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向雷锋看齐     
在长沙市望城区消防大队的军营里,伫立着一座金灿灿的雷锋塑像。战士们常常聚集在塑像旁,细心地擦拭塑像,摆上一束束鲜花,唱起“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像雷锋一样扶危助困、热爱生活,像雷锋一样不畏艰苦、爱岗敬业,像雷锋一样勤俭节约、奉献社会,尽管雷锋牺牲至今已经50多年,一茬茬的官兵们活跃在雷锋精神的天空下,争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相似文献   

2.
翁淮南  刘文韬  黄武 《党建》2012,(3):8-13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今年是雷锋因公殉职50周年。雷锋身上所体现的崇高追求和坚定信念,体现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历久弥新,成为社会的财富、民族的财富。近日,本刊记者访谈了12位与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有关的人士,请他们畅谈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7):5-5
雷锋是永远的榜样,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雷锋精神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蕴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真情,始终具有激发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雷锋精神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始终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崇尚勤俭节约,彰显优良传统,始终具有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长久魅力。  相似文献   

4.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们从南国来到北国,从雷锋的故乡来到雷锋的故乡。 在抚顺,雷锋生前工作、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走雷锋路,访雷锋馆,谒雷锋基。冰天雪地,雷锋精神像阳光一直温暖着我们。 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让雷锋每时每刻都在行动。望城和抚顺,还有更多的地方,都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康渝生 《奋斗》2012,(3):25-26
50年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雷锋同志因公牺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融人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伴随历史同行的文化精神。毫无疑问,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积淀,其中体现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境界。今天,  相似文献   

6.
润物无声,如甘甜的清泉,他们绵绵不断地把雷锋精神的营养注入人们的精神家园。于是,人们高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传承有道,如执著的旗手,他们孜孜不倦地把雷锋精神的旗帜遍布社会的价值高地。于是,人们惊呼:雷锋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7.
雷锋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不同代际的人群,对雷锋的认知度如何?在他们心里,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他们学习雷锋的参与度如何?本刊针对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5个人群分别做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石平 《当代贵州》2013,(8):29-29
50年来,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始终成为我们爱戴和敬仰的人物;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始终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解决好雷锋精神时代化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问题,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今天我们所提倡的雷锋精神,既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总结,又是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他们是挖掘和宣传雷锋事迹的"第一人";退休后,他们自发成立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满怀激情地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以对历史、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他们就是平均已80岁高龄的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老干部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的15名老军人、老党员。  相似文献   

10.
雷锋永不OUT     
康庄 《江淮》2012,(3):52
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世事怎样变幻,雷锋精神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普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崇高精神依然在温暖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的斗志。现在,雷锋又真真切切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岁月打磨,雷锋的名字依然亲切。雷锋精神像一座灯塔,散发着新的时代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雷锋精神影响了我一生,激励我成长进步,使我从一个农家孩子,成为全国全军模范人物、一等功臣。近50年来,我以雷锋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做温暖老人的小棉袄,残疾朋友手中的拐杖,不幸人眼中的油灯,病人床前的护士,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党和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人们热情地称我为"京城活雷锋",  相似文献   

12.
40年前,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这位平凡的战士,与共和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世事移易,日月递嬗,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历史已跨入了新的世纪,弘扬雷锋精神,依然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变的时代主题。一、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雷锋的先进事迹很多,雷锋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雷…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长沙作为雷锋的故乡,家乡人民对雷锋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多样化,雷锋精神究竟是与我们渐行渐远,还是依旧散发着恒久的魅力?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又赋予了它哪些新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们从南国来到北国,从雷锋的故乡来到雷锋的故乡。在抚顺,雷锋生前工作、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走雷锋路,访雷锋馆,谒雷锋墓。冰天雪地,雷锋精神像阳光一直温暖着我们。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让雷锋每时每刻都在行动。望城和抚顺,还有更多的地方,都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读者朋友,在生机盎然、万物生长的春天,让我们再一次聊起这个几十年不变、而且永远不会变的话题:雷锋,永远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长沙作为雷锋的故乡,家乡人民对雷锋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17.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被传诵了整整40年了。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迁,可是雷锋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一直没能动摇,看起来雷锋精神当中必然有不随政治风云和社会潮流变化的,代表了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我们的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另一方面,关于雷锋和他的精神又有了太多的演绎,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对于质朴的雷锋、质朴的雷锋精神反而看得模糊了。40周年当处不惑,让我们对雷锋精神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一番认真的解读,向那个本原的雷锋精神更靠近一些。  相似文献   

18.
作为雷锋的故乡,多年来,雷锋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英雄的遗志,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植根于文化名镇建设之中。 弘扬雷锋精神,用文化来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声音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50年前,雷锋因为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在生活中热心助人,成为道德模范。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弘扬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色。  相似文献   

20.
作为雷锋的故乡,多年来,雷锋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英雄的遗志,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植根于文化名镇建设之中。 弘扬雷锋精神,用文化来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