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夏之夜的广州,一灯火辉煌。置身其间,宛若来到一座光芒四射的不夜城。灯火烂漫处,文化夜市最令人流连忘返。在广州,开设文化夜市的除了电影院、剧场外,还有宾馆、公园、游船、工人文化宫、青年文化宫、街道文化站等一百多处。文化夜市的活动种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4,(30)
本刊关于开放文化夜市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光明日报》作了大量报道;《经济日报》发表评论表示支持;本刊也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与信件,认为开放文化夜市是广大群众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4,(28)
举办文化夜市,茶馆也是理想的场所。四川的茶馆晚间开放,并已经开始举办书画、摄影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展览等活动。  相似文献   

4.
事在人为     
《瞭望》1984,(28)
在北京市开始设立商业夜市之后,本刊收到读者来信,希望举办文化夜市,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人们不仅要求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也同样要求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同步进行。现在,农村的大量事实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产愈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5.
某地有一处自发兴起的夜市 ,市管部门屡禁不止 ,便挂出一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夜市”的牌子 ,承认其“合法性”。接着 ,一些新闻媒体便大肆炒作 ,“夜市使多少多少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是为下岗职工办了件大好事”等等。而实际上 ,这个自发兴起的夜市里 ,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连20 %都占不到。确切地说 ,通过多种渠道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的机遇 ,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媒介报道过多过滥 ,并不利于再就业工作的深化。像今天报道这里为下岗职工办夜市 ,明天报道那里组织下岗职工“赶集” ,后天又报道某官员下基层慰问下…  相似文献   

6.
所谓夜生活之所以成为“生活”,必须包括吃、穿、用、行、玩诸方面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夜市,就没有真正的夜生活。 近几年来,上海市有关方面为了方便顾客的夜间消费,活跃市民的夜生活,花了很大的力气兴办夜市。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上海的夜市几起几落,断断续续,既未能恢复“东方不夜城”的盛况,也难以达到广州、温州的水准。用市财办同志的话来形容,是好象有夜市,又象没有夜市。  相似文献   

7.
刊于《新风录》的这两篇报道,向我们介绍了广州南华西街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个基本经验是:充分发挥街道的功能和作用,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本钱,把精神文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8.
喧闹的花市     
《瞭望》1995,(30)
广州的花市,赫赫有名。每年新年和春节期间,花市热闹非凡,吸引来众多观花、赏花、购花的人。以前,花市一年一度,现在则不同了,不只广州,许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花市,而且常年经营,风雨无阻。 我们首先探访了上海的鲜花夜市。 凌晨两点多,人们还在睡梦中,我们就由上海市农场局的杨建华副处长陪同,驱车上路了。杨建华介绍说,随着上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鲜花的需求量日益增大。1992年,普陀区就投资500万元建起了曹安花卉市场,有140多个摊位,但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于是,在僻静的街区又出现了“自发”的花卉夜市。我们来到的,就  相似文献   

9.
《瞭望》2010,(33)
<正>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后,希望《瞭望》适时组织深度报道,多角度、多侧面介绍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亮点,生动展示亚运会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场馆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反映广州喜迎亚运盛会的城市风貌,为成功举办亚运会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一、“夜市”的定义及其对城市的意义 “夜市”起源于北宋东京(现河南开封市),为主要于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可贩售杂货、饮食小吃、游戏等.夜市是许多城市的重要观光景点,在我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等地更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大约有4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时候,上海一批有识之士却着手研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战略。这篇报道向我们介绍了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的前后经过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阮小娟  邹建安 《学理论》2012,(20):81-83
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给广州的体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为广州武术协会的改革带来了契机。武术协会目前还存在改革意识滞后,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费不足等问题,为此应注意全方位传播武术文化,创新市场意识,加强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第二期《民主》上看到了几篇介绍徐州的文章,倒使我想起了一篇也是与徐州有关的文章。今年出版的第一期《随笔》上,发表了一篇广州花城出版社离休干部李士非先生的《东京日记摘抄》,1998年春,李先生赴日本东京探亲,4月4日,他“到靖国神社去看樱花,大受刺激”,原来他看到的“没殁者遗物展”是彻头彻尾  相似文献   

14.
正夜市文化伴生于城市居民的娱乐消遣,是体现居民地域归属、身份认同和思想活力的重要物质载体。党的十九大以来,天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围绕"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依托天津国际化都市定位,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夜津城"文化品牌。从当前情况看,天津夜市文化建设速度尚未同步于经济实体的建设速度,需要立足天津文化特色与长远规划综合谋划。为此,本课题组针对我市"夜津城"文化发展现状展开调研,以找准建设"夜津城"文化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0月15日在广州拉开了帷幕。这个每年春秋两届在广州举办的交易会,从1957年春季开始,时至今秋,已是第70届了。 当年,克服重重阻力,举办广交会是新中国外贸史上的创举。她一开始就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特别是周恩来总理生前对广交会浇注了大量心  相似文献   

16.
近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刊载数篇学者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评论文章,其中有观点认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一次提升和展示,这里要凸显的是文化新形象。中国历来不缺文化形象,比如龙文化形象、长城文化形象、青铜器文化形象、方块字文化形象等。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新形象,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与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张家港市针对农民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的变化,紧紧围绕“以先进科技知识普及应用为先导,以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在前几年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深化为“三入户”特色家庭创建的基础上,运用农村特有的“早市”和“夜市”,通过全面推广科技早市、服务街市、文化夜市和社区书市活动,促进文明村镇创建往深里做、往实里抓。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人习惯于把流行歌曲归于“俗文化”,而把交响乐、芭蕾舞归于“雅文化”。一个时期,俗文化在广东成了主流文化,而雅文化则呈退潮趋势。于是,有人呼吁:“救救文化”;有人惊呼:“广东已成新的文化沙漠。”但是,1993年1月1日,广东人有了惊人之举:举办广州新年音乐会。精心挑选的曲目,充分的舆论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在致力于推动文化的迅速崛起,尤其是要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而学术文化正是这种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要素。2009年12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了首届深圳学术年会。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是第一家举办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城市。学术年会的举办将为深圳本地学术界创造一个进行高端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成为繁荣深圳学术文化、培育"深圳学派"的重要平台。为此,本刊特设"首届深圳学术年会"专栏,围绕"学术文化与城市软实力"的主题刊出本刊记者对深圳市社科联主席乐正教授的专访,以及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的北京、广州、深圳等学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广州,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广州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经济发展的一方热土,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更因为它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之一,在它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绚丽多彩的文明和文化。 光孝寺,就是广州历史文明和文化的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