活质量也非常高,这得益于他有一副好身板。  相似文献   

17.
党刊精粹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奋斗前进《求是》2021·0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越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征程上,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党中央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和把握,确保我国经济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18.
“新社会运动”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人民群众诉求表达的新渠道和新形态,具有组织动员的新特征.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新社会运动”易发多发的趋势比较明显,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政治影响,这要求党委和政府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引导“新社会运动”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挥政治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注定要被历史所铭记,人类与病毒殊死搏斗的战役将被载入史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倡导从源头做好疫情防控、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的爱国卫生运动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它源自20世纪50年代,是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合  相似文献   

20.
“新社会运动”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人民群众诉求表达的新渠道和新形态,具有组织动员的新特征。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新社会运动”易发多发的趋势比较明显,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政治影响,这要求党委和政府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引导“新社会运动”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挥政治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