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不可或缺的场所.超市经营者也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开设了很多的便民服务,自助存柜箱就这样应运而生.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将物品存入自助存柜箱,本文将对消费者把物品存入自助存柜箱后和超市构成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往往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近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残疾人面临的困境,随后具体阐述了残疾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最后,重点分析了小组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为残疾人心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自助"是国家在其权利遭受侵犯时,为恢复被侵犯的权利而单独采取的措施体系。"制裁"是国际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集体措施。"反措施"是受害国或其他国家为促使违法国履行其国际法律责任而采取的非武力措施。三者的含义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因此,制裁和反措施不能取代自助这一术语。  相似文献   

4.
王玉 《政府法制》2013,(12):54-55
自助行为本身体现着正义和秩序价值的矛盾统一,既要承认其合理合法性,又要设置严格的构成要件对其予以引导和控制。本文将侧重从确立民事自助行为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析人手,找到既为当事人的自助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又能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利的法律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区青少年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末以来,就业问题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量的社区青少年,由于个人及社会的种种原因就业十分困难,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和个人困扰。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助人自助,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与社区青少年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帮助社区青少年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北京市大兴区司法局于2012年3月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签订了《大兴区社区矫正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合作项目协议书》,开始为期一年的社区矫正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模式的探索。所谓专业社会工作是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学科基础,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预防和解决他们因不良的互动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拓展训练、小组互动等活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恢复和完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民事自助行为是民法中民事权利救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方面效果显著。目前,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民事自助行为制度。我国囿于传统法律思维的桎梏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匮乏,尚未确立民事自助行为制度。本文以民事自助行为的正当性、科学性、妥适性、价值性四个方面为基础,通过对民事自助行为价值的再认识,准确界定其概念,进而尝试构建适合我国民法体系的自助行为制度,以期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8.
奇佳 《政府法制》2011,(29):20-20
如今,什么都可以自助,自助存取款、自助加油、自助购物,就连结婚也能自助了,而且还很便宜,结一次婚只要1英镑。 据英国《大都会》网站报道,英国一家公司新推出一种搞笑的自助结婚机。新人们只要花费1英镑,就可在这台机器上完成婚礼仪式,可谓省心省力又省钱。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贫困群体救助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参与度不够、贫困者自我救助不积极等,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救助城市贫困群体需要实现"政府引导、社会互助、个人自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促进社会救助理念转换,在注重生存性救助的基础上关注发展性救助,在激发贫困者自助意识的同时提升其自助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生自助问题日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所谓民生自助,是指民众自发地动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以实现和保障其基本社会权益的活动。显然,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民生自助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极富价值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沃耘 《北方法学》2010,4(4):16-24
物权自助是物权自我救济的方式之一,来自于物权保护的“自生自发秩序”之中。物权自助行为符合法的正义和效率价值的基本理念,制度化是确保物权自助正当性的前提。传统民法理论将民事自助行为无差别地规定在请求权救济体系中,忽略了绝对权与相对权在自我实现方面的区别,不利于自助行为制度在物权保护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能。类型化是合理引导与规制物权自助行为的制度选择。《物权法》应在物权保护中规定物权自助的一般条款,并在所有权、占有以及担保物权的保护与实现中建立单独的物权自助法律制度,以避免自助行为滥用给法律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律关于权利之保护,以公力救济为原则,一般不允许私力救济。但有时难免对权利之保护不周,因此,法律容许一定条件下的自助行为。我国由于民事立法上自助行为制度的空缺,使某些民事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民法上确立自助行为,对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更加充分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民事立法应参酌国外相关法例,将自助行为确认为民事权利保护的一种特殊手段。并对其要件、行使范围及限度、使用方式、效力、监督和汇报制度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对于"平安重庆"建设、"和谐重庆"构建、确保重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对"紧急事件"、"危机"、"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能力"与"应急能力"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社区应急能力"概念的内涵,辨识社区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分析重庆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重庆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民群众使用银行卡在银行自助设备上作业务的普及,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的银行自助营业厅已成为国家经济运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银行自助营业厅的财富集中、进出人员流动性强且网点众多、分散、安保力量薄弱等特点,近年来针对银行自助营业厅的犯罪活动不断增加。单纯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早期对于ATM系统的智能  相似文献   

15.
沃耘 《政法论丛》2011,(6):32-38
民事自助行为属私力救济的一种行为样态,是权利主体最直接、最为有效实现权利的方式。通过法的示范功能和指引作用对民事自助行为加以规范与引导,进而实现民事自助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区分民事自助行为在绝对权与相对权请求权救济体系中的运作方式,确定民事自助行为在民法典权利保护与实现制度中的逻辑定位。我国未来《民法典》应有倾向地借鉴国外民事立法相关制度的合理因素,采取一般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事自助行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法的不同发展时期,国家可以合法采取的自助措施的范围是不同的。在现代国际法上,反报、非武力报复(反措施)和自卫是合法的自助措施,为保护本国利益采取的干涉行为具有自助的性质。平时封锁、战争、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等,为现代国际法所禁止。  相似文献   

17.
<正> 民事自助是指公民为保护自己权利,对他人人身施以拘束或对其财产进行押收或毁损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际生活中与自助行为有关的民事纠纷屡有发生,但是,我国民事立法却对此缺乏相应的规定。为了确保公民自助行为的正确实施,以完善民事权利保护立法,我们建议我国应当尽快建立民事自助制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名单。6个专项小组中,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专项小组.可以说是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脉相承。单  相似文献   

19.
丁然 《法制与经济》2008,(24):29-30,32
自助行为是私力救济的一种。自助行为的确立,有助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我国现处于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助行为制度的确立迫在眉睫。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关于自助行为的相关规定。须考察国外有关自助行为的规定,并借鉴我国民法典草案的相关内容,在未来民法典中建立符合国情的自助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20.
自助行为是私力救济的一种。自助行为的确立,有助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我国现处于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助行为制度的确立迫在眉睫。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关于自助行为的相关规定。须考察国外有关自助行为的规定,并借鉴我国民法典草案的相关内容,在未来民法典中建立符合国情的自助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