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公用地悲剧”与女大学生就业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用地悲剧”是由美国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哈丁在 1 968年提出的观点。以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为基础 ,哈丁的核心论断为“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他以公共牧场上牧民们可以自由放牧为例描述了“公用地悲剧”的发生机制 :每个理性的牧民都会追求效用最大化。在公共牧场上 ,牧民会有意或无意地问自己“增加一头牲畜会给我带来多大的效用” ,这个效用有正负之分。正效用是增加了一头牲畜带来的好处 ,负效用则是由于增加了一头牲畜而对公共牧场形成的过度放牧。由于过度放牧的后果被全体牧民所分担 ,所以对每个做…  相似文献   

2.
李松 《现代领导》2006,(9):37-37
有一块公地,草长得很茂盛,是牧羊的理想之地,第一个牧民发现这块公地后.马上将自己的羊群赶了进去.让羊只放开肚皮吃了一天又一天。很快,第二个牧民也发现了这块公地.并且毫无顾忌地在公地上牧起了羊群。紧接着,第三、第四个牧民也毫不迟疑地将自己的羊群赶进了公地.由于是公地.虽然谁都可以进去牧羊.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对这块公地进行养护。结果,若干年之后,原本是草长莺飞的一块肥沃之地.退化成为一个寸草不留的沙漠。这就是“公地悲剧”。大家都有使用的权力。却没有管理之责。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公地悲剧”大量地存在于经济领域。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办不好。或多或少地与之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在公共治理领域,像公共牧场、社会信用环境、政府诚信等都可能遭遇"公地的悲剧"问题,其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法治下的自主治理。同样,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也都是法治下的自主治理。在公共牧场,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负担。随着放牧的羊的数量增加,到了一个门槛之后,就可能出现草地过度放牧,从而造成草地退化,最终影响羊群的可承载总  相似文献   

4.
卢周来  SunKing 《小康》2004,(1):32-32
其实地球上每天都有若干物种因为人类 活动的扩张在消亡。按照经济学产权理 论解释,任何人对地球上的物种都没有确定的 所有权,因此,任何人都可以猎杀这些动物获取 私人收益,而且谁猎杀得最多,谁的收益就最 大。这很像科斯所言的"公地的悲剧":正因为 是公地,谁都可以在上面放牧,因此,最后这块 公地一定会因过度放牧而退化。  相似文献   

5.
由谁拥有并按何种方式进行管理,是公共事务治理的经典议题。“公地悲剧”的提出,为公地治理相关研究奠定学术基准,并成功将问题引向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实践。本研究围绕“公地悲剧”及其背后的集体行动困境,深入探讨公地治理的三个竞争性制度解释视角与途径:政府管制、市场产权、自主治理,展开系统理论评述。面对现有理论的局限和解释力的不足,提出未来公地治理研究需关注的重点:一是关注中国本土化实践,在经验中寻求治理之道;二是聚焦制度细节,注重公地治理的制度激励;三是重视技术对公地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试析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土地承载了前所未有的新内容,如何让农村实现快速发展,就在于如何看待由土地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找到诸多问题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关于土地问题的“公地悲剧”[1]和“反公地悲剧”[2]表象入手,逐步理清土地问题的根源,并对其趋势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防范和治理雇主追求个体资本利润最大化引起的整体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问题,需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英国市场经济早期的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产生了大量的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工人与雇主之间的产权交易留下了权利“公共领域”,为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可能;而雇主与工人产权交易中存在的“强权界定产权”规则和雇主的强权地位,使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杨洋 《今日民族》2005,(2):34-35
蒙古族作为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的生活习性带有浓厚的游牧色彩。自古以来,这个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为生的民族,大部分都从事着草原畜牧业。游牧到哪里,他们就把住房搬迁到哪里。由于需要频繁地搬家住房,就必须是能够随意移动的活动房古代称这种活动房,为“穹庐”、“毡帐”等俗称“毡房”、“帐房”,等。“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独具特色的活动毡房,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形的墙壁和伞形屋顶,覆盖毛毡,用绳索勒住,帐顶中央有采光、通风的天…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上遗留的各种因素所致,目前不少省、地、县交界处,群众因争山水、草原牧场、水泊湖面,时有发生大规模地持械冲突事件。而这类事件具有爆发突然、参加人数多。死伤数量大、平息时间长、善后处理困难等特点。为尽快平息这类事件,公安部门大多都成立精干的“前沿指挥部”(简称前指),指挥在现场的警力,高效率开展工作。但是“前指”与后方基地指挥机关(简称“基指”)通信联络问题是主要制约快速反应的因素之一。根据我们处理河南商丘与山东曹县边界因土地纠纷群众发生械斗的“9.2矿突发事件,谈谈处理这类事件时“前指”与“…  相似文献   

