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母亲已经离开多年了。咀嚼母亲留下的微言大义,莫若一句"日子是用来过的。"刚结婚时,我与妻子常吵架,闹得不安生,传到母亲耳朵里。母亲心有戚戚地说,日子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吵的。又说,生活总有不如意,孩子都有了,还能怎么样?她们这一代人,把家看得格外重,潜移默化,我们也把孩子当一切。  相似文献   

2.
"五一"假期,我回乡看望父母。中午做饭时,母亲一拧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喷涌而出。"想不到这辈子还能用上自来水!"过了大半辈子惜水如金日子的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禁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3.
正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农村。家里有8个兄弟姐妹,因为孩子多、开销大,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母亲从未打骂过我们。母亲没上过学,但在教育我们时却常常语出"金句"——"人要走得正、行得正,脚正不怕鞋歪""说话要知深浅,做事要懂倒正""心宽不怕房屋窄""处人要有长远劲儿,淡淡泊泊长流水儿"……这些平淡无奇的道理,成了滋养我们成长的原生态营养。此外,还有两句话令我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4.
舍弃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个兄妹都不敢奢望的。还好,母亲的肚子里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和  相似文献   

5.
母爱在远方     
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问:"有啊?""不是,是我。""发啊?""不是,是我。锁。""有"是我二弟,"发"是我小弟。我都有点生气了,在母亲心目中,我这个老大怎么就没了位置呢。母亲在电话里"哦"了一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她了,打电话问侯一下。母亲说,昨天不是还来过吗?怎么又想了?没事挂了吧。手机里便听到"嘟嘟"的盲音。  相似文献   

6.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甚至羞辱自己的孩子?先不说文明素质,你以为是妈妈就可以这么欺负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过烦恼。他不愿意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智慧     
正母亲年轻时随为了讨生活的父亲一块来到了七十一团,原本有工作,但因那时家里孩子多(母亲一生生育过7个子女),母亲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可是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为了孩子能活得好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自己晾挂面。就是别人把面粉拿来,母亲把这些面粉和成面,然后拉成二三米的长面条进行晾晒,干了以后切成30厘米  相似文献   

8.
回忆母亲     
<正>母亲去世,已有5个年头了。当年的悲痛险些失去了我的一只眼睛,就连现在每每想到母亲,我心里还像压着块石头一样沉重。在我印象中,母亲没有过上一天享福的日子,生在四川农村的贫家,因吃不饱肚子离开了家乡,嫁到了偏远的兵团农场的贫家。母亲只有一米四几的个子,但很能干,有着做事不服输的性格。小时常听母亲说生我的时候差点生在地里,当年家属工是编成"五七"排参加劳动,干的是和男人一样的体力活,母亲劳动时感到肚子痛时才赶紧往家赶,一面叫人去喊连  相似文献   

9.
正6月20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PICU(儿童重症医学科)病房里,婴儿成成(化名)面色红润、精神焕发,正等待着母亲来接自己回家,管床护士一边整理被子,一边和成成逗趣。"我是云南镇雄的,孩子患的是呼吸疾病。"抱着痊愈的成成,成成母亲非常激动,"在贵阳妇幼保健院PICU的这些日子,医生和护士都很负责,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我的孩子才这么快康复,真的太感谢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是贵州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多、人力资源最丰富、收治危重症患儿最多的儿童重症医学科医院。每年收治来自全省各地以及周边省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说:"一个为母亲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毛泽东在其童年就倍受母亲的钟爱,与之恰成对比的是,父亲对他则格外严厉。自幼受父母双方的影响,毛泽东铸就了特殊的个人秉性:一方面,母亲的溺爱  相似文献   

11.
吴晓明 《实践》2014,(3):54
<正>提起德德玛,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创办的"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至今已走过11个春秋,在这所学校里,她被学生们称为"巴格喜额吉"(蒙古语,意为教师母亲)。一个女人做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的母亲,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要做几百个孩子的"母亲",可是一般女性敢想而不敢做的事。德德玛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母亲"。说起德德玛办学的事,一开始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本来自己有病在身,每年还有那么多演出任务,应该多休息才是,为什么还要办艺术学校呢?德德玛说:"那些从牧区来的孩子,我一见到他们渴望求学的目光,心就像针扎一样痛。我  相似文献   

12.
最美的月亮     
张世普 《廉政瞭望》2009,(10):65-65
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母亲的手术是八月十二那天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了岗,他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  相似文献   

13.
正"我不同意,努尔波力年富力强,有手有脚,日子过得穷,是因为他爱喝酒不干劳务活挣钱。我认为,国家的钱要花在真正有困难的人身上,他不符合低保户评选规定。"四师七十七团六连民管会成员吐尔逊江言辞犀利地说。"我同意吐尔逊江的看法,殷秀红大姐丈夫刚去世,身边没人照料,孩子正在上大学,符合低保户评选的规定,她应该享受低保。"这是近日发生在六连会议室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回家的路     
正我是豫东平原的一个农民家的孩子,和其他邻居家的孩子一样,娶妻生子,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天,邻居们说,像夫妻都在三十岁以下的,可以带两个孩子到新疆兵团当职工。我和妻子商量,咱们去吧,树挪死,人挪活,或许去了比咱家里现在的情况好呢。老爹说:"我支持你们去新疆,都守着我,不能发家,还不如出去闯一闯呢。"于是我就一咬牙,卖掉了仅存的500多公斤玉米,交了报名费。通过体检、面试,于1995年的农历二月底踏上了西去的列车。那时候还是绿皮火车,从商丘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个经历过新旧社会更替的老人。很小的时候她就失去父母成了孤儿,过着辛酸苦难的日子。那时。孤苦伶仃的她非常渴望能得到母亲的关爱和呵护。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也解放了广大的中国妇女,给了她们地位和自由,也给了李毓芳母亲般的温暖。这种温暖和关爱让李毓芳坚定地认为,自己苦苦寻找了半生的那个母亲就是中国共产党。她深情地说:“我是个孤儿。没有父母,潜意识中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母亲,党啊。您就是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怀念母亲     
我出生在胶东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母亲一共生了11个孩子,其中4个夭折。我在男性中排行老三。家里人多物薄,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穷,是“家徒四壁”的矮屋和“糠菜半年粮”的日子。母亲是位身材弱小的缠足妇女,没读过一天书。但母亲的的确确是  相似文献   

17.
正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又到母亲节了。小时候,我爱跟母亲撵脚,有一次跟着母亲到城里叔叔家走亲戚,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叔叔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我不停地问母亲:"快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  相似文献   

18.
感恩母爱     
<正>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可能没有妻子、丈夫,但是他(她)绝对不能没有母亲,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是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抚养成人,并且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母爱如山,因  相似文献   

19.
迟开的花蕾     
人们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园丁,那我们就应该像母亲那样悉心地爱护孩子,像园丁那样精心培育幼苗。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便能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正如一位师者在其文章中写道:“真情兮,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齐放彩。”  相似文献   

20.
又一个暑假来了,对广大少年儿童来说,放假意味着欢乐和自由,不是么?平时上学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现在好了,起码电视可以看个够,想看多久都行。假期是青少年儿童挥洒激情和享受快乐的日子。可对家长而言,他们却不这么想。这不,日前武汉市江夏区大桥镇一位姓高的家长忧心忡忡地给本刊编辑来信说,孩子放假后,一天到晚抱着电视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可又不知如何说他才好!这位家长问,不知编辑有何高招可传?家长的这种忧虑并非多余。近期一位母亲给编辑部来电说,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既影响学习又有害身体,真是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