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格局的两极化是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具有垄断地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二战后,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实行两党制或是多党制,政党格局都出现了两极化的特点和趋势。在造成这种变化的多方面原因中,选举制度的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政党格局的两极化是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具有垄断地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二战后,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实行两党制或是多党制,政党格局都出现了两极化的特点和趋势。在造成这种变化的多方面原因中,选举制度的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可分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政党内部的自我监督.其党际监督主要表现在在野党或反对党对执政党政府的监督,同时,在民主政治理念下,西方国家政党也积极完善党内的民主监督机制.虽然西方各国的政党体系和政党政治格局有所不同,但其政党监督的形式和特点,在西方总体的政党政治环境中,亦呈现出较多的共同性.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机制,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对我国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去30年,发达国家的政党陷入持续不断的衰落之中,并导致政党的合法性危机。为了回应危机,政党发生了向依赖国家资源生存的转变,因而更加远离社会,进一步加重了危机。发达国家政党危机的根源在于,产生于工业化时期的老牌政党已经不能适应后现代的社会条件,其衰落是难以扭转的。在这些老牌政党衰落的同时,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新的政党,改变了原有的政党格局。  相似文献   

5.
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二战后两极化国际格局的形成以及核武器的出现是其根源。当今国际格局已呈现多极化趋势,但是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相对衰落,国际格局也有两极化趋势的一面。因此认真思索当今中美关系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对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形成了涉刑和非刑精神病强制医疗的双轨格局.这种双轨格局背后是两极化的程序待遇,即涉刑精神病强制医疗已经实现了司法化,而非刑强制医疗则从根本上排除了司法干预的可能.这种两极化的程序待遇并不存在站得住脚的理由.未来应参考国际标准改革我国非刑精神病强制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建国初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各民主党派较充分地体现出作为实际意义上参政党的性质,这与其及时调整和确立新形势下自身的政党意识有着直接关系.在树立和增强政党意识的进程中,民主党派排除了内部各种错误意识倾向的影响,明确了自身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党─国家关系是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关系,直接决定中国政治体制的总体格局,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从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政党─国家关系模式的现状,对中国政党─国家关系模式的未来提出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期摘译的是荷兰莱顿大学政治学博士弗朗斯·莫莱纳(Fransje Molenaar)的研究手稿《欧洲衡量政党及政党法规标准的演进》。众所周知,欧洲是近代政党的发源地,是政党制度最完备和政党政治最活跃的地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欧洲政党格局呈现出区域化与国际化的特征,各种跨国党团纷纷成立,诸如欧洲社会党、欧洲人民党、绿党党团等。这些党团强化着非政府性的对话和交流,影响着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行为和决策。在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及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的这份研究手稿中,莫莱纳试图通过分析欧洲跨国层面对政党行为的评判标准,探究欧洲跨国机构对民族国家规范政党和政党法的影响。莫莱纳认为,欧洲跨国机构对政党及政党法规的评判标准对民族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实际反映出欧洲一体化对民族国家层面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增强中国政党理论国际话语权是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尽管中国在长期的政权建设中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且对世界政党理论发展具有积极贡献的政党理论,但是目前政党理论的国际话语权仍然呈现"西强中弱"的格局,有关政党的基本概念、游戏规则、评价标准等话语权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增强中国政党理论国际话语权,需要面对和解决西方国家的排挤和抹黑、学术话语权边缘化、宣传方式单调等现实问题.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话语体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适当应用现代政党政治的概念;要加强对中国政党理论的学术研究,充分运用国外学者、公众等对中国政党理论的积极评价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丰富理论宣传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我们应当建立起我国的制度包括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掌握好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在掌握好中国政党制度话语权上,制度自信是精神支柱,创新精神是力量源泉,理性思维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至今,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变迁主要经历了法团主义、双重破坏、渐进开放和秩序合作四个时期.从政党类型学的角度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执政党开始在群众型政党模式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全方位政党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政党介于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变迁,但执政党介入公民社会的幅度和深度出现了明显变化.从功能主义路径来看,改革开放之前,以政党为中心的体制内诉求是公民主要的集体行动模式.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政党路径仍然是重要的公民行动模式,但其重要性在下降.同时,以公民社会为中心的公民集体行动在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党作为一个阶级的特定阶级、阶层利益的代表者,深受其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香港中产阶级作为香港社会的中坚力量,影响着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政治上主要体现在对政党政治的影响。一方面,香港中产阶级推动了香港政党政治的发展,从积极的方面改变了香港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并重塑了香港政党的格局。而另一方面,香港中产阶级强调个人色彩、政治冷漠的特点却对香港政党起着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中,除了约20个国家由于实行君主制或政教合一制而没有政党或不允许政党存在以外,几乎都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自然不能对政党制度熟视无睹,各国以宪法或宪法惯例的形式在宪法中规定了政党制度,使政党制度成为宪法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协商格局的开创者,在长期的协商实践中围绕协商的主体、内容、基础、形式、目标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提出了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基本要素,这些论述跨越历史时空依然闪烁光芒。习近平在开展政党协商中坚持和继承了这些基本要素,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形成了关于政党协商基本要素的新思想,成为习近平政党协商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法国是世界上较早产生资产阶级政党的国家之一,它的政党制度经历了由极化多党制向温和多党制转变的过程,形成左右两翼的政治格局。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国家,无论总统选举获胜还是议会选举获胜,都成为执政党。法国执政党不仅受到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权力体制的约束,而且受到利益集团、大众传媒、社会运动等社会力量的制约和监督,在客观上保证了执政党权力运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建国前夕以中共为主导的多党共存的政党格局初步确立。这种合作型政党关系的形成.不仅顺应了时代特点影响下中国政治进程发展的趋势,更是当时客观社会现实决定下各进步政党充分考虑同盟者效用后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方案.其中,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对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制度方案,最能反映和体现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话语和中国智慧.从中国方案提出的背景、意义来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蕴含着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历史形成、法律确定、实践发展的,其优势和作用已在中西方政党制度运行效果的对比中得到印证.中西方政党制度在政党关系、政党制度基本格局、政党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本质不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如何避免大民主损害国家长远利益、如何避免和纠正决策失误、如何治理腐败和开展监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何构建现代政党制度以及协商民主实施方面对世界具有独创性的贡献和启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要通过赢得国际话语权提供中国方案,逐步构建科学和权威的中国政党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党最初以阶级的政党的形态出现,依靠社会的政治支持,在选举中形成政党竞争的政治格局。二战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阶级的政党遭遇危机,阶级的政党转型为包括一切人的政党。在短暂的复兴后,包括一切人的政党面临更全面深刻的危机,危机来自于党的举措,这些举措成为西方政党的卡特尔化的直接动力。政党西方卡特尔化的原因在于,包括一切人的党无法协调党内、党与社会和竞争的政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战略和原子化的社会结构,共同塑造了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与其他类型的宣传机制相比,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在信息输入、信息转化和信息输出上都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信息输入上的“集权与分权并存”,信息转化上的“受众本位”,以及信息输出上的“弥散式”格局。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法领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