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艺术本质是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比较研究的并深入论述了世界、大地与形象、真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道家取"天地自然之象",使"道"、"气"、"象"成为理解艺术本质,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的基本范畴.在艺术家的方法问题上,海德格尔强调艺术家"回到事物本身"是通过"抓住"物象,但又不拘泥于物象来达到的.道家则以"虚静"、"心斋"、"坐忘"等范畴论述了艺术家的审美心胸之可能条件.关于审美超越,海德格尔以有限的出场与无限的未出场整体统一的显隐说,突破了传统的典型说.道家则以"气"、"虚实结合"既强调了物象的虚实,又突出了"象外之外"的虚实.  相似文献   

2.
曹霞 《学理论》2011,(11):309-310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试论"诗性政治"概念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性政治"是建基于"心理本体"、融入艺术世界、化为文学形象的审美政治,具有想象性、人文性、体验性、超越性、整体性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萌芽、发展和系统深化这样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以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在初始萌芽阶段的古希腊时期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内容,进行概要的介绍和述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康德关于崇高这一美学思想。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提到"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基本原则",同样他在1793年发表的《论崇高》(Ⅰ)的副标题也是"对康德某些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他关于人性、自由、心灵完整性的思考在他的美学理论、在他的戏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探析在席勒的思想中什么是崇高以及崇高在审美和悲剧艺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泽厚是中国美学史上风向标式的人物,是实践美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提出的美是客观的,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翻开了中国美学史的新篇章。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70年代至今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的积淀说乃是前一个阶段客观反映说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术界对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研究一方面将前后期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将他的人生论与美学论、艺术论对立起来。薛雯教授的新著《人生美学的创构》改变了这种分立的学术研究状态,她用人生美学来命名朱光潜美学思想,将他的美感心理研究、诗论研究、谈美与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几个原本处于分裂状态的几个板块很好地融合了起来,使朱光潜美学思想形成了人生美学这一有机整体,这不仅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一个巨大突破,也将中国美学研究的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刘勰在<序志>篇中就开宗明义提出了"唯务折衷"的美学原更则,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地建立起"唯务折衷"的美学框架,并以这一原则为指导来解释情与理、人与物、阳刚与阴柔等文学基本矛盾关系,实现了他美学思想的"圆该"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周易>提纲挈领的命题"天地之大德曰生",标显出本体论与价值论合一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和对生命(宇宙生命)的肯定和终极关怀,从而为中国古典美学确定了哲学出发点,建构了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基本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2)
庄子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是道家学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传统的中国哲学中庄子的生态美学具有独特性。庄子通过对人间苦痛的感受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从而产生了自己的生态美学思想。"道"是庄子生态美学的最高范畴。庄子主张顺从自然、敬畏自然,并且超脱自然生命,从而到达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庄子的思想充满了生命的情感,他主张遵循自然运行规律,并且推崇无为无功,执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美感。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劳动、生活和爱情的诗意记录,分析其诗歌美学特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秦风.蒹葭>历来被称为"最得风人神致"的"千古怀人之作",其意象、情境、辞章和象征意义,在凄清婉约问摇曳着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5)
嵇康的美学思想表现出与正统儒家完全不同的倾向,如何把握其美学思想的特质。《嵇康美学思想述评》一书抓住了"自然"、"和"两个关键词,紧紧围绕着"自然之和"这一嵇康美学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了嵇康美学的和谐论内涵和朴素自然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伊格尔顿作为西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家和批评家,始终致力于将悲剧理论研究与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以及现实政治实践相结合。伊格尔顿认为,悲剧是最具意识形态包容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政治美学的批判力量,潜藏着巨大的变革力量。他通过重新界定悲剧艺术范畴,重申悲剧艺术"甜蜜的暴力"的悲剧性美学力量,借助精神分析法重新认知悲剧净化论来彰显悲剧在规训人性和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否定性"政治美学功用。促进了人们对悲剧艺术价值的重视,为20世纪以来现代悲剧艺术的振兴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此外,伊格尔顿还将悲剧与宗教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政治相融合,来说明悲剧所蕴含的"向死而生"的政治美学启示,为指导当代政治实践提供了积极指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中国古代关于美的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复合中互相补冲的系统,儒道易佛诸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在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中共生,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许多富有现代意味的东西,和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有着相通的地方,但又有着自身独特性和不可磨灭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把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思想发掘出来加以重新阐释和传承,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重塑和谐美的文化态度,重建人的精神家园,将会启示我们在美学理论上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对"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有科学的认识.只有把握住"始终"的科学涵义,才能认清共产党的特性,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只有把握住"代表"的确切涵义,才能找准代表的主体,明确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只有把握住"发展要求",才能抓住如何代表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6.
"艺术终结论"是西方艺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对艺术未来走向的预测,而是对当代艺术现状的总结。"艺术终结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研究丹托的相关理论,促使我们在新的层面上思索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尝试对现今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丹托艺术终结论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空间。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发现美学从审美意识中真正解放出来,走向生活,走向实践是美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美学所彰显的是文化积淀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是更深远美的意境.今天,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增强,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审美需要的不断扩展,人类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看重美、亲近美、更希望得到美的陶冶,也更自觉地把美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试图把美学与图书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期开拓出图书馆在当代的新的发展途径.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图书馆美学的概念及其建构平台,为图书馆的美学建设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点主要体现在《美学四讲》中,其中的美学论、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皆体现了作者对于实践美学的独特理解。李泽厚认为,应该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来对待和研究美与艺术;美来自实践,或曰自然的人化,真与善的统一即是美;美感即是建立新感性的问题,审美过程可分成准备阶段、实现阶段和成果阶段;艺术品是一种符号系统,是对人类心理情感的建构和确认。不过,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同时存在技术崇拜、过于注重理性而轻视感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审美修养由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构成。审美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审美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美学思想。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崔昕昕 《学理论》2023,(4):37-41
萨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萨特从存在、想象和自由入手研究美学诸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美,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因此,离开人的存在,美也就随之消失。在萨特看来,想象将对象设定为虚无的能力,使其成为美存在的基础。人通过想象,创造出完满的美的世界。想象是连接自由和审美的桥梁,美以自由为基础,审美活动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一种介入式美学,其思想不单是一种理论,更旨在为人生提供一种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