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战略性贸易政策适用于中国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表决,要求对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彩电进行进一步的反倾销调查。该委员会初裁认为,过去两年间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彩电对美国国内相关制造商造成实质性损害。其基本依据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中国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WTO贸易规则,WTO成员对来自市场经济其他成员的进口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与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产生补贴重复计算的根源不同,补贴的形式也有差异.在美国对华并用反倾销反补贴的铜版纸案中,美国商务部对华适用反补贴法存在巨大的法律障碍.美国商务部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或市场导向产业待遇,在反倾销调查中所采用的生产要素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中国铜版纸国内补贴的重复计算.我国有理由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寻求美国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3.
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案的倾销调查初裁,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11月6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双反”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  相似文献   

4.
<正>从涉案9.6亿美元的美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涉案金额1.8亿美元的印度对中国丝绸反倾销调查:从欧委会化纤布(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到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拉链做出反倾销终裁……2005年中国有更多的行业遭遇了反倾销“大棒”。不仅如此,向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国家也逐渐增多,并且从过去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发起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去年印度、土耳其、南非、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5.
徐美健 《群众》2006,(2):50-51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出口产品遭到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这一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愈演愈烈。提起调查的国家除欧美外,墨西哥、日本、印度、阿根廷也加入其中。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反倾销的国际合法性及操作上的灵活性,使得各国越来越充分地利用WTO规则。以达到推行自己的贸易政策、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中国加入WTO以来,利用自己在传统领域里的优势竞争力,增加了产品出口,扩大了市场份额,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其他WTO成员国国内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从涉案9.6亿美元的美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涉案金额1.8亿美元的印度对中国丝绸反倾销调查;从欧委会化纤布(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到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拉链做出反倾销终裁……2005年中国有更多的行业遭遇了反倾销“大棒“.……  相似文献   

7.
从涉案9.6亿美元的美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涉案金额1.8亿美元的印度对中国丝绸反倾销调查;从欧委会化纤布(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到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拉链做出反倾销终裁……2005年中国有更多的行业遭遇了反倾销“大棒”。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目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和吸引外资相比,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力度还远不及。遴选制造行业开展跨国并购是提升国内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国内主要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产业集中度、外向化程度的实证分析比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目前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适合采用跨国并购的形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为应对贸易摩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开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但对外投资的方式是否采用跨国并购,要视东道国具体产业环境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制造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跨国并购方式促进中国制造行业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务绩效的深入研究,了解这些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的效果,分析并购前后制造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变化,为中国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案,也为有意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及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成为西方国家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有效方法而被广泛使用。从1979年8月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和闹钟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额越来越大,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反倾销已成为制约我国扩大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外国频繁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我国外贸形势严峻近十年来,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强化,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活动愈加严厉,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空前严峻的局面。据世贸组织秘书处公布的自1995年到2004年数据,世贸组织各成员被诉倾销案件总数为2643件,而中国就达411件,占总数的15.55%。特别是2003年、2004年所占比重分别高达22.65%、22.82%。2005年从元旦至9月底已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除反倾销调查外,美国和欧盟国家还采取了货物的进口配额制度,造成的损失比起“反倾销诉讼”更加严重。从1995…  相似文献   

12.
胡朝凤 《人民论坛》2014,(10):92-94
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国际医药产业,保障其安全的关键在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文章重点分析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受国际医药产业影响的现状,综合分析影响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的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来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保障医药制造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国际医药产业,保障其安全的关键在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文章重点分析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受国际医药产业影响的现状,综合分析影响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的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来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保障医药制造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从个案说起 2002年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接受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代表15家轴承生产商对中国235家轴承出口企业的反倾销申诉,涉及金额为3亿美元.浙江省是国内轴承生产和出口大省,在国内轴承业中占有半壁江山,因而在这一事件中首当其冲. 作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企业面临的第一起重大反倾销案,浙江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力量对有关应对情况进行跟踪调研.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法对中国制造业26个子行业2007—2011年的财务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各制造行业的财务环境绩效差距较大,且轻工制造业的绩效总体优于重工制造业。通过进一步作静态和动态分析,并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认为先保护后生产或是治理与生产共进的做法比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更有利于提高财务环境绩效,为此,主要应从节能和减排做两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求索》2012,(5):17-19,10
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调查效应、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非贸易效应主要考虑反倾销所引起的价格效应和其他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发起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反倾销会产生强烈的反倾销贸易调查效应和限制效应;美国从中国环状焊接碳素钢管进口额的下降明显被美国从其他主要伙伴国环状焊接碳素钢管进口额的上升所替代;中国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出口贸易有向未提起反倾销国家转移的趋势;反倾销行为确实引起了该类产品的价格上升效应。  相似文献   

17.
《欧共体反倾销规则》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制定了特殊规则。这就是在确定受诉产品的正常价值时选择一市场经济第三国作为类比国。以类比国的相似产品的国内价格作为该非市场经济国家受诉产品的国内正常价值,以此为基础计算出高额的倾销幅度并对所有该国的出口商的出口产品征收统一的反倾销税。这一规则违背了WTO反倾销规则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的歧视性、不公平性、不合理性特征。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该规则的主要受害国,鉴于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任东明 《时事报告》2012,(12):56-57
今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华太阳能电池征收“双反”关税(“双反”,是指一个国家针对进口的某些特定商品开展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面对美欧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国政府也毫不含糊。今年7月,中国商务部对从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11月1日,又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  相似文献   

19.
范海君 《求索》2011,(12):39-41
本文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不同行业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间接地对中国的制造业、能源开发或开采业、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促进作用。中国通过吸收美国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提高自身出口竞争力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隐患,这是目前中国在引进外资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菁 《探索与争鸣》2004,(10):32-34
从GATT到WTO,一轮又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使得关税水平一次次地降低、双边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各种数量限制措施、“灰色区域”措施受到了有力约束。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尤其是进口配额及许可证的逐渐取消,使反倾销措施越来越成为各国控制进口、实行有效贸易保护的首选手段。在中国对欧盟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遭遇欧盟反倾销案的大量增长。因此,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