10.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很久以前,内蒙古奈曼旗白音他拉镇满都拉呼嘎查还是一个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地方。但是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过度放牧、垦荒,这里开始变得极度沙化。“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花钱兜没底,吃饭仓无粮”,这是当地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席宝力皋  相似文献   

11.
土地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这种缺失和失衡,使得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都缺乏制度化的实现和调节机制,导致土地利用上的囚徒困境博弈和公地悲剧。因此,要制度化地解决中国土地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各方合理的利益结构,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制度化的土地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变中国土地管理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付静 《人民公安》2023,(20):6-7
<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牧民们传承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牧歌。2022年5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每年6月至10月,是牧民到夏季牧场放牧的时间。今年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牧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第九课插图说明本图为圈地运动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到处流浪的情景。在圈地运动中,大地主、大贵族为了霸占农民的土地,把它改建为牧羊场地,就派遣士兵,使用武力,强迫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迁走,不管男女老幼,孤寡病残,一律被驱逐出去;他们还焚烧农民住宅,毁灭农民的田园,造成历史上残无人道的“羊吃人”的悲剧。通过长期的圈地运动,使英国四分之三的土地变成牧草丛生的牧场了。而无数被强制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只好扶老携幼,离乡背井,成为流浪者,成群地流入新兴的城镇。当时西欧各国政府,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  相似文献   

14.
努尔兰·阿布期坎是一个脑筋活、点子多的年轻人,2002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在阿勒泰市打工.每月入不敷出,只好回家拿起羊鞭帮家人放牧。不甘心做一辈子羊倌的他,2004年从冬牧场转场回来时,了解到当地不少外地人到牧民那里承包土地的信息后,也有了种地的想法,于是他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开始种地。  相似文献   

15.
吾哈斯,这个人太“平凡”了,在全疆的成千上万名医生中鲜为人知。但是,在巴尔鲁克山大草原上,提起他的名字,各族农牧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因他已为各族农牧民看病治病30年;先后在冬夏牧场巡诊9万余次;抢救病危病重牧民9000余人次;累计接生牧民婴儿2800多个,其中抢救了130多个难产婴儿生命,被广大哈萨克族农牧民誉为“巴尔鲁克山的‘德乎多尔’”(意即草原医生)。  相似文献   

16.
白兰 《中国减灾》2010,(6):58-58
一提到澳大利亚,人们便想到那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该国牛羊之多,由此可以想见。7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放牧着1.2亿头牛羊,扳着手指算一算,2200万喜唱牧歌的澳大利亚人,每人要“骑”多少只牛或羊?  相似文献   

17.
草地退化的治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有60亿亩不同类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发挥,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学家们认为,草地退化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超载放牧不可取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随着我省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牧区各地以调整畜牧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牧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牧民群众进行牛羊育肥生产,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是环湖牧区一些地方牛羊育肥生产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牛羊育肥的大户,带动了周边牧户开展牛羊育肥的积极性,从而对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牧业经营方式,增加群众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从我省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积极引导牧民群众大力开  相似文献   

19.
资源富裕地区常因过度开发而陷入"资源公地悲剧".然而,清水江流域471年林业持续发展,或许是此领城惟一例外的实践遗产.民间和政府在清水江流域主导林业上建立的山客、行户和三帮五勷三位一体木材垄断交易制度,及其所维护和实现的永续垄断利润或"资源租".不仅解决了明、清、民国对木材需求大于供给和清水江流域地区的富裕问题,更为可贵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由制度所保护的近500年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经典样板.  相似文献   

20.
1.全面调整“鼠、畜、草”三者关系研究表明,人类对草原的过度利用是草原鼠害加剧的主要因素,而鼠害加剧又使草原进一步退化、沙化。鼠害防治的根本是合理放牧、退耕还草,把中心转移到结合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除害增益上来。2.加大“三源地”草原鼠害的治理力度(1)以保护“水源地”为主的草原鼠害治理行动。草原地区主要害鼠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和喜马拉雅旱獭等。其危害不仅仅是与牛羊争食、消耗大量牧草,更严重的还在于数以亿计的害鼠成年累月地对草地挖掘、啃噬,破坏植被、破坏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及小气候变化,威胁着畜牧业赖以生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