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由于中美"结构性对抗安全困境"的逐渐形成,美国加大了对台售武力度,其对台政策中袒护"台独"势力的倾向日渐明显,更加偏向于对中国大陆施压.美国对台政策的这种调整方向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因此,指望美国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有所作为现在看来可能性极小.台湾问题是和平解决还是武力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缓和的结构性对抗安全困境"的继续演变.如果美方排除了将中国纳入现存国际体系的方案,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将会极大的增加,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冲突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但是,即使中国接受美国主导的现存国际体制并且发生如美国所声称的变化,美方在台湾问题上改变立场,积极支持中国统一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只要中国的强大有可能对美国的现存国际地位产生威胁(无论这种威胁是一种客观上的威胁还是一种主观上的威胁),美方遏制中国的战略就不会彻底改变.下面就美国未来介入台湾问题可能的深度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学者与前政府官员提出的"弃台论"遭到了主张打"台湾牌"者以及"维持现状"派的批评,凸显出美国内部处理对台政策时对利益与价值的不同认知与考量。其中,"弃台论"者偏重现实利益考虑,认为中美关系比美台关系更重要,将台湾视为"战略包袱";"台湾牌"论者同样从现实利益考虑,将台湾视为制衡中国大陆的"战略资产",主张提升美台实质关系;而"维持现状论"者则兼具利益与价值考量,主张与两岸同时交往,反对因提升美台关系而牺牲中美关系。在历史上,美国政府曾不止一次考虑放弃台湾,但并未付诸实践。事实证明,对中国战略合作需求的程度决定美国尊重大陆在台湾问题上核心利益的程度。今后,行事难测的特朗普政府既可能"弃台",也可能打"台湾牌",但台湾问题作为中美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近年来,美国对台政策出现新的发展动向。台湾是美国全球战略与对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会继续干涉台湾问题。美国的对台政策将受到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美国的台海战略重心仍将是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研究美国因素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极为重要。分析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布什上台后对台政策的种种变化、美国对台政治势力的态度以及美国对台湾选民投票取向的影响,对于认识、梳理和研究中关关系,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总统执政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 ,如明确把中国作为今后美国的主要威胁和对手 ;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 ;对台政策趋于明晰等。但是 ,从上半年中美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看 ,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没有根本变化 ,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战略利益分歧以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安全问题等依然存在。因此 ,竞争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台湾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二是外部势力的干涉问题,特别是美国的干涉问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所起的首要作用有目共睹,不必细说。关键是,如何看待日本所起的作用?对此很难简单地下结论。这是因为,日台关系有其复杂的各个侧面,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日本针对台湾的一系列举动和态度变化使得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更加复杂化。一、日台关系的历史回顾和日本对台政策的变化。从历史上看,日台关系也远比美台关系密切和复杂。关于日台关系的历史沿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  相似文献   

7.
台湾政局变迁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3月18日政局变动后,美国对台政策在一定幅度内进行了调整。当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维持对台基本政策方针;“一国两制”原则在美国国内日益引起争议;美国将增加对台军售和加强对台的安全保护;对中国大陆“动武”定义进行宽泛解释;将两岸关系和其他问题挂钩;敦促两岸恢复对话,以拖化压待变;利用“第二轨道”加强影响两岸关系。美国此举既试图稳定两岸关系以避免直接对抗,也试图扶植和利用陈水扁,延迟中国的统一进程,继续“以台制华”,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相似文献   

8.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的问题,毛泽东、邓小平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丰富发展了毛泽东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实现形式和对台政策的新思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台湾大选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3月 ,台湾将举行第 11届“总统”大选。目前 ,台湾执政与在野形成两大势力 ,他们竭尽全力为争取更多的选票而营造有利的氛围。但他们对国际因素 ,尤其是美国因素在大选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着“以台制华”的政策 ,尽管由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在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的同时也在调整其对台湾的政策 ,但支持台湾“拒统”是美国的一贯立场。为此 ,对于台湾的政党竞选 ,美国自然会积极介入 ,甚至施加压力。无论对民进党陈水扁 ,还是对国民党连战、亲民党宋楚瑜的支持与否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大陆和台湾的关系获取其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半个多世纪后,台湾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其中包括政党制度的演变。从脱胎于"党国一体"的一党专政制度到一党独大体制,再到两党制政党制度雏形显现,台湾政党制度逐渐演变且渐趋成型。究其原因,就是台湾的经济发展、地方矛盾以及大陆与美国的对台政策等因素相互交织,衍生出现在的台湾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陈水扁上台两周年之际,在两岸关系日益错综复杂的时候,为加强对台湾政情、民情的研究,结合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市的实际,广泛宣传党的对台政策,研究开展对台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反独促统,2002年5月21日,重庆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因素与台湾问题密切相关,所以中关就台湾问题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中国也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美及对台政策:发展对内战略,积极做好军事上的应对准备;大力发展两岸关系,以促进两岸之间的了解及互信,同时争取民心;实行对外战略上的克制,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美台军事合作是美国介入台湾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形势有着深刻影响。近年来,随着美国和台湾内部政局的变化,美台军事合作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动向:美国对台军售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升级;军事人员交往日益加强;联合军演不断深化;为台湾培训军事人员:加强军事情报合作;建立军事热线;美国派现役军官驻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著述已有很多,这些研究或从宏观上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或从微观上研究了某一历史时期的对台政策。涉及对台政策的期刊也已不少。但已有研究因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研究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新思路的还较缺乏。因此,进一步探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重要突破,对实践工作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刘世龙 《外交评论》2013,30(1):110-125
日美安全体系的涉台机制在过去60余年中逐步发展,主要涉及新旧两个《日美安全条约》的"远东条款"、1969年《尼克松—佐藤荣作联合公报》的"台湾条款"、新旧两个《日美防务合作指针》。日美涉台安全机制具有干涉中国内政的性质,其特点有三:(一)这些涉台机制在日美协商中逐步发展,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二)日美协商台湾问题时,美国主动、日本被动的模式尚未改变,但是日本的主动性增大;(三)日本更紧地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武装干预台湾问题的意图和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甲午战争后,满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毛泽东继提出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之后,逐步形成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涉及内容较多,下面择其主要作粗浅论析。一、审时度势,逐步调整对台政策(一)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实施及调整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  相似文献   

17.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战前,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尚存变数;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前,中美两国成为仇家,美国彻底下定决心援蒋,对华实行遏制政策,直接用武力阻挠中国解放台湾。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六次党代会报告对台湾问题的阐述集中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共对台政策的凝结和创新。通过对六次党代会报告的具体考察发现,三十年来中共在对台政策上实现了"一个中国"原则由传统表述向新内涵阐释,由突出"和平统一"的目的性到突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的过程性,以及由"两个寄希望于"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三次重要转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政策;坚持目的性与过程性相结合,重视目的性,突出过程性;坚持务虚性与务实性相结合,重视务虚性,突出务实性是新时期对台政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日益成为掌握美国对外政策的"锚"和"舵",是影响中国台湾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研究美国国会,有助于深入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开展国会外交,有助于促进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主政台湾,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分析民进党获取执政地位的多方面原因,探寻民进党台独理念的内在逻辑,解读其大陆政策新表述,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台海形势发展的态势,把握民进党主政台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调整对台策略,推进